文熙三十六年,元月元日。
这一日的六大域,比去年的继承人大典更添了几分喜庆。皇城之内,红灯高悬,锣鼓喧天,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新桃换旧符的清新与热闹。人皇殿经过精心布置,龙椅之上铺就了崭新的明黄锦缎,殿外广场上,文武百官、六大域主、各国使节整齐列队,目光灼灼地望向殿门,等待着历史性的一刻。
辰时三刻,礼乐声起。文熙女帝明万苎身着淡金色的太上女皇礼服,缓步走在前方,身姿虽不复当年矫健,却依旧气度雍容。紧随其后的,是身着全套登基礼服的皇太女明世春,一袭深红色龙纹凤袍,头戴十二旒冕冠,神色沉稳庄重,每一步都走得坚定有力。
退位大典与登基大典合并举行,流程简洁却不失隆重。明万苎走到凤椅旁,转身面向众人,声音平静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朕临御三十有六年,幸得六域同心,百姓安康。今皇太女明世春,德才兼备,众望所归,朕愿禅位于她,退居太上皇位,安享天年。自今日起,六大域新帝登基,改元凤泰,望新帝体恤万民,励精图治,守护六域安宁。”
话音落下,全场跪拜:“恭送太上女皇!祝太上女皇福寿安康!”
明万苎微微颔首,目光掠过下方的四个女儿,最终落在明世春身上,眼中满是期许与欣慰。随后,她在内侍的搀扶下,退至殿侧的太上皇位就座。
接下来,便是明世春的登基仪式。她一步步走上高台,坐上凤椅,接受百官朝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响彻广场,明世春抬手示意众人平身,声音清晰而坚定:“众卿平身。自今日起,朕以凤泰为元,愿与六域百姓、文武百官、诸位姐妹一道,共守这片江山,再创盛世荣光!”
登基仪式结束后,便是万众瞩目的册封环节。明世春端坐凤椅之上,目光扫过阶下的三位妹妹,嘴角勾起一抹温和的笑意——这场册封,早已在姐妹几人的私下“商量”中定了下来,如今不过是走个正式流程。
“传朕旨意!”明世春开口,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却又藏着姐妹间的亲昵,“二妹明世夏,骁勇善战,忠勇可嘉,特封六域武圣,总领天下兵马,镇守六域边疆,节制各域守军,赐虎头兵符,便宜行事!”
明世夏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单膝跪地,一身银甲衬得她英气逼人。她双手接过内侍递来的虎头兵符,声音洪亮如雷:“臣妹谢陛下隆恩!定不负陛下所托,守好六域每一寸土地,让外敌闻风丧胆,保江山永固!”
说罢,她还忍不住扬了扬下巴,冲殿侧的太上女皇挤了挤眼睛,那副“终于得偿所愿”的模样,逗得明万苎忍不住笑出了声。百官们也暗自点头,明世夏在军中威望极高,由她掌兵,实乃众望所归。
“三妹明世秋,聪慧过人,才情卓绝,特封六域文圣,总领天下文学教化之事,主管国子监、翰林院及各域学府,修订典籍,弘扬礼乐,赐玉质文印一枚!”
明世秋依旧是那副慵懒闲适的模样,缓缓走上前,屈膝行礼,接过那枚雕刻着祥云纹的玉印,嘴角噙着浅笑:“臣妹谢陛下。陛下放心,臣妹定当让六域文风鼎盛,才子辈出,把礼乐教化之事办得妥妥帖帖,绝不辜负‘文圣’之名。”
她顿了顿,又补了一句:“当然,陛下若是允许,臣妹偶尔也想抽空游历四方,采风作词,想必也能为六域文坛添几分趣味。”
这话一出,全场又是一阵低笑。明世春无奈地摇了摇头:“准了。但前提是,不得耽误正事。”
“谢陛下!”明世秋笑得眉眼弯弯,显然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
“四妹明世冬,心思灵巧,善通商道,特封六域商圣,总领天下商务,主管六域商路、市集、关税及漕运之事,协调各域商贸往来,赐鎏金商牌一面!”
最小的明世冬早已按捺不住激动,快步上前,脆生生地行礼:“臣妹谢陛下!臣妹一定努力,让六域的商路畅通无阻,百姓富足,国库充盈!以后大家想买什么好东西,都能轻松买到!”
她捧着那面鎏金商牌,眼睛亮得像星星,显然对这份“管钱管货”的差事充满了热情。明世春看着她娇俏的模样,眼中满是宠溺:“四妹,商务之事关乎国计民生,责任重大,你既要灵活变通,也要坚守原则,不可懈怠。”
“臣妹记住了!”明世冬用力点头,认真的样子十分可爱。
三位公主册封完毕,分别执掌兵、文、商三大要务,各司其职,相辅相成,这样的安排让六大域主和百官们都松了一口气。原本还有人担心新帝登基后,姐妹间会因权力分配产生嫌隙,如今看来,这种“各展所长”的册封,既发挥了每位公主的优势,又巩固了皇室内部的团结,实在是明智之举。
太上女皇明万苎看着眼前的一切,缓缓开口:“新帝册封,甚合朕意。世春,你有三位好妹妹辅佐,六域之福也。”
明世春起身,向明万苎躬身行礼:“母皇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儿臣与妹妹们定当同心同德,不负母皇重托,不负六域百姓期望。”
大典结束后,皇城举行了盛大的庆典,六域百姓普天同庆。而凤泰新朝的“姐妹天团”,也正式开启了她们的治国之路。
明世夏当天就穿着盔甲直奔军营,对着全军将士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随后便开始整顿军纪,操练兵马,一副“打仗我在行”的架势。有老兵私下议论:“有武圣殿下掌兵,咱们以后打仗更有底气了!”
明世秋则慢悠悠地去了国子监,第一件事就是把国子监里那些枯燥乏味的教材改了改,加了不少六域各地的风土人情和趣闻轶事,还开设了“诗词鉴赏课”“书画交流社”,引得学子们趋之若鹜。没过多久,六域就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街头巷尾都能听到学子们吟诵新诗的声音。
明世冬更是忙得脚不沾地,她先是走遍了六大域的主要商埠,考察各地特产和商贸需求,然后牵头打通了几条阻塞已久的商路,还制定了公平合理的关税制度。她甚至想出了“商队联保”的法子,减少了商队被劫掠的风险。短短几个月,六大域的商贸就变得异常繁荣,国库收入节节攀升,百姓们也能买到来自各地的新奇货物,个个喜笑颜开。
而女帝明世春,则坐镇中枢,统筹全局。她每天处理政务,听取三位妹妹的汇报,协调各方关系,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姐妹四人经常在御书房召开“家庭会议”,不过会议内容从一开始的“如何治理国家”,慢慢就跑偏了——
明世夏会拍着桌子说:“大姐,我觉得西边的骑兵该加强训练,我申请再加拨一批粮草!”
明世秋则摇着团扇:“大姐,我最近写了一首《凤泰新赋》,你帮我看看能不能刻在国子监的碑上?”
明世冬抱着账本跑进来:“大姐大姐!你看,这个月的商税又涨了!我想在南边开个新的通商口岸!”
明世春看着吵吵闹闹却干劲十足的妹妹们,总是又无奈又欣慰。偶尔,太上女皇明万苎会来御花园散步,看到姐妹四人聚在一起讨论国事(或者说闲话),就会笑着加入,给她们提些建议,顺便吐槽几句:“世夏,你别总想着打仗,也该学学琴棋书画,陶冶情操;世秋,你别总偷懒去采风,多管管国子监的学子;世冬,你别总想着赚钱,也要注意商路的安全。”
每当这时,四位公主就会乖乖听话,然后相视一笑。
凤泰元年,六大域在姐妹四人的共同治理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边疆安定,文风鼎盛,商贸繁荣,百姓安居乐业。人们都说,文熙女帝开创了盛世,凤泰女帝和她的三位“圣级”妹妹,则将这份盛世推向了新的高度。
而那场元月元日的登基册封大典,也和去年的继承人大典一样,成为了六大域历史上一段佳话。人们津津乐道的,不仅是新帝的贤明,更是这四位姐妹同心同德、各司其职的深厚情谊——毕竟,在这片土地上,从来没有哪个朝代,能有这样一位女帝,带着三位分别执掌兵、文、商的“圣级”妹妹,把江山治理得如此热闹,又如此安稳。
御花园里,那四株海棠花在春风中竞相开放,开得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就像这四位姐妹,也像这蒸蒸日上的凤泰新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