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全女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她的声音清脆而威严,回荡在整个宫殿之中:“福公公,传朕旨意,宣大皇子东樟王明家轩三日后进宫觐见。”
福公公连忙跪地领旨,他恭敬地回答道:“遵旨,陛下。不过老奴有一事需要禀报陛下,东樟王如今正在水义城的水方院进修水战功法,恐怕无法及时赶回京城。”
解全女帝微微皱眉,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她说道:“朕知道了。如今二弟明鼎准备进攻桑瀛,那是一个岛国小国,水战对于此次战役至关重要。因此,朕决定派遣东樟王前去协助他二皇舅。”
福公公接旨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带着圣旨,马不停蹄地踏上了前往水义城的路途。这一路上,他日夜兼程,风餐露宿,只为了能尽快将圣旨送到东樟王明家轩手中。
经过数天的奔波,福公公终于抵达了水义城。他稍作休整,便直奔水方院而去。
隔日清晨,阳光洒在水方院的庭院里,一片宁静祥和。福公公手持圣旨,站在院门口,等待着东樟王的到来。
不多时,水方院院长上官渊得知福公公前来宣旨,赶忙亲自到院门迎接。他身着一袭华服,面容严肃,见到福公公后,连忙行礼道:“公公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
福公公微笑着回礼,然后说道:“上官院长,有劳你了。烦请你传唤东樟王前来听旨。”
上官渊点头应是,随即转身对身边的侍从吩咐道:“快去玄幻苑请东樟王过来听旨。”侍从领命而去,上官渊则陪着福公公在庭院中稍候。
东樟王见到福公公后,连忙躬身施礼,恭敬地问道:“大公公,母皇有何指示?”
福公公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王爷稍安勿躁,还是先接旨吧。”说罢,他展开手中的圣旨,高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桑瀛欺吾朝百年,实乃大不敬之举。今朕特命并肩王领兵讨伐桑瀛,以正我朝之威。朕亦命东樟王为水军上将,听从并肩王之调遣。同时,朕封东樟王座下吴清为水军前锋将军,铁守为水军后勤将军,追枫为水军斥候将军,冷械为水军统兵将军。望尔等齐心协力,大破敌军,凯旋而归。届时,朕必当加官进爵,以彰其功。钦此。”
读完圣旨,福公公将其小心翼翼地卷好,递给东樟王。东樟王双手接过圣旨,再次向福公公施礼,表示谢恩。然后,他展开圣旨,仔细阅读了一遍,心中暗自思忖:此次讨伐桑瀛,责任重大,但有母皇的信任和支持,定当全力以赴,不负所望。
东樟王目光坚定地看着褔公公,缓声道:“褔公公,此次我便不再进京面见母皇了。前线战事吃紧,我身为大明王爷,理当身先士卒,率军讨伐那桑瀛贼寇。”
褔公公面露难色,但见东樟王心意已决,也不好再劝,只得躬身应道:“王爷既有此决心,那奴才这便回京复命。愿王爷此去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东樟王微微颔首,转头看向身后的吴清、铁守、追枫、冷械四人,沉声道:“吴清、铁守、追枫、冷械,尔等可愿随本王一同渡过江河,剿灭那桑瀛贼寇,高举我大明旗帜?”
四人齐声应道:“愿随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声音洪亮,震耳欲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