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知青所的时候,锅里还热着她的窝窝头和玉米萝卜汤。
桌上还有张小纸条,说团团被抱去卫生所了。那个男人是这卫生所这个月唯一的一个病人,让邓裕元放心,团团不会被过了病气。
邓裕元挑眉,还真听了她的玩笑话送过去啊。
村里的卫生所只有在处理重大病人的时候才会用到,大部分小病小痛大家都喜欢自个用土方法治,实在不行送到赤脚大夫家中看看;若真病重了,就把大夫请到家里看。
主要是卫生所要收挂号费,村里心善的大夫不用,问诊费可以用粮食代替。
邓裕元思索了一下卫生所的位置,把窝窝头塞嘴里,也在桌面上留了张纸条说明大肉包的来历以及一人一个,拍拍手,施施然往卫生所走去。
大中午的太阳晒得人身上暖洋洋的,邓裕元眯起眼睛,正欲享受日光浴,措不及防被人拍了一下肩膀。
“邓妹子,别闲逛了,你家婆婆把你的报酬都给领走了,卫生所那正吵着呢。”
邓裕元瞪圆眼睛,差点一口水呛到自己。
还真是阴魂不散的狗皮膏药哇?她记得她只是结了一次婚,没签卖身契呀?
来人看到她两手空空,只嘴里叼着个窝窝头,松了一口气,忙拉着她往卫生所走,不给丝毫回知青所取武器的机会。
“团团呢?有没有受惊?”邓裕元关切地问。
“娃娃没事,娃娃和一个女知青待在病房里,病人说帮忙看会,让大人们出去商量。”婶子先打消了她的担忧。
“干部们也在劝呢,你放一百个心,只是家务事他们也难断,还是你这个当事人也过去比较好。”
“家务事?不是已经离婚了吗?”邓裕元冷笑一声。
婶子不好搭话了,拉着她只是一味地快走。
“张佳华在吗?”邓裕元又问。
婶子一愣,“去喊了去喊了,不过要慢些,他今儿去镇上了。”
“镇上?”
“说是上面有一个工人名额,村长给他开了推荐信。张佳华是我们村干活最好最勤快的,人又好,大家都同意。”婶子夸赞道,在这种境况下反而带了些许阴阳味道。
“恭喜了。”邓裕元也高兴,张佳华经济稳定,代表孩子的抚养费也能按时上交。
婶子叹了口气,“可惜,我听张婆说,她儿子绝不吃回头草,要给儿子另娶个黄花大闺女咧。”
邓裕元在婶子期待的目光中果不其然皱起了眉头,“那岂不是又要收一次份子钱?”
婶子的笑脸一僵。
邓裕元很有忧患意识,提前为自己正名,“我还不知道婶子送了多少份子钱呢,当时结婚的晚上就都拿去放婆婆屋里了,我见都没见过,现在离婚了这份子钱更没我的份。要是他们真请我去喝喜酒,还要问问婶子随多少合适。”
婶子的脸色已经不大好看了,她的儿子还要过几年才能娶亲,这人情钱拿得晚先不说,她也做不到一个汉子能收两回啊。
早知道当初份子钱就少给点了。
另一边,知青所里也氛围惨淡。
沈昭一觉醒来百感交集,第一个念头就是找到那位救自己的姑娘好好商量报恩,结果被恩人的娃娃开屏暴击。
他看着雪白可爱的娃娃,那句夸奖含在嘴里,怎么也说不出口,心里惆怅惘然,还有淡淡的失落。
他身上的衣服已经被剪下来和物品一起放在旁边,医生正在向上级医院沟通接收,这个小诊所只能进行简单的伤口紧急处理,根本无法救治。
沈昭让他们帮忙给家里打了一通电话,摇人一起来救。小地方的医生医术不高明,他可不想留下后遗症。
在家人的惊呼和安慰指责声里,沈昭转头,远离听筒,恰好和旁边的团团对上眼,小娃娃一点都不怕生,也不吵闹,一个人乖乖地躺在那吹气,沈昭的心情突然平静下来了。
大人总不能比婴儿还要情绪不稳定吧。
好不容易收拾好心情,沈昭再度鼓起勇气询问孩子的父亲是谁,想了却一桩心事就放下这段无疾而终的感情,突然得知她已经离婚了。
欣喜之下,沈昭只觉得这女娃娃又聪明又讨人喜欢,瞧她亮晶晶的大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他的镶钻腕表,示意周围的人把腕表擦干净给女娃娃玩。
周围的人没有一个人动弹,村长解释道:“这腕表太贵重了,小娃娃玩起来没轻没重,要是……弄坏了——”
“本来就是要送她的。”沈昭温和地说,端得一副温润如玉的表象。
村长确认再三后,才让护士用酒精擦干净递给团团玩。
娃娃伸出肉嘟嘟的小手抓住腕表,放在鼓鼓的脸颊肉上贴贴,白嫩的小脸印出一道红痕子,幼崽笑出月牙般的弯弯眼眸,从喉咙里发出舒服的咕噜声。
很快,口水不争气地从微张的嘴巴里流了出来,赵尔冬眼疾手快,拉了腕表一把,团团只让自己的手指进了嘴巴,她也不挑,专心致志地嘬起来,另一只手抓着腕表和找尔冬玩闹似的在空中翻舞,小短腿有力地踹着襁褓,不时发出几声快乐的喊声。
比自家侄子小时候乖多了。沈昭心想,起码她不会吃鼻屎。
找尔冬见沈昭看得吃力,把娃娃往他的方向递了些,她也打心眼里希望这个有钱人家的画家能够对团团有几分好感,手指头间漏下的钱也能更多些。
“她叫什么?”沈昭问。
“团团。”
“啊!”婴儿兴奋地尖叫抢答,声音并不尖锐,软软糯糯,当真声如其名。
“团团?”沈昭跟着念了一声,幼崽应景地也应了一声。
“她的大名就叫团团吗?”沈昭好奇。
“啊嗯!”幼崽含糊应道。
找尔冬轻拍她的后背,“宝宝不要乱应。她大名叫邓望舒。”
“望舒?”沈昭轻轻重复这个名字,“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望舒……驾驶月亮的女神?他倒是觉得她妈妈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