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号”成为了他们在末日深海的移动堡垒。确定了深海相对安全后,他们的生活逐渐形成了一种奇特的节奏。
林莫主要负责潜艇的航行、维护和防御系统的监控,而林澈则成为了后勤总管和“农场主”。
他将发现的水培系统不断扩大,利用找到的种子和深海海水中富含的矿物质,成功种植出了一些耐寒的绿叶蔬菜和豆芽
大大补充了他们的维生素来源。他还根据操作手册的指引,小心翼翼地尝试使用潜艇上的机械臂和捕捞网
捕捉那些在探照灯下好奇游过的、看起来正常可食用的深海鱼类。
第一次成功捕到一条硕大肥美的银鳕鱼时,林澈高兴得几乎跳起来。
林莫看着他兴奋的样子,眼中也难得地染上淡淡的笑意。
那天晚上,他们用便携式加热炉做了一顿久违的、热气腾腾的鱼汤
虽然调料只有简单的盐,但那鲜美的滋味却让他们几乎落泪。
这不仅仅是食物的满足,更是对正常生活的一种渺小却珍贵的重温。
深海并非永远宁静。他们曾遭遇过强大的暗流,潜艇被裹挟着剧烈摇晃,林莫耗费了巨大精力才稳定住船身。
他们也曾在探测海底山脉地形时,险些撞上突兀出现的海岭,全靠林莫反应迅捷才化险为夷。
每一次意外都让他们更加意识到深海的莫测和自身的渺小,但也让他们彼此依靠得更加紧密。
在一次例行的设备检查中,林莫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在潜艇的加密数据库深处,他找到了一份被标记为“最高机密”的日志文件,来自这艘潜艇的最后一任船长。
日志记录了大灾难爆发初期的零星信息:
全球性的地质突变、未知病毒的空气与水源传播、人群的大规模异变……
以及这艘潜艇接到的最后命令——前往预定坐标,等待“重建指令”,但指令从未到来。
日志的最后一条记录充满了绝望:“……信号全部中断……我们成了最后的幽灵……愿上帝保佑人类……”
这份日志证实了他们最坏的猜想——灾难是全球性的,文明可能已经崩溃。
压抑感再次笼罩了两人。
但他们也从日志中得知,“幽灵号”的设计续航能力极长,反应堆燃料足以支撑数十年,生命维持系统也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完善。
他们拥有的时间,比预料的多。
一天,林澈在整理储藏室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密封的金属箱。
打开后,里面不是工具或食物,而是一些私人物品——几本纸质书、一副国际象棋、一个口琴
甚至还有一小瓶未开封的威士忌。这显然是某位船员偷偷藏起来的“精神食粮”。
这个发现让他们欣喜若狂。
在无尽的深海中,精神上的慰藉有时比物质更重要。
那天晚上,他们没有研究手册或检查设备。
林莫拿起了一本泛旧的科幻小说,而林澈则好奇地摆弄着那个口琴,试着吹出不成调的音符。
林莫看着他笨拙努力的样子,忽然放下书,走过去,从背后轻轻环住他,下巴抵在他的发顶。
“别急,”他的声音在林澈耳边低沉响起,“慢慢来。”
林澈放松身体,靠进他温暖的怀里,感受着背后传来的稳健心跳。
口琴的声音渐渐变得连贯,虽然依旧简单,却悠扬地回荡在安静的潜艇里。
窗外是万米深海的永恒黑暗,窗内是昏黄的灯光、悠扬的琴音和相拥的恋人。
一种近乎奢侈的宁静和温馨弥漫开来。
然而,这片深海净土也并非完全寻常。随着他们航行得越来越远,探照灯偶尔会捕捉到一些令人费解的景象:
巨大得超乎想象的海底沟壑,边缘异常平整,仿佛被什么力量劈开;
某种散发着微弱脉冲能量的奇异水晶簇,生长在海底火山口附近;
甚至有一次,声呐捕捉到了一个巨大、规则、绝非自然形成的金属物体信号
半埋在海底沉积岩中,但当他们试图靠近时,信号又神秘消失了。
这些发现让林莫皱紧了眉头。深海里似乎隐藏着比变异鱼群更深的秘密,或许与那场席卷全球的灾难有关。
“我们要去看看吗?”林澈看着声呐上那个消失的信号位置,小声问道。
林莫沉思片刻,摇了摇头:
“不。未知意味着危险。我们的首要任务是生存,不是探索。”
他现在有了绝对不能冒险的理由——林澈。
林澈点点头,握紧了他的手。
他知道,林莫的谨慎是为了保护他们来之不易的安宁。
他们继续着深海巡弋,避开那些异常区域,收集食物,打理他们的“小农场”
在寂静中阅读、下棋,或者仅仅是靠在一起,透过观察窗看着外面那些发光的水母和奇特的鱼类无声地滑过。
他们的爱情在这极端的环境下沉淀得越发深厚。
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一个触碰,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
林莫依旧话少,但他的所有行动——将最好的食物留给林澈,在他睡着时悄悄给他披上毯子,耐心教他操作各种设备都诉说着无声的爱恋。
林澈则用他的温柔和坚韧,一点点融化着林莫内心最后冰封的角落。
“幽灵号”默默航行着,像一颗在深海中流动的孤独星球。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会持续多久,也不知道未来是否会遇到其他的幸存者,或者更可怕的威胁。
但至少在此刻,在这片未被污染的巨大蓝色深渊里,他们拥有了彼此,拥有了一个移动的家,以及一份在末日废墟中顽强生长出来的、深沉而安静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