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对方要叫签证官——Visa officer,而不应该喊他领导,他一个美国人,是你哪门子领导!”林玄的美国签证终于还是被拒签了,行政部的一个专员气急败坏地帮他复盘整个签证面试的流程。
“我就说你上次用汉语面签通过根本就是走狗屎运,你还不信,人家肯定查出来你上次旅游签去美国呆了这么久才回来,还考了一大堆证的黑历史,我早就跟那个黄队长说过,不要试图在大使馆那边玩什么花样,你看现在林玄被拒签拉黑了,还怎么出国保护老板?”
远处的老黄翻了个白眼,假装没听见,因为他瞥见陈总已经朝这边走过来了。
“什么事吵吵嚷嚷的?”陈总见林玄这个大高个跟个鹌鹑似地被行政训斥,好奇地过来询问。
“老板,林玄的美国签证被拒签了?”行政专员还是一副气鼓鼓的样子。
“拒签?还能再签一次吗?”陈总去美国的次数也不多,所以也不大了解这方面的事。
“大概率是过不了了,他上次用旅游签在那边‘黑’了好几个月,估计已经引起美国那边的注意了。”
“那还有什么办法吗?”
“我肯定是没办法了,现在美国两党闹移民的事正吵的凶呢,签证发放肯定会收紧了。”行政气得想撂挑子了。
那边黄队长已经迈着狗腿子的步伐跑过来了,小声地说:“我倒是有办法,只不过有点复杂。”说完还变颜变色地拿眼睛瞟在场的几个人。
“那去我办公室说吧。”陈总知道这个老黄又要走“特殊渠道”了。
林玄低头跟着黄队长来到老板办公室,黄队长把门关好,才小心翼翼地说:“我听说洛杉矶那边有一个建筑公司,好像是叫什么‘沼泽地建筑公司的’可以快速办理美国绿卡,手续非常简单,但要花不少钱买他们的高息信托……”
陈总眉头一皱,问道:“你听谁说的?”
“我听香港那个胖老板的司机说的。”黄队长因为偶尔需要帮陈总干一些灰色的脏活,所以格外留心这种事情。他在公司虽然名义上是经理级别的,但严格来说并不是融鑫集团的员工,只是个劳务派遣外包人员,但他毕竟跟了老板这么多年了,老板遇到任何棘手的问题他都会主动冲在前面。
“那我直接打电话问胖子不就完了。”陈总这才想起来那个神通广大的香港胖老板,他感觉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胖子找不到的关系。
“陈总最近怎么样呀?”胖子好像永远清闲,永远热情奔放。
“上次为了帮你签那个女网红,我差点儿把小命给赔进去。”
胖子赶紧虚头巴脑地道歉:“哎呀哎呀,陈总您就大人不记小人过了好不好,上次是我不好,不该耽误你去机场的时间的啦,我跟你赔罪还不行嘛。过阵子再跟你多买一个亿的理财哈。”
“大哥,你买理财是雇我帮你赚钱好不好,怎么成了给我赔罪的借口了。”虽然陈总对这一个亿的追加投资心痒难耐,但嘴上还是不动声色。
“那你要怎么样嘛,我现在还在意大利,下个月才能去找你喝酒的哦!”
“你帮我搞一张美国绿卡。”陈总终于转到正题了,旁边的黄队长和林玄听见了都抬起了头。
“小意思,找那个沼泽地产办个投资移民就可以啦,一个人100万,两个人180万,买绿卡送美国海滨公寓要不要?”
-----------------
沼泽地产的业务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根据客户需求选择一个便宜的地块,贵点的话选个风景优美的海滨,便宜点儿的选块郊外的空地,然后单独为这块地成立一个建筑公司,进行建筑开发,也就是盖房子。
想买绿卡的客户首先投资成为这个建筑公司的股东,然后几家合伙以项目公司的名义,聘用10名当地的美国人作为员工,让他们干点儿整理文件、开车、采购等轻松的工作,有些干脆就让他们吃空饷,然后再低价招聘一些墨西哥的非法移民作为廉价劳动力去盖房子。等房子盖好了,再让这些客户把这些房子给买下来,就这样,想买绿卡的客户通过投资行为获得美国绿卡,解决了美国人的就业问题,沼泽地产完成了建筑开发,客户再把这些房子给买走,实现商业闭环。
其实沼泽地产通过这条产业链,赚取的并不是仅仅是经济利润,在这个过程中,它还囤积了大量土地,顺便也积攒不少政治资本,因为那些吃空饷的所谓本地非农未就业青年,很多都是一些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的所谓‘废材子弟’,例如各县头脸人物的子女,各级议员的亲友之类的。
更重要的是,黄坎亲自指导王沼经营建筑公司,设置这个产业链,等的是一个客户,那就是林玄!
“哈哈林玄,在国内的时候,你帮我订酒店,到了美国,我岂能不招待你?你这个废物,我每次推演未来,你都连个美国签证都搞不定,为了你能顺利来到洛杉矶,我甚至创建了一整条批量生产美国绿卡的投资移民产业链,你该怎么感谢我呢?”
黄坎躺在自己在终端岛上的小别墅里,不断思考未来和林玄的生死战。让黄坎郁闷的是,林玄的未来时间线实在是太混乱了,每次推演自己未来和他的交集,都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故事版本。这几乎耗尽了黄坎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
这导致黄坎在自己其他的基础势力布局上,越来越少地花费心思,有时候为了应对一些紧急的情况,黄坎干脆懒得搞什么命运因果链条,直接简单粗暴地去亲手远程狙击杀人。
例如,有一次山口组的洛杉矶负责人拒绝了佐藤社长的要求,不愿意和吕公子合作,反而想教训教训那个势力日渐壮大的吕氏枪械,黄坎实在懒得浪费时间等待吕飞发现并求助自己之后再出手,就随便抄了支x-bolt步枪和一架天文望远镜爬到着名的好莱坞标志牌后面的那座山上,朝3公里外的吕飞家窗户玻璃和5公里外的山口组负责人的脑袋上各开了一枪。
其实从理论上,除非是10毫米以上口径的反器材怪胎,正常的枪支是无法击中3-5千米外的目标的,而黄坎这次携带的勃朗宁x-bolt步枪使用的是北约7.62毫米口径的制式子弹,理论射程只有区区800米。
打吕飞家玻璃的时候还好,精度和威力要求都不太高,黄坎趴在一块大石头上架好枪,对着吕飞那栋别墅的屋顶上方10几米的地方瞄了几次便开枪了,弹头以1000米\/秒的初速度向前飞行了差不多有20秒,才飞到吕飞的卧室窗外,弹头撞击窗户时,速度只剩下了210米每秒,但220焦耳的残存动能还是勉强打破了他家的双层玻璃窗,但绝对不会伤害里面的人了。
而5公里外的山口组头目就麻烦许多了,首先这个距离上子弹的弹头飞行轨迹是一个很明显的抛物线。黄坎计算了一下,算出即使他是在一个不高的山坡上,也差不多要使用接近20度的发射仰角。而在这个角度上,黄坎能瞄准的,只有天上的星星了。当晚洛杉矶的空气质量并不好,再加上城市的光污染,20度附近的天空上几乎看不到什么星星,黄坎自己的视力本身也一般,更没有办法直接用预演能力锁定发射角度了。
他只好后退了几步,在距离一棵小树十来米远的地方躺了下来,对现在的他来说,那棵树正对着那个目标的方向,而树冠上的树叶,正好就为他的瞄准提供了参照。
还是需要使用穷举法,他挪动了好多次身体,才找到用舒服的姿势射击的那片树叶。和真正的狙击手不同,黄坎不需要考虑对方是否是在边走路边摇头晃脑,也不用考虑风速、气压、温度等实时环境变量,他只需要稍微闭眼推算一下自己开完枪34秒后用旁边的天文望远镜看到的画面就可以了。
这次他瞄的时间比较久,差不多折腾了15分钟,借助望远镜的三脚架和尼龙扎带,才成功将枪管指向那片正确树叶的边缘缺口。开完枪,黄坎百无聊赖的等了半分钟,才使用天文望远镜观察那个方向,这么远的距离,就算是使用天文望远镜也几乎看不清那人的外形,但对方明显出现了倒地的动作,说明任务应该已经完成了。
黄坎又推演了一下第二天的未来,通过吕飞的渠道确认了敌人的死讯,这件事才算是彻底确认成功。
他这次之所以没有携带专业的大口径狙击步枪,是因为他看到在未来,频繁发生的离奇枪击案会引起美国警方和FbI的注意,在某些未来中,弹道测试实验还是有可能会通过吕飞的枪支渠道暴露自己的身份。而7.62毫米的北约制式弹头和烂大街的x-bolt就不会带来这么多的麻烦,LApd和FbI会把这种离奇的五公里外的杀人弹头归结为意外流弹草草结案,而吕飞和山口组怎么想,就靠自己那张嘴了。
和真正的狙击手不同,黄坎远距离杀人,只需要通过未来的结果倒推需要瞄准的点位然后开枪就可以了,他自己甚至都不知道,刚才的5公里远的逆天狙击中,他的枪口抬高了18度,子弹出膛后飞行了34秒后才击中对方,在这半分多钟的时间里,洛杉矶的晚风把弹头横向吹动了200多米,洛杉矶整个城市随着地球转动了十几米,弹头最高爬升了500多米后下坠,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在到达对方脑门时候,子弹的速度只剩下了150米每秒,10克重的北约制式弹头仅剩下了112.5焦耳的能量,非常勉强地从眼球打入了那人的颅内,然后卡在了他的脑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