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里的京城还飘着零星小雪,江南却已透出几分暖意。镇国公府的书房内,林靖远正对着一幅江南舆图细细端详,指尖在临江府的位置反复摩挲。沈清婉端着一碗刚温好的参茶走进来,见他眉头微蹙,便轻声问道:“夫君还在担心江南的事?”
林靖远接过参茶,叹了口气:“是啊,派去的护卫和子墨舅舅都传回消息,说江南确实有二皇子余党活动的痕迹,只是他们藏得极深,始终抓不到核心人物。再过一个月太子就要去江南巡查,若是不能提前扫清隐患,我实在放心不下。”
我窝在沈清婉怀里,看着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突然想起话本里的细节 —— 二皇子的余党在江南有个秘密据点,藏在临江府外的一座破庙里,那里不仅囤着兵器,还关押着几个不肯配合他们的商人。【父亲,临江府外的破庙!二皇子的余党藏在那里,还关着人!咱们赶紧派人去查!】
沈清婉眼神一亮,连忙把我的话转达给林靖远。林靖远立刻俯身看向舆图,在临江府附近找到标记的破庙位置:“我怎么忘了这个地方!之前围剿黑风寨时,就有俘虏提过临江府有座破庙是余党联络点,只是当时没来得及细查。我这就派人去破庙突袭,定要把他们一网打尽!”
他当即写下密信,让人快马加鞭送往江南,命当地官员配合护卫,连夜突袭破庙。沈清婉抱着我坐在一旁,看着他有条不紊地安排事务,心里的担忧也减轻了几分:“有念安提醒,这次定能顺利抓住余党。等太子去江南时,就能安心巡查了。”
林靖远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感激:“多亏了咱们的女儿,不然还不知道要走多少弯路。以后这孩子的话,咱们可得多听。” 我在沈清婉怀里蹭了蹭,小爪子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心里满是得意 —— 能帮到爹娘,真是太开心了!
半个月后,江南传来捷报:护卫们突袭破庙,成功抓获二十余名二皇子余党,缴获弓箭三百余副、刀剑百余把,还救出了被关押的商人。林靖远拿着捷报,激动地在书房里踱步:“太好了!这下江南的隐患总算清除了大半,太子巡查也能安心了!”
沈清婉也松了口气,抱着我去了东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太子。太子听后,高兴地说:“林夫人,真是多亏了念安妹妹。等我从江南回来,一定要好好赏她!” 他还特意让人准备了一盒精致的糕点,让沈清婉带回府给我。
转眼到了三月,江南已是草长莺飞。太子的南巡队伍正式启程,林靖远和英国公分别率领禁军护送,沈清婉因为要照顾我,没能一同前往,只能在家中等待消息。出发前,林靖远特意来看我,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念安,爹去江南保护太子,你在家要乖乖听娘亲的话,等爹回来给你带江南的特产。”
【父亲放心!我会听话的!你也要小心,江南还有没被抓住的余党,别让他们伤害你和太子!】我在心里大喊,小爪子紧紧抓住他的衣襟。林靖远笑着点头:“爹知道,会小心的。”
南巡队伍出发后,沈清婉每天都会收到林靖远派人送来的书信,信里详细描述了他们的行程和江南的情况。从书信中得知,太子一路上体察民情,减免赋税,还亲自去田间地头看望百姓,深受江南百姓的爱戴。我躺在摇篮里,听沈清婉读信,心里也替太子和父亲高兴。
可没过多久,书信里的语气就变得凝重起来。林靖远在信中说,他们在苏州府发现了异常 —— 当地的盐商勾结官员,私自抬高盐价,百姓们买不起盐,生活苦不堪言。更奇怪的是,这些盐商和官员似乎都与二皇子的余党有牵连,只是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
【娘亲,盐商和官员肯定在偷偷囤积盐,还把盐运去卖给二皇子的余党!他们想让百姓没盐吃,引发混乱,趁机对太子下手!咱们得让父亲赶紧查盐仓,找到他们囤积盐的证据!】我在心里着急地说,小爪子用力蹬了蹬摇篮的栏杆。
沈清婉立刻提笔给林靖远回信,把我的猜测告诉了他。信送走后,她抱着我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心里满是担忧:“希望你父亲能尽快查到证据,别让太子出事。” 我在她怀里轻轻蹭了蹭,想让她安心。
几天后,林靖远的回信终于到了。信里说,他按照沈清婉的提醒,派人暗中调查苏州府的盐仓,果然在城郊的一座废弃盐仓里发现了大量囤积的盐,还抓到了几个正在往盐仓里运盐的盐商手下。经过审问,这些手下招供,盐商们确实在勾结官员囤积盐,还把一部分盐卖给了二皇子的余党,打算在太子离开苏州府时,制造混乱,趁机行刺。
林靖远已经把这件事告诉了太子,太子非常生气,下令严惩那些盐商和官员,还把囤积的盐低价卖给百姓,解决了百姓们的吃盐问题。江南百姓对太子更加爱戴,纷纷称赞太子是为民做主的好太子。
沈清婉拿着信,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念安,你又帮了大忙了!” 她低头亲了亲我的额头,眼神里满是温柔和骄傲。
南巡队伍继续前行,一路上再也没遇到什么危险。林靖远在信中说,太子在江南的巡查非常顺利,不仅解决了百姓的难题,还收集到了很多官员贪腐的证据,为朝廷清除了不少蛀虫。皇上收到太子的奏折后,也非常高兴,下旨嘉奖太子和林靖远。
四月中旬,南巡队伍终于要返回京城了。沈清婉提前几天就开始准备,打扫房间,采购食材,还特意给林靖远和太子准备了礼物。我躺在摇篮里,每天都盼着父亲回来,心里既期待又激动。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南巡队伍回到了京城。沈清婉抱着我,早早地就站在城门口等侯。远远地,她就看到了林靖远的身影 —— 他骑在高头大马上,穿着一身戎装,虽然脸上带着几分疲惫,但眼神却依旧明亮。太子坐在銮驾里,掀开帘子,向百姓们挥手致意,脸上满是笑容。
“夫君!” 沈清婉激动地喊了一声,抱着我快步走上前。林靖远跳下马,一把抱住沈清婉和我,声音里满是思念:“清婉,念安,我回来了!让你们担心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沈清婉靠在林靖远怀里,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我在心里大喊:【父亲,欢迎回家!你辛苦了!我好想你!】
太子也从銮驾里走下来,笑着走到我们面前:“林夫人,念安妹妹,好久不见。念安妹妹又长可爱了,这次南巡能这么顺利,多亏了念安妹妹的提醒,我还得好好谢谢你呢。” 他说着,让人拿来一个精致的盒子,递给沈清婉:“这是我给念安妹妹带的江南特产,里面有苏绣的手帕和精致的点心,希望念安妹妹能喜欢。”
沈清婉连忙道谢:“太子殿下太客气了,这都是念安应该做的。能帮到殿下,是她的福气。”
回到府里,林靖远把南巡的经历详细地讲给沈清婉听。他说,这次在江南,不仅解决了盐商囤积盐的问题,还抓住了不少二皇子的余党,彻底清除了江南的隐患。太子也因为这次南巡,在百姓心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为以后继承皇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的几天,京城都沉浸在喜悦之中。皇上在宫里摆了庆功宴,邀请林靖远、英国公和太子等人参加。宴会上,皇上多次称赞林靖远和太子,还赏了国公府很多金银珠宝和绸缎。
国公府的日子也越来越红火。林靖远因为护驾有功,被皇上封为 “镇国公兼太傅”,负责教导太子读书;沈清婉则把府里的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去宫里看望皇后和太后,与她们相处得十分融洽;我则每天躺在摇篮里,偶尔提醒他们一些小事,日子过得悠闲又充实。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沈清婉抱着我坐在院子里晒太阳。青竹端着一盘刚做好的桃花糕走过来,笑着说:“夫人,小姐,尝尝刚做好的桃花糕,这是用今年新采的桃花做的,可香了。”
沈清婉拿起一块,放在嘴边尝了尝,笑着说:“味道真不错,比上次的梅花糕还好吃。” 她又拿起一块,放在我嘴边,轻轻喂了我一小口。桃花糕甜甜的,带着淡淡的桃花香,我忍不住舔了舔嘴唇,发出 “咿咿呀呀” 的笑声。
【娘亲,真好吃!以后还要给我做!】我在心里说道,小爪子紧紧抓住沈清婉的手。
沈清婉笑着点了点我的小鼻子:“好,以后娘经常给你做。等你长大了,娘还带你去江南看桃花,好不好?”
我连忙点头,心里充满了期待。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一阵脚步声,紧接着,一个丫鬟跑进来禀报:“夫人,英国公夫人来了,还带着顾小公子,说要来看小姐。”
沈清婉连忙抱着我起身:“快请她们进来!” 没过多久,英国公夫人就带着顾衍之走进了院子。顾衍之穿着一身天蓝色的锦袍,比上次见面时又长高了一些,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风筝,看起来很开心。
“林夫人,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英国公夫人笑着走上前,目光落在我身上,“念安真是越来越可爱了,这次南巡,她可是立了大功,整个京城的人都在称赞她呢。”
沈清婉笑着说:“夫人过奖了,这孩子就是运气好。衍之也长这么高了,听说你在国子监读书很用功,先生经常夸你呢。”
顾衍之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先生确实夸过我几次,我还要继续努力,以后像林伯父一样,为朝廷效力,保护百姓。”
英国公夫人和沈清婉坐在院子里聊天,顾衍之则坐在旁边,拿着风筝,跟我 “说话”。他给我讲国子监里的趣事,还说等我长大了,要教我读书写字。我在心里认真地听着,时不时发出 “咿咿呀呀” 的声音,回应他的话。
阳光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院子里充满了欢声笑语。我躺在沈清婉怀里,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心里暗暗发誓:我会一直用我的心声,守护好我的家人,守护好国公府,守护好这个我已经深深爱上的世界。我要让我的家人永远幸福,让京城永远太平,让百姓们永远安康。
夜色渐深,英国公夫人和顾衍之告辞离开。沈清婉抱着我回到房间,轻轻把我放在摇篮里,哼着摇篮曲。我听着她温柔的歌声,渐渐进入了梦乡。梦里,我看到自己长大了,和顾衍之一起在江南的桃花林里放风筝,父亲和母亲站在不远处,笑着看着我们;远处的京城一片繁华,百姓们安居乐业,一派祥和的景象。我知道,只要我们一家人同心协力,这个美好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