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骁把书包往实验台一放,动作很轻。他没开灯,只让窗外最后一点天光斜照进来。苏念推门进来时,手里拎着一个密封袋,里面是那张匿名信的碎片。
“你确定要用这个?”她问。
林骁点头:“只有你能做。”
苏念走到操作台前,从柜子里取出一瓶琥珀色液体。瓶身没有标签,但她握得很稳。她戴上手套,把纸片平铺在玻璃托盘上。
“这是纳米示踪显影剂。”她说,“全省只有三个实验室配得出来。省科学院有一套,陈渊的团队常年申请使用记录。”
林骁盯着那张纸:“所以他写的字,可能用的就是这种墨水?”
“不一定。”苏念倒了一滴液体上去,“也可能是故意留下的线索。让他知道我们知道他在看。”
液体慢慢渗进纸纤维。三分钟过去,什么也没发生。
林骁屏住呼吸。
第四分钟,纸角开始泛蓝。一道极细的线条浮现出来,像冰裂纹一样延展。
a=0.618
五个字符,清晰可见,在紫外灯下闪着冷光。
林骁瞳孔一缩。
“黄金分割率。”他说,“他的袖扣上刻的就是这个。”
苏念收起试剂瓶,拿出镊子和放大镜。“不只是符号的问题。”她指着墨迹边缘,“你看这里的渗透角度。这种墨水含微量钴离子,书写时笔尖压力不同,扩散形态也会变化。它不是打印的,是手写的。”
林骁沉默两秒,突然拉开背包拉链,翻出一本厚册子。封皮是素色牛皮纸,边角磨损严重。他快速翻页,手指停在第六十一张。
右下角空白处,有一行极小的字。
a=0.618
笔迹很淡,像是用自动铅笔轻轻写上去的,但位置和倾斜角度几乎一致。
苏念接过本子,用镊子夹住一页边缘,对比两张纸上的字。
“压力相似度92%以上。”她声音压低,“墨水类型不同,但书写习惯完全吻合。这个人模仿了你的落笔节奏——先顿再滑,收尾微微上扬。这是你写关键线索时的习惯。”
林骁盯着自己的手稿。
这本《暗网逻辑》是他准备投稿的原始稿,从未外传。连程小满都不知道具体内容。抽屉钥匙一直挂在脖子上,洗澡才摘。
“有人进过我桌子。”他说。
“不止一次。”苏念翻开前面几页,“你看这里,第三十七页左上角有轻微折痕,是你标记重点的方式。但现在折的方向反了。原本是从右往左压,现在是从左往右。”
林骁闭眼回想。
上周体育课,他打球出汗,卫衣脱下来扔在座位上。回来时发现抽屉关不严,用力推了一下才合上。当时没在意。
现在想来,那会儿至少有五分钟,教室没人。
他睁开眼,看向窗外。
操场边缘的梧桐树被夕阳拉长影子,横切过跑道,正好落在400米终点线外侧。那个角度,和他在监控视频里标注的投影偏差一致。
45度。
“他在学我怎么看东西。”林骁说,“用我的方式分析世界,然后反过来告诉我——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让你看到的。”
苏念合上手稿,放进证物袋。
“这不是挑衅。”她说,“是对话。他把你当成对手,而不是猎物。”
林骁没说话。
他摸出手表,看了一眼时间:19点17分。
距离晚自习还有四十三分钟。
“你还记得第94章的事吗?”他忽然问。
“哪个?”
“有人用我的写作端口扫描警校数据库。”林骁说,“那时候我就觉得不对劲。数据波动节奏和我打草稿时的敲击频率一样。我以为是巧合。”
“现在呢?”
“现在我知道了。”他低头看着证物袋里的手稿,“他不是在复制我的作品。他是在复刻我的思维路径。写小说、破案、画图、标角度……他把我所有的行为模式都当成了实验参数。”
苏念皱眉:“所以匿名信上的公式,不只是为了证明他知道你,而是要确认你能不能认出——这是你的一部分。”
林骁点头:“他想看看我会不会怀疑自己。会不会觉得这些字,是我自己写上去的。”
空气安静了几秒。
苏念转身打开通风系统,确认排风正常后,才重新开口:“样本要送检。我保留一份备份,其他交给周队。但在结果出来之前,不能声张。”
林骁把背包背好:“你觉得他还会再出现?”
“已经在了。”苏念指了指头顶角落的摄像头,“只要你在学校,他就一定能看见你写字、走路、抬头的角度。他不需要现身,也能完成下一步。”
林骁走到窗边,望着操场尽头的树林。
风吹动树叶,光影晃动。某个瞬间,他好像看到树后有一点反光。
像是金属支架反射的余晖。
但他没动。
“你不报警?”苏念问。
“报了也没用。”他说,“我们现在掌握的,只是他愿意让我们掌握的。真正的动作,一定发生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
苏念整理完设备,把显影皿放进清洗槽。
“那你打算怎么办?”
林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便签纸。上面是他下午画的教室平面图。他在黑板左侧画了个圈,又在讲台下方标了个叉。
“等。”他说,“他既然喜欢控制节奏,那就让他继续以为他在主导。”
“可你已经在变了。”
林骁回头看了她一眼。
“我只是开始用自己的规则下棋。”
苏念没再说话。她把证物袋锁进保险柜,输入密码,退后一步。
林骁站在窗前,手贴在玻璃上。外面天色渐暗,操场灯光亮起,一圈圈晕开。
他的影子映在玻璃上,和远处树影重叠在一起。
某一刻,树后的反光消失了。
林骁收回手,发现掌心有一道浅浅的划痕,是刚才碰到窗框边缘留下的。血珠慢慢冒出来,滴在窗台上。
他没擦。
而是用手指蘸血,在玻璃上写下四个数字:
6 1 8 0
写完最后一笔,他抬头看向对面教学楼顶层。
天台门虚掩着。
一道人影站在边缘,手里拿着什么东西,正对着这边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