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库甲板上,探照灯的光柱刺破昏暗,直8直升机的旋翼被固定锁牢牢卡着,机身下的挂架泛着冷光。海警士兵们猫着腰穿梭在机舱周围,动作轻得像怕惊醒什么,只有金属碰撞的脆响偶尔打破寂静。
“小心点!那是鱼雷引信,碰不得!”老兵王强压低声音吼了句,伸手扶住差点打滑的新兵,“左手抬稳,右手慢慢推,对,就这节奏!”
两个士兵蹲在挂架下,一人托着鱼雷尾端,一人对准接口,额头上的汗珠顺着下巴滴在甲板上,洇出细小的湿痕。“来搭把手!”其中一人憋红了脸,王强立刻上前,三人合力将鱼雷稳稳推进挂架,“咔嗒”一声锁扣咬紧,三人同时松了口气。
机舱里,另外几名士兵正固定深水炸弹。他们在舱门内侧装了个简易电闸装置,红色按钮旁贴着张纸条:“开舱即投,勿碰!”一个戴眼镜的技术兵反复检查线路,指尖在开关上试了三次才敢固定:“电力激活装置没问题,舱门液压杆联动正常,开舱时会自动触发投放。”
“左侧挂架安装完毕!”
“右侧挂架检查无误!”
“机舱深水炸弹固定完毕,投放装置待命!”
此起彼伏的报告声压得很低,却带着不容错漏的清晰。王强绕着直八转了一圈,用手电筒照着挂架锁扣,又拍了拍机舱门:“记住,不到万不得已不准动。真要投弹,先喊一声‘投放’,让后面的人有个准备。”
士兵们齐声应“是”,眼神里既有紧张,也有股豁出去的劲。机库外的海风呼呼刮着,没人说话,但每个人都清楚,这架临时改装的直升机,此刻成了悬在头顶的双刃剑既是底气,也是赌注。
指挥室里,战术屏上正实时传输着机库的准备画面,瓦列里盯着进度条,忽然转向张启元:“指挥官,我建议放飞几架小型远程无人机。”
张启元抬眼:“理由?”
“这些小家伙伤不了噬极兽,但用处不小。”瓦列里走到海图前,指尖点向那片标注着异常信号的海域,“直升机低空作战时,海面起伏会形成视线死角,无人机能悬在高空监控整片区域,一旦那东西有异动——比如浮出水面或甩出触手,能第一时间预警。”
他顿了顿,补充道:“还能同步收集它的运动数据、体型细节,甚至周围海水的波动频率,这些都能帮直升机调整战术。毕竟,我们对这噬极兽一无所知,多双眼睛总是好的。”
张启元看向周围的人,目光在李行知和老郑脸上停了停:“你们觉得?”
李行知摸着下巴沉吟:“可行。无人机体积小、噪音低,不容易惊动休眠的目标,还能和直升机、舰船形成立体监控网。就算真出意外,损失几架无人机总比折了直升机强。”
老郑也点头:“我没意见。军械组备着几架‘海眼’无人机,续航够久,抗干扰能力也强,调试一下就能用。”他看向张启元,“就是得让操作手跟直升机飞行员提前对好频道,免得数据传岔了。”
张启元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最终点头:“行。瓦列里,你负责协调无人机操作;李行知,让飞行员和无人机控制台建立实时通讯。”他抬眼看向屏幕上那片深不见底的蓝,“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主动攻击,是做好万全准备——监控优先,别轻举妄动。”
“是!”瓦列里和李行知同时应声,指挥室里的空气又绷紧了几分,像一张拉满的弓,只等着远方那只沉睡的巨兽,是否会睁开眼睛。
张启元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目光转向角落里正核对数据的王子墨:“子墨,你带队伍里最顶尖的无人机操控手过来,跟瓦列里他们搭个伙。”
王子墨闻言立刻放下手里的平板,立正应声:“是!”他转身快步走出指挥室,没过三分钟,就领着两个背着设备包的士兵进来。走在前面的小个子叫林锐,手里还攥着个无人机遥控器,指关节因为常年操作摇杆,磨出了层薄茧——这人是出了名的“鹰眼”,曾在演习里用民用无人机突破过三层电子屏障。
“报告指挥官,无人机组林锐、赵凯到位。”林锐敬了个礼,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点跃跃欲试,“我们带了‘蜂鸟’微型机,续航4小时,带红外热成像,还能抗5级海雾干扰。”
赵凯紧跟着打开设备包,露出几架巴掌大的无人机,机身涂着深海蓝:“这些是改装过的,加了消音螺旋桨,飞行噪音比海风声还低,绝对吵不醒那大家伙。”
瓦列里看着无人机,眼里露出赞许:“很好,你们负责低空渗透监控,重点盯噬极兽的触手活动。我的人负责高空全景,咱们数据实时同步到指挥台。”
林锐迅速接话:“没问题!我们的传输加密过,延迟不超过0.5秒,保证直升机飞行员能第一时间收到预警。”他边说边打开笔记本,指尖在键盘上翻飞,屏幕上瞬间跳出无人机的三维操控界面,“调试完毕,随时可以起飞。”
张启元看着这几个年轻人眼里的专注,紧绷的神经稍缓:“记住,你们的任务只有一个——看清楚,别惹事。一旦发现它有苏醒迹象,立刻后撤,不用管数据是否完整。”
“明白!”林锐和赵凯异口同声,手指已经按在了启动键上。
指挥室一侧很快架起了临时操作台,无人机的实时信号流开始在副屏上跳动。瓦列里和王子墨凑在一起核对监控区域划分,林锐则戴着耳机,轻声跟即将起飞的直升机飞行员通联:“猎鹰猎鹰,这里是蜂鸟,我们先出航三分钟,为你扫清视野死角……”
张启元望着主屏幕上那片依旧沉寂的深海信号,心里清楚,这些嗡嗡作响的“小眼睛”,此刻成了他们与深渊之间最关键的防线。
指挥室的舷窗外,几架“蜂鸟”微型无人机率先腾空,像被风吹起的蓝灰色甲虫,翅膀带起几乎听不见的嗡鸣,眨眼间就钻入夜色。操作台屏幕上,四个绿色光点正匀速向目标海域移动,林锐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蜂鸟小队升空,航向稳定,预计三分钟后抵达。”
三分钟刚过,耳机里响起他更清晰的汇报:“无人机群已到达目标区域上空,高度3000米,开始环形监控。热成像显示目标无明显活动,周围海域无异常。”
几乎同时,机库甲板传来一阵渐强的“哒哒”声——直8直升机的旋翼开始转动,起初是缓慢的搅动,很快就带起呼啸的气流,将探照灯的光柱搅成流动的光带。王强站在甲板边缘,对着驾驶舱做了个“一切就绪”的手势,飞行员回了个手势,直升机猛地一抬机头,像只振翅的巨鸟,冲破夜色向目标飞去。
“猎鹰升空,航向120,高度500米,正在接近目标。”驾驶舱传来飞行员沉稳的声音。
“蜂鸟收到。”林锐的指尖在操控盘上滑动,屏幕上立刻切出无人机拍摄的实时画面——幽蓝的海面像块巨大的墨玉,正下方200米深处,那团淡蓝色光痕依旧蜷缩着,像枚沉在水底的萤火,“已为你标记目标坐标,热成像同步传输中。注意你左前方500米有小型涡流,高度保持在300米以上更安全。”
“猎鹰收到。”飞行员调整了一下操纵杆,“无人机保持警戒,一旦发现目标异动,立刻通报。攻击指令未下达前,我们先在安全距离盘旋。”
指挥室里,众人盯着战术屏上代表直升机和无人机的光点——四架“蜂鸟”在高空形成环形警戒圈,直8则像被护在中间的猎鹰,正一步步靠近那片藏着深渊的海域。张启元的目光落在屏幕角落的倒计时上,那是根据噬极兽休眠周期推算的“安全窗口”,数字正一秒秒减少。
“各单位保持静默通讯。”李行知对着麦克风沉声下令,“等待进一步指令。”
耳机里只剩下气流的嘶鸣和设备运行的低噪,每个人都攥紧了心——这场由无人机引路、直升机待命的对峙,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