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雾大哥带着它的“嗓子”和对我烧烤品味的吐槽消失了,店里重归(相对)平静。
我啃完剩下的鸡翅,嘬掉手指上的酱料,又猛吸了一口奶茶,感觉被《煞骨图》和接连不断的“客人”折腾得快要见底的精力条,总算回升了一点点。
“蒜蓉的……”我回味着那黑雾消散前的最后一句话,有点哭笑不得。这算啥?灵异界的美食点评?下次它要是真来了,我是点还是不点?点了吧,它一团雾怎么吃?不点吧,会不会显得我们书店服务不到位
摇摇头,把这份荒谬甩开。目光落到桌上那份依旧散发着“生人勿近”气息的暗紫色卷轴上。
《煞骨图》。
这玩意儿像个烫手山芋,不,是像个定时炸弹。刚才被黑雾大哥一打岔,还没来得及细琢磨。
我戴上手套,再次小心翼翼地展开它。冰冷的滑腻感透过棉布传来。台灯下,那扭曲的骸骨 landscape 依旧散发着吸魂夺魄的邪异感,那些墨色线条和小黑影的细微蠕动,看得人头皮发麻。
“你说你,好好的当一幅画不行吗?非要搞这些精神污染。”我对着卷轴吐槽,仿佛它能听懂似的,“那个‘林氏子’是不是就是被你忽悠瘸的,才搞了个‘血偿’?”
卷轴当然不会回答。但不知是不是我的错觉,当我说到“血偿”时,画面中央那具主骷髅空洞的眼窝里,似乎极快地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红光。
我后背一凉。
妈的,这玩意儿不会真是活的吧?
我赶紧合上卷轴,用那根黑皮绳死死捆好。这东西太邪门,不能一直摆在明面上。我把它重新放回储藏室那张长桌的正中央,想了想,又找了块不知道干嘛用的黑绒布给它盖上了。
眼不见为净。
回到店堂,看着那一排排沉默的、承载着无数秘密的书架,我叹了口气。打工人的命啊,996算什么,我这是007,客户还都不是人。
得,继续整理档案吧。不把爷爷留下的这些烂账理清楚,哪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我重新坐回书桌后,拿起那本关键的“客录·丙子”。这一次,我看得更仔细了,不放过任何一点可能关联的细节。
“林氏子”的记录前后,还有其他几条看着就让人不安的记录:
“五月初五,盗墓贼钱某,以‘棺中低语’之闻,换黑驴蹄子一对。”(好家伙,业务范围挺广,连摸金校尉的装备都管?)
“八月中,落第书生,以‘狐仙索命’之惧,换状元及第符一张。”(这符要真有用,他还当什么书生,直接开坛做法算了。)
“腊月三十,更夫老吴,见‘百鬼夜行’,惊悸而亡,未及交易。”(……得,这算工伤吗?)
一条条看下来,这丙子年简直就是个灵异事件高发年,没一个省油的灯。爷爷当年这店开得,血压估计低不了。
翻着翻着,我的手指停在了一页看起来略微不同的记录上。字迹依旧是爷爷的,但墨色似乎更深,笔画也更用力:
“十月朔,镇物异动,以‘千面之谎’暂压。然,煞气外泄,恐非长久之计。”
镇物异动?煞气外泄?
我的心猛地一跳。这“镇物”,指的是书店镇压的那个邪神吗?“千面之谎”……听起来像是一个故事的名字?用一个故事,暂时压制了邪神的异动?
这信息量有点大。原来收集故事,不仅仅是“交易”和“收藏”,真的可以直接用来加固封印?那现在呢?封印还稳固吗?那个“井中之物”和黑雾大哥的出现,是不是就是“煞气外泄”的表现?
我感觉自己像是在玩一个没有攻略的恐怖解谜游戏,线索支离破碎,还时刻有暴毙的风险。
必须找到更多关于“镇物”和如何运用故事力量的信息。
我的目光投向那些更早期的“客录”。爷爷的记录似乎只到某个年份,再往前,笔迹就不一样了,更古老,更沧桑。那是……曾祖父?还是更早的先人?
我站起身,走到存放最早一批档案的书架前。这里的灰尘更厚,空气也更阴冷。我踮起脚,想去够最上面一层一本封面几乎变成黑色的册子。
就在我的指尖即将触碰到那本册子时——
“啪嗒。”
一本薄薄的、没有封面、看起来像是临时钉起来的小册子,从书架顶层的缝隙里滑落下来,掉在我脚边。
我弯腰捡起来。册子很轻,纸页泛黄脆弱。翻开第一页,上面用一种略显稚嫩,但已初见风骨的笔迹写着:
“观察记录:父亲的工作。”
落款是——“林远舟”。
林远舟……这是我父亲的名字!
我呼吸一滞,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了。这是……父亲小时候的记录?
我迫不及待地往下看。里面的内容,像日记,又像是观察笔记。
“x月x日,雨。又来一个哭哭啼啼的女人,说镜子里的人对她笑。父亲给了她一把小木梳。奇怪,梳子能赶走镜子里的东西吗?”
“x月x日,晴。一个浑身是血的男人跑来,说被无头鬼追。父亲让他躲在书架后面第三个格子里,念三遍‘看不见我’,那鬼真的在门口转了一圈就走了。好玩!”
“x月x日,阴。父亲很生气,说有人想偷‘骨头画’,那是很坏很坏的东西。他把画藏起来了,不让我看。”
骨头画!《煞骨图》!
我手指微微颤抖,继续往下翻。后面的记录断断续续,笔迹也逐渐成熟。
“x年x月,父亲愁眉不展,说‘基石’不稳,‘它们’越来越躁动了。”
“我感觉,书店下面,好像真的有东西在呼吸……”
“母亲很害怕,想离开。但父亲说,我们不能走,走了就全完了。”
记录,到这里戛然而止。
最后几页,是空白。
“基石”……“它们”……“不能走”……
父亲的字里行间,充满了孩童的好奇,也逐渐变成了少年的忧虑,以及……对未知危险的隐约恐惧。
这本意外掉落的小册子,像一块关键的拼图,将“林家”、“书店”、“镇压邪神”这几条线清晰地串联了起来。
我们林家,世代都在守着这个烂摊子。父母的车祸……真的只是意外吗?还是说,与这“基石不稳”、“煞气外泄”有关?
我握紧了父亲留下的笔记,胸口堵得发慌。
原本只想当个普通的古籍修复师,现在倒好,不仅要经营这间鬼店,还得兼职封印维护员,外加调查父母死亡的真相。
这班,真是上得越来越有“判头”了。
我看着眼前无边的书海,感觉肩上的担子,又沉了几分。
不过,至少现在,我不是完全摸黑前行了。
父亲,谢谢你的笔记。
接下来,该轮到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来会会这个烂摊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