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早就事先沟通好,以协约国的名义提出了对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的处理方案。
由于之前的停战协约已经明确的三国的领土范围,停战之后,法国又从德国收回了普法战争期间丢失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恢复法国在普法战争前的疆界。
所以协约国的方案主要聚焦在向三国索要战争赔款数额及限制三国军事能力上。
首先,协约国根据停战协约提出了最高索赔限额的500亿共和国银元的方案,虽然这远比岳天原来那个时空德国所承担的战争赔款数额少得多,但是也相当于欧战前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二十几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8.2万吨黄金。
这个赔款比例为德国需要偿还400亿共和国银元,以鲁尔工业区的工业和煤铁矿作为抵押,分三十年还清,每年还按5%计算利息。
这个赔款数额无疑是要用赔款拴住德国三十年,使得没有资金进行工业更新和发展军备,以保证法国三十年太平。
但是这个数额以现在德国的财力和经济实力来说,难以完成的,这相当于1870年普法战争时期法国赔款的21.5倍。
而对于奥地利,协约国则要求赔款50亿共和国银元,但是十年之内必须还清,每年还按5%计算利息。这个赔款数额对奥地利来说也是不少,但是倾家荡产之后,应该能还上,但足以让奥地利崩溃。
匈牙利的赔款数额也是50亿共和国银元,折合清朝库平银35亿两,对于失去捷克斯洛伐克的匈牙利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
经过一番计算,匈牙利政府得出只剩下九百万人口的匈牙利,每人要还38.89两清朝库平银子,这相当于匈牙利政府九十年的财政收入。
所以协约国提出了赔款方案之后,遭到了德国、奥地利、匈牙利的反对。与原来那个时空不同,这个时空由于华夏崛起和深度介入欧战,使得这三国并未完全战败,双方便停战了。
加之协约国比原来那个时空被削弱得太多了,所以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反对声还是相当大的,而协约国的底气也有所不知,毕竟现在各国普遍厌战。
这时候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由美国向三国提供低息贷款,但是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必须以对美国开放国内市场和抵押关税为条件。
美国总统威尔逊之所以愿意以低息贷款还帮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三国还战争赔款,主要是因为英国、法国、意大利三国在战争期间欠了美国一屁股债,算起来应该有150多亿共和国银元。
现在这笔钱若是要不回来恐怕美国的金融业会出现很大的问题,所以美国才急于为战败三国提供低息贷款,并借此控制三国经济命脉。
但是,各国政要都是人精,美国人想干什么,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英国、法国、意大利想着通过美国这手,自己能尽快得到赔款,还能还清欠美国的债务,另外还能将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控制在协约国手里面。
美国人打了一手好算盘,华夏政府和同盟国三国也不是傻子。他们提出自己的一份赔偿方案。
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三国指出,这场战争是协约国挑起的,双方均有责任,同盟国虽然最后处于劣势,但是并未完全战败。
为了欧洲和平,三国愿意根据三国的统计,分二十年赔偿各协约国80亿共和国银元,否则三国面临着协约国再次胁迫,不排除三国集体申请加入华夏国。
德国、奥地利、匈牙利这三国简直是釜底抽薪。若是三国加入华夏,那么华夏的边界便与法国、意大利接壤,离英国不远,以他们现在对华夏军力的认知。
只要华夏愿意发展战争的话,没有德国、奥地利、匈牙利作为缓冲地带的话,协约国将毫无预警时间。
所以同盟国的方案,无疑引起了协约国的警觉,担心真把三国逼急了,不排除三国真加入了华夏国。
于是协约国申请了和会紧急休会,并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面,召开了协约国内部的磋商会议。
由于协约国大大小小共有十几个国家,所以这个磋商会议开了跨年,直到1918年1月3日,他们才向主席团申请复会。
华夏政府当然清楚这些国家的小算盘,但是拥有绝对实力在手的华夏,其实不太在乎这些国家的想法和小动作,现在华夏需要的是时间,用时间来进一步迅猛发展和将欧战期间得来的领土好好消化掉。
重新召开的协约国和同盟国的和谈,比上次会谈融洽多了。这次协约国提出了折中的方案,决定将同盟国的赔款总额从500亿共和国银元,调到260亿共和国银元,分期三十年偿还,并能获得美国的低息贷款。
当然,协约国仍然要求同盟国三国承诺不与华夏国政府结盟,限制德国军备的措施。
德国陆军陆军兵力被限制在10万以下,并且不得拥有坦克或重型火炮等进攻性武器,不得生产包括重机枪在内的重武器,取消德军总参谋部的设置。
德国海军只能拥有现在服役的6艘吨,装备280毫米主炮的非无畏战列舰,6艘轻巡洋舰、12艘驱逐舰和12艘鱼雷艇。
德国海军交出其他剩余舰艇,作为战争赔偿一部分,分配给协约国,并限制德国造船厂不得制造及拥有战列舰、航空母舰、潜艇。
德国空军交出剩余的战机,从和约签订之后,不得组织空军。
德国政府不得进出口武器,出口商品额外征收26%的费用,作为战争赔款基金,支付从美国贷款的战争赔款。
德国政府不得生产、储存化学武器,每隔两年接受协约国组织的检查。
为了限制德国接受军事训练的人数,削弱德国的战争潜力,协约国要求德国废除义务兵役制,士官士兵的役期延长到12年、军官25年,使得德军平均年龄较大。
此外,协约国还再次重申不允许德国和澳地利进行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