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市文旅局的舆情风波刚刚平息,一股全新的文化浪潮已悄然席卷全国。无论是在街头巷尾的闲聊中,还是在地铁公交的屏幕上,亦或是在网络社交平台的热搜榜上,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魔童闹海》。
陈远最早注意到这部电影,是通过妻子林薇的惊呼。那是个周末的早晨,林薇刷着手机突然说道:我的天,《魔童闹海》的票房已经突破三十亿了!这才上映十天啊!
正在给儿子陈曦喂辅食的陈远抬起头,若有所思:就是那部改编自《哪吒闹海》的动画电影?
何止是改编,林薇把手机递过来,简直是颠覆性的创新。你看这预告片,完全不是我们小时候看的那个哪吒了。
---
陈远点开预告片,立刻被其独特的视觉风格所吸引。影片中的哪吒不再是那个唇红齿白的乖巧童子,而是一个带着邪气与叛逆的,眼神中既有天真无邪,又有着毁天灭地的狂放。
就在陈远凝神观看时,预告片中哪吒的眼睛突然转动,直直地看向屏幕外的陈远,嘴角勾起一抹顽皮的笑意。陈远心中一震,隐约感觉到这不是普通的电影宣传片。
当晚,文昌殿内异象纷呈。《功德簿》剧烈震动,书页上浮现的不仅是电影画面,更有一个活生生的哪吒虚影在其中翻腾跳跃。
有意思,一个清脆又带着几分桀骜的声音在殿中响起,你就是这一代的文昌帝君?
---
第一节:魔童入梦
陈远抬头,只见一个身着红色战衣、脚踏风火轮的少年悬浮在《功德簿》上方,正是电影中的魔童哪吒。
你能看见我?陈远惊讶地问。
哪吒一个翻身落在殿中,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当然能看见。你们人间拍的电影让我获得了新的生命力量,现在的我,既是传说中的哪吒,也是电影里的魔童。
他走到《功德簿》前,用手指戳了戳书页:老古董,没想到你也会关注我们这些离经叛道的作品。
《功德簿》泛起一阵涟漪,似乎在表达不满。
别这么说,陈远微笑道,文运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你们的电影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传统文化,这是好事。
哪吒歪着头打量陈远:你倒是比我想象的开明。不过你说得对,我们这部电影就是要打破那些条条框框!
---
第二节:创新之辩
哪吒随手一挥,《功德簿》上显现出电影制作的幕后画面。陈远看到年轻的制作团队为了一个镜头反复修改,为了一个情节争论不休。
看到没?哪吒指着画面说,这就是我们和那些老古董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尊重传统,但绝不墨守成规!
陈远仔细观察,发现虽然表现形式大胆创新,但影片内核确实保留了哪吒故事的精髓——反抗强权、追求自由、我命由我不由天。
你们做得很好,陈远由衷赞叹,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方式,传递着不变的精神。
哪吒得意地扬起下巴:那是自然!不过......他突然收起嬉笑的表情,也有些老古板说我们亵渎经典,这事你怎么看?
---
第三节:文运新解
陈远提起判官笔,在《功德簿》上轻轻一点,显现出全国各地观众的反应:
年轻人在观影后主动查阅哪吒传说;
孩子们模仿着电影中的经典台词;
专家学者热烈讨论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
你看,陈远对哪吒说,真正的文运,是能够让文化活起来,传承下去。你们的电影做到了这一点。
哪吒若有所思:所以,我们不是在破坏传统,而是在用新的方式延续传统?
正是如此。陈远点头,文运如水,需要流动才能保持活力。固步自封只会让文化变成一潭死水。
就在这时,《功德簿》上浮现几道黑色的浊流——那是些极端保守的声音,指责电影离经叛道。
---
第四节:共战浊流
让我来对付这些老顽固!哪吒举起火尖枪就要出手。
且慢。陈远拦住他,对待不同声音,不能一味打压。
他挥动判官笔,在那些黑色浊流旁显现出更多理性的讨论:学者们肯定创新的价值,观众们表达对电影的喜爱,年轻人们讲述着自己如何通过电影了解传统文化......
陈远说,真理越辩越明。我们要做的是让理性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
哪吒收起武器,难得露出认真的表情:你说得对。我们拍这部电影,也不是要让所有人都认同,而是要开启一场对话。
就在这时,一道金光从《功德簿》中射出,将那些黑色浊流慢慢净化。哪吒惊讶地发现,经过这番辩论,电影所代表的文运之流反而更加壮大了。
---
第五节:现实反响
第二天,陈远在文旅局的会议上提出了借助《魔童闹海》热度推广本地文化的方案。令他惊讶的是,方案进行得出奇顺利。
我女儿是哪吒的忠实粉丝,副局长笑着说,她说如果咱们能做哪吒主题旅游,她第一个报名。
我们学校的孩子们都在讨论这部电影,教育局的代表表示,这是个很好的教育契机。
更让陈远惊喜的是,在随后开展的哪吒文化周活动中,许多年轻人自发参与进来,用各种创新的方式诠释着他们对哪吒文化的理解。
---
第六节:梦中再会
当晚,哪吒再次出现在文昌殿,这次他的表情更加柔和了。
看来你们人间的工作也不容易啊,哪吒看着《功德簿》上显现的文旅活动画面,要平衡各方,要推动创新,还要守住根本。
陈远微笑:所以我们需要你们这样的作品,帮助我们打破思维的壁垒。
哪吒难得正经地说:其实我们拍电影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既保持哪吒的精神,又能让现代人产生共鸣。有时候,创新比守旧更需要勇气。
因为创新意味着要承担非议,陈远接话,但也正因为有你们这样的创新者,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两人相视一笑,这一刻,传统的守护者与创新的践行者达成了奇妙的和解。
---
文昌殿内,《功德簿》上那条代表《魔童闹海》的文运新流已经壮大成一条澎湃的江河。更令人欣喜的是,这条新流正在反哺传统的文运主干,让古老的传说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陈远缓缓放下判官笔,对哪吒说:谢谢你,让我看到了文运创新的力量。
哪吒咧嘴一笑:也谢谢你,让我明白创新不是背叛,而是另一种形式的传承。
说完,他的身影渐渐淡去,但陈远知道,这个充满反叛精神的魔童,将会继续在文化的长河中掀起创新的浪花。
---
现实中的陈远醒来时,天已破晓。他走到儿子的小床边,看着陈曦安睡的稚嫩脸庞,轻声说:儿子,等你长大了,也许会看到更多像《魔童闹海》这样的创新之作。记住,真正的文运,既需要坚守,也需要突破。
在随后几个月里,《魔童闹海》的影响力持续发酵。南都市的哪吒文化旅游成为热门项目,更多传统文化Ip被创新开发,一股新国风潮流席卷全国。
而在文昌殿内,《功德簿》上永远记录下了这一次传统与创新的精彩对话。每当有新的文化创新出现时,书页上总会泛起特殊的涟漪,仿佛那个脚踏风火轮的魔童还在继续他的创新之旅。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