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十年八月十五,中秋佳节刚过,应天府沐浴在澄澈的秋阳之下。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然而整个帝都弥漫的,却非节庆的余韵,而是一种山雨欲来的肃杀与无上威权的凝重。巍峨的紫禁城在阳光下闪耀着琉璃瓦的金光,层叠的宫阙如蛰伏的巨龙,俯瞰着匍匐在它脚下的芸芸众生。

奉天门至奉天殿的漫长御道上,净鞭三响,声裂长空。肃立两旁的文武勋贵、殿前武士、锦衣卫校尉,身着各色朝服、甲胄、飞鱼服、麒麟服,如同凝固的彩塑,纹丝不动。只有象征天子威仪的龙旗、日月旗、北斗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投下巨大的阴影。空气中弥漫着沉水香与秋日草木混合的奇异气息,压得人几乎喘不过气。

“高丽谢罪使团,上殿——!” 司礼监掌印太监那尖细而极具穿透力的嗓音,如同锋利的锥子,刺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在空旷的广场上层层回荡。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御道尽头。

高丽正使、门下侍中郑道传,一身素服,未着官帽,仅以白布束发,双手高高捧着一个覆盖着紫檀木托盘,上面端放着高丽国王辛禑的一份请罪与一份求封国书,以及那份象征着臣服与赎罪的朝贡礼单。他身后,副使李成桂一身戎装,同样面色凝重,手捧象征王权的印信。 再其后,是高丽使团的其他成员,皆着素服,垂首屏息,战战兢兢,如同待宰的羔羊。

他们踏着沉重的步伐,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薄冰之上,穿过那由无数双冰冷、审视、鄙夷目光组成的无形甬道。两侧的锦衣卫绣春刀柄上狰狞的吞口、殿前武士盔甲上闪动的寒光,无不在无声地宣示着天朝的赫赫天威。郑道传只觉得背脊的冷汗早已浸透内衫,捧盘的双手因用力过度而微微颤抖,那份沉重的国书,此刻如同烧红的烙铁,灼烤着他的灵魂。

终于,他们穿过了奉天门,踏上了奉天殿前那象征着九五之尊的汉白玉阶。殿内深不可测的幽暗,如同巨兽张开的口。

“罪臣高丽门下侍中郑道传,率使团人等,代我主高丽权知国事辛禑,叩拜大明大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道传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他率先在冰冷的金砖地面上深深跪伏下去,额头重重触地,发出沉闷的声响。身后的李成桂及所有使团成员,如同被割倒的麦子,齐刷刷匍匐在地,姿态卑微到了尘埃里。

整个奉天大殿,落针可闻。唯有殿角铜鹤香炉中袅袅升起的青烟,无声地扭曲着光影。

丹陛之上,九龙金漆宝座中,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端坐如山。他今日未着常服,而是披上了最隆重的十二章衮冕,冕旒垂下的玉藻微微晃动,遮掩着那双如同鹰隼般锐利、冰冷、仿佛能洞穿一切虚妄的眼睛。他没有立刻叫起,只是用那目光,缓缓地扫过殿下匍匐的高丽使臣,如同在审视一群待价而沽的牲畜。

无形的压力如同实质的重锤,狠狠砸在每一个高丽使臣的心头,郑道传几乎能听到自己心脏疯狂擂鼓的声音。

良久,一个冰冷得不带丝毫感情的声音才从丹陛上传来,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郑道传。”

“罪臣在!” 郑道传慌忙应声,额头依旧死死抵着金砖。

“抬起头来,将尔主请罪之表,乞封之书,还有那所谓的贡礼单,给咱,给满朝文武,念一遍。” 朱元璋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铁,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让大家都听听,这反复无常、背主忘恩的藩邦,是如何巧言令色,妄图以微末之物,赎其滔天之罪的!”

“臣……遵旨!” 郑道传艰难地抬起头,面色惨白如纸。他颤抖着双手,揭开覆盖在托盘上的锦缎,小心翼翼地取出了最上面那份由辛禑亲书的《伏罪上大明皇帝陛表》。展开奏折,那熟悉的、带着绝望与哀恳的辞句映入眼帘,此刻却如同滚烫的岩浆,灼烧着他的喉咙。

他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试图让自己的声音平稳清晰,在这死寂的大殿中诵读起来:

“臣,高丽权署国事辛禑,诚惶诚恐,顿首百拜,谨奉表以闻……”

当他念到“前岁奸臣窃柄,阴结残元,妄行宣光伪号,抗拒天威,此诚枭獍食母、虮虱负山,万死莫赎其辜!”时,殿内响起一片压抑的冷哼,那是武将勋贵们毫不掩饰的鄙夷。

念至“耽罗一岛实前元故疆,陛下光复神州,承天受土,岂臣蕞尔小邦所敢觊觎?即日敕令全罗道水军撤还,官吏尽返,片帆不留……”时,兵部尚书唐胜宗、颍川侯傅友德等将领,嘴角勾起一丝冷冽的弧度,那是胜利者对败者迟来认命的嘲弄。

当读到“已擒私通北元贼酋崔濡等三十七人,槛送辽东都司……境内凡藏胡服、蒙文者,以谋逆论罪”时,端坐在勋贵班列中的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眼神交汇,微微颔首。这一条,无疑是鹗羽卫在高丽活动成果的直接体现,彻底斩断了高丽与北元最后一丝暧昧的可能。

郑道传的诵读声,在念完“临表涕零,魂胆俱颤。惟望陛下日月之明,照臣蝼蚁之诚,则三韩苍生咸戴再造矣!”后,终于结束。他已是汗流浃背,声音嘶哑,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他喘息片刻,又拿起那份《乞求册封书》,继续诵读那份更加卑微、更加哀切的文字:

“圣德广被,如日月之昭临;天威远震,若雷霆之赫怒……臣虽名为一国之主,实为囚徒,号令不出宫门……此皆臣之罪愆,万死莫赎……”

“幸赖皇帝陛下如天之仁,不即加诛伐,反垂悯念……已将前朝窃国之权奸尽数扫荡……此实陛下再造之恩……”

“伏望大皇帝陛下,体念下国小臣洗心革面之诚,哀怜臣之孤弱无助,矜恤高黎庶之渴望安定。恳祈陛下以乾坤再造之恩,浩荡如天之德,俯允册封……臣禑无任屏营陨越,瞻天仰圣,激切屏营之至!”

当最后一个字艰难地吐出,郑道传几乎虚脱。他放下卷轴,再次深深叩首,额头紧贴冰冷的地面,不敢稍抬。

“念贡礼单。” 朱元璋的声音依旧毫无波澜,听不出喜怒。

郑道传强撑着,拿起最后一份清单,声音更加微弱地念道:“高丽国进献天朝贡礼:白细苎布一千匹、上品高丽参五百斤、十年生野山参五十株、貂皮五百张、海东青十对、金银嵌漆屏风十二扇、螺钿镶嵌漆器五十件、高丽青瓷精品一百件、黄金五百两、白银三千两、骏马三百匹……”

这份礼单,相较于高丽往年的进贡,已是倾其所有,价值不菲。礼单刚刚念完,如同点燃了火药桶的引信。

“荒谬!无耻之尤!” 一声雷霆般的怒喝猛地炸响。老臣刘三吾,这位谨身殿大学士,须发戟张,一步跨出文臣班列,苍老的面容因激愤而涨红,手指几乎要点到郑道传的鼻尖。他饱读诗书,深谙华夷之辨,此刻胸中义愤如同烈火燃烧。

“尔等蕞尔小邦,背弃华夏祖宗,甘为胡元鹰犬!忘恩负义,抗拒天威,觊觎耽罗天朝故土!招致王师雷霆之怒,耽罗顷刻易手,王京喋血!此等滔天巨罪,罄竹难书!如今兵临城下,覆灭在即,才知摇尾乞怜,献上些许微末之物,就想换取天朝宽宥?就想保住尔主僭窃的王位?痴心妄想!陛下!老臣以为,此等首鼠两端、不知廉耻之国,当效汉武灭卫满朝鲜故事,设郡县,置流官,永绝后患!岂能再行册封,养痈遗患?!” 刘三吾的声音洪亮,引经据典,字字如刀,直指高丽反复无常的本质,其言其行,忠直刚烈之气溢满朝堂。他身后的许多清流文臣,如文渊阁大学士詹同等,虽未出言,但脸上皆露出深以为然的神色。

刘三吾话音未落,兵部尚书唐胜宗也按捺不住怒火,大步出班,他身形魁梧,一身戎气,声若洪钟,带着战场上淬炼出的煞气:“刘大学士所言极是!陛下!高丽小丑,反复无常,乃其本性!今日迫于兵威,摇尾乞降。他日若北元稍加勾引,或我天朝稍露疲态,其必复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臣请陛下,收回册封成命!命辽东军即刻渡江,水师封锁海岸,犁庭扫穴,彻底荡平高丽,永靖东疆!末将愿为先锋!” 他身后的武将勋贵队列中,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等沙场悍将,眼神锐利,杀气腾腾,显然极其赞同唐胜宗的提议。殿内的气氛瞬间紧绷到了极点,仿佛下一刻朱元璋就会下达灭国的旨意。

郑道传和李成桂趴在地上,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如同秋风中的落叶。灭国!这两个字如同最恐怖的魔咒,将他们最后一丝侥幸彻底击碎。他们能清晰地感受到身后那些高丽同僚们绝望的呜咽和恐惧的抽泣。

就在这千钧一发、朝堂杀气几乎凝成实质的关头,一个温润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力量的声音,如同清泉流淌,打破了肃杀:

“父皇息怒,诸位大人且暂息雷霆之怒。” 太子朱标,一身杏黄四爪蟒袍,气度雍容,从丹陛侧方的储君位走出。他面容沉静,眼神中带着悲悯,目光扫过下方匍匐的高丽使臣,最后落在盛怒的刘三吾和唐胜宗身上。

“刘大学士、唐尚书拳拳忠君爱国之心,刚直不阿之气节,孤深为感佩。高丽昔日所为,背信弃义,抗拒天威,确属罪大恶极,百死莫赎。” 朱标先是肯定了刘、唐二人的立场,语气恳切,让激愤的老臣脸色稍霁。他话锋随即一转,声音依旧平和,却透着一股掌控全局的从容:“然,圣人有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观高丽国主辛禑此表,言辞恳切,痛陈己过,自承囚徒之身,其悔罪之心,溢于言表。且其已幡然醒悟,擒拿逆贼崔濡等三十七人槛送辽东,主动奉还耽罗,更允诺绝元剿逆,用洪武正朔,行宝钞通货。此皆改弦更张、洗心革面之实迹也。”

朱标的目光转向朱元璋,躬身行礼,态度恭谨而坚定:“父皇常教导儿臣,王者之道,在于怀柔远人,恩威并施。今高丽既已知惧知罪,并献土缚贼,若我天朝仍行灭国之事,虽解一时之愤,然恐寒四方藩属归化之心,更令辽东、朝鲜之地徒增杀孽,非仁君圣主泽被苍生之道。儿臣愚见,不若因势利导,允其请封。一则显我天朝恢弘气度,海纳百川之胸襟;二则,正可借此良机,扶植亲善忠顺之臣,如郑侍中、李都统使等贤良,掌控高丽军政,使其永为我大明东北之坚固藩篱,为日后犁庭漠北,扫清残元,提供稳固后方与助力。此乃以德服人,不战而屈人之兵之上策也。请父皇圣裁。”

朱标这番话,有理有据,既肯定了高丽之罪,又点出其悔改的事实和可利用的价值,更上升到天朝气度与长远战略的高度。尤其是那句扶植亲善忠顺之臣、永为藩篱、助力犁庭漠北,如同点穴一般,精准地触动了朱元璋最核心的战略需求。殿内紧绷的气氛,因太子这番仁厚之言,悄然松动了几分。

朱标话音刚落,一直静观其变的吴王朱栋也从走出来。他身着亲王常服,身姿挺拔,眉宇间既有皇子的尊贵,又带着一丝穿越者独有的洞悉世情与锐意进取。他先是对朱元璋和朱标分别行礼,然后面向群臣,声音清朗,条理分明:

“太子殿下仁德之言,深谋远虑,臣弟深以为然。” 朱栋首先肯定了朱标的意见,显示兄弟同心。他目光如电,扫过郑道传和李成桂,那目光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让两人心头一凛。

“刘大学士、唐尚书所忧者,无非高丽反复之痼疾。此疾,根在权柄旁落,奸佞当道,其主暗弱,易受外邪蛊惑。” 朱栋一针见血,点出问题的核心并非高丽民族本身,而在于其不稳定的政治结构。他语气一转,带着一种掌控者的自信:“今观高丽朝局,权奸崔莹已除,其党羽亦被肃清。郑侍中忠勤体国,深谙礼法,乃治世能臣;李都统使忠勇果毅,深孚军心,乃定国良将。此二人,皆深明大义,心向天朝,实为稳定高丽、推行新政之不二人选!”

朱栋的声音陡然提升,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臣弟以为,欲绝高丽反复之根,当行釜底抽薪之策!其一,正式册封辛禑为高丽国王,正其名分,安其民心,示我天朝宽宥之仁。其二,亦是重中之重——擢升李成桂为高丽都总制使,总揽高丽全国军权;擢升郑道传为门下侍中,统摄高丽国政!并请父皇恩旨,赐此二人我大明正三品武职与文职虚衔,赐蟒袍玉带,黄金千两!使其位尊权重,名正言顺,成为我大明在高丽的定海神针!”

他微微停顿,目光投向鹗羽卫指挥使李炎所站的殿柱阴影处,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冰冷笑意:“其三,命鹗羽卫高丽分司,严密协助郑、李二位大人,整肃高丽官场,监控舆情动向,清除一切潜在叛逆。凡有勾结残元、阴怀异志者,无论王族贵戚,皆可先斩后奏!其四,在高丽全面推行新政!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开市舶司,行十税一商税!广设社学,开启民智!令其国政、经济、教化,皆与我大明一体同风!如此,恩威并施,双管齐下,则高丽可化荆棘为藩篱,变隐患为助力!其国运命脉,尽在我大明股掌之间!何愁其反复哉?”

朱栋的谋划,比朱标更加赤裸裸,也更加狠辣有效。名义上是册封辛禑,实则是将李成桂和郑道传这两位大明代理人推向前台,赋予他们掌控高丽的军政实权。再辅以鹗羽卫的无孔不入的监控和新政的全面渗透,高丽将彻底沦为大明掌控下的提线木偶。这一套组合拳,将政治权谋与帝国战略运用得炉火纯青,听得殿中不少老成谋国之臣如徐达、刘基等,暗自点头。

兄弟二人,一个唱红脸,示以怀柔宽仁;一个唱白脸,行以掌控之实。配合无间,天衣无缝。将高丽的命运安排得明明白白。刘三吾张了张嘴,看着太子和吴王那成竹在胸、智珠在握的神情,不再言语。唐胜宗也意识到灭国虽快意,但后续治理成本巨大,远不如太子吴王此策稳妥有效且利于长远,遂默默退回班列。

丹陛之上,朱元璋冕旒下的面容,依旧深沉如水,令人难以揣度。他锐利的目光在朱标、朱栋这对爱子身上停留片刻,又扫过下方如同待宰羔羊般的高丽使臣,最后缓缓扫视过鸦雀无声的满朝文武。大殿内的时间仿佛凝固了,只有香炉青烟笔直上升。

终于,一个斩钉截铁带着金铁之音的声音响彻大殿,敲定了高丽的命运:

“太子、吴王所言,深合咱意!高丽之罪,本不容赦!然念其主年幼,为权奸所挟,今已幡然悔悟,缚献首恶,献土归诚,其情可悯。咱,上承天命,下抚万邦,当示以宽仁,予以自新之路!”

朱元璋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帝王威严:“礼部尚书暴昭,翰林学士承旨詹同听旨!”

暴昭、詹同立刻出班,躬身肃立:“臣在!”

“着尔等,即刻依制草拟册封诏书!一,册封高丽权知国事辛禑为高丽国王,赐金印、诰命、冠服、仪仗!二,授李成桂为高丽都总制使,总掌高丽军务,并赐大明昭勇将军衔,赐蟒袍一袭,玉带一围,黄金五百两!三,授郑道传为高丽门下侍中,统摄高丽国政,并赐大明通议大夫衔,赐蟒袍一袭,玉带一围,黄金五百两!四,命礼部侍郎陈迪为钦差正使,持节再赴高丽,宣示册封恩旨!鹗羽卫指挥佥事王梦随行监礼!五,着令高丽国,即日起,全面推行我大明新政!若有阳奉阴违、推诿拖延者,钦差可持尚方剑,先斩后奏!户部、吏部、工部选派精干吏员,随钦差同往,协助推行新政细则!”

“臣等遵旨!” 暴昭、詹同及被点名的各部尚书齐声领命。

“郑道传,李成桂!” 朱元璋的目光如电,射向依旧匍匐在地的两人。

“罪臣在!” 两人浑身一颤,连忙应声。

“尔等二人,乃高丽股肱。咱念尔等拨乱反正归顺天朝之功,赐此殊荣。望尔等好自为之,忠心辅佐尔主,勤谨奉行新政,安抚黎庶,屏卫大明东北边疆!若再生异心,或办事不力……” 朱元璋的声音骤然转冷,如同寒风,“休怪咱的天兵利刃无情!届时,莫说尔等项上人头,便是尔等九族,高丽千里山河,咱亦翻掌可灭!尔等,可听明白了?”

这赤裸裸的警告和滔天的杀意,让郑道传和李成桂如坠冰窟,魂飞魄散,连连叩首,额头在金砖上撞得砰砰作响:

“臣等明白!臣等叩谢天恩!陛下隆恩,天高地厚!臣等必肝脑涂地,竭尽驽钝,效忠天朝,永世不渝!若有二心,天人共戮,死无葬身之地!” 李成桂的声音带着武将的粗粝和恐惧的嘶哑,郑道传则已是泣不成声。

“嗯。” 朱元璋鼻腔里哼出一个音节,算是认可。“退下候旨吧。”

“谢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道传、李成桂如蒙大赦,带着一身冷汗,几乎是连滚爬爬地退出了奉天殿那令人窒息的范围。殿外秋风吹来,他们才发觉里衣早已湿透,紧贴在身上,冰凉刺骨。

回首望去,那巍峨的奉天殿,如同吞噬一切的巨兽,而他们,刚刚从它的利齿边缘侥幸逃生。然而,他们心中也无比清楚,从这一刻起,他们的身家性命、家族荣辱乃至整个高丽的国运,都已牢牢系在了大明帝国,特别是那位深不可测的太子朱标和吴王朱栋手中。

殿内,朱栋看着郑道传等人狼狈退出的背影,目光幽深。他微微侧首,对侍立在一旁的鹗羽卫指挥使李炎,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李炎眼神一闪,如同暗夜中的隼鹰,悄无声息地退入殿后,去安排那即将随钦差远赴高丽,执行协助与监控任务的精干力量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