璎玑指尖流淌的法则清泉,并非具体的功法或神通,而是她身为璇玑古道传人,对宇宙底层规则最本质的认知与感悟。这些感悟如同最精密的钥匙,开启了泺钧体内那扇因生死涅盘而变得更加通透的“道门”。
他仿佛站在了一个更高的维度,重新审视自身所拥有的一切。
《太虚衍道诀》的运行轨迹在璎玑的法则感悟映照下,变得更加简洁、高效,直指空间“承载”与“变化”的核心。以往许多晦涩难懂之处,此刻豁然开朗。
生命星种的生机之力,不再仅仅是修复与滋养,更与那些代表“生长”、“循环”的法则光带深度共鸣,让他对生命的韧性与演化的奥妙有了触及本质的理解。
而那枚金色光核(起源之力),在璎玑那仿佛能追溯万物源头的法则感悟引导下,不再仅仅是提供精纯能量,更仿佛与他自身的“存在”本源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连接,一丝微弱的、属于他自身的“起源”气息,正在悄然孕育。
最重要的是,他那新生的、对法则的微观洞察力,在璎玑这位“宗师”的引导下,飞速成长、完善。他不再仅仅是“看到”法则的线头,更能初步理解这些“线头”如何编织成宇宙的经纬,如何影响着万物的生灭。
这是一种本质的提升,是道境上的飞跃!
他原本因重伤而跌落的修为,在这深层次的悟道中,开始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恢复、攀升!并且,恢复的力量更加精纯,更加贴近“道”的本质!
化神后期……化神巅峰……直至再次触及那圆满无暇的壁垒,并且这一次,这壁垒显得不再那么坚不可摧,仿佛只要一个契机,便能轻易破开!
与此同时,璎玑也在进行着属于她的蜕变。
她掌心那些万象星晷的碎片,在吸纳了此地精纯的法则之力,并受到她苏醒后更加强大神魂的温养后,终于彻底融合、重塑!
光芒敛去,一尊更加小巧、却更加精致玄奥的万象星晷悬浮于她掌心之上。新的星晷通体呈现出一种温润的玉质光泽,其上的符文不再是固定的刻痕,而是如同活物般缓缓流转,与整个秘境的法则光海同步呼吸,散发着比以往更加强大、更加灵动的气息。
她的修为也彻底稳固下来,并且因祸得福,在将自身“归束”于法则、经历漫长沉睡后,她的神魂与道基仿佛被彻底洗涤、淬炼了一遍,变得无比纯粹与坚韧,对法则的亲和与掌控力,更胜往昔!
两人相对盘坐,气息交融,道韵共鸣。仿佛两颗彼此吸引的星辰,在这片法则的海洋中,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完美的道图。
不知过了多久,泺钧率先从深沉的悟道中苏醒。他睁开双眼,眸中神光内蕴,气息渊深似海,不仅伤势尽复,修为重归化神圆满巅峰,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然站在了突破至炼虚期的门槛之前!只需一个契机,便能鲤鱼跃龙门!
他看向对面的璎玑。
恰在此时,璎玑也缓缓睁开了双眸。那双星辰漩涡般的眸子,此刻更加深邃,仿佛能映照出世间一切法则的轨迹。她掌心的新星晷微微一转,洒下清辉,将她周身衬托得愈发空灵神圣。
“你的道,很有趣。”璎玑看着他,清冷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探究,“太虚为基,纳生命、起源于一体,竟能走出如此一条包容万象之路。”
“不及璎玑姑娘洞悉根源,执掌法则经纬。”泺钧由衷道。此番悟道,他受益匪浅,对璎玑和其背后的璇玑古道,更是心生敬意。
璎玑微微摇头:“道无高下,唯有契合。你的路,未来不可限量。”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四周,“此地虽好,却非久留之地。暗影之鳍绝不会放弃,我们必须离开。”
泺钧点头,神色凝重:“外界情况不明,那炼虚长老虽被击退,但恐有更强援手。而且火种号那边……”
他担心暗影之鳍会对火种号不利。
“先离开再说。”璎玑起身,新的万象星晷悬浮于她肩头,“我已初步掌控此地部分权限,可暂时屏蔽外界感知,并寻找到一条相对安全的离开路径。”
她玉手轻挥,万象星晷转动,前方的法则光海自然分开,显露出一条由柔和光带构成的临时通道,通道的尽头,并非直接通往危机四伏的天渊外围,而是指向一片未知的、相对稳定的虚空坐标。
“这条通道,通往一处上古遗留的‘星空古路’残迹,可避开天渊大部分危险区域,直接抵达废墟星海另一片星域。”璎玑解释道。
泺钧心中一定,有璎玑在,离开的把握大了很多。
两人不再犹豫,并肩踏入那光带通道。
就在他们身影消失后不久,这片“心眼”秘境轻轻震颤了一下,那株法则之树的虚影缓缓隐去,整个秘境的光辉也逐渐黯淡,最终彻底隐匿于清浊天渊的深处,仿佛从未存在过。
通道内流光溢彩,时空变换。
泺钧与璎玑并肩而行,沉默片刻后,他终究还是问出了那个盘旋已久的问题:
“璎玑姑娘,你之前提及‘摇篮是囚笼’,‘播种是为了收割’……这其中真相,璇玑古道可有更多记载?”
璎玑闻言,脚步微顿,星辰般的眸子中闪过一丝极其凝重之色。她肩头的星晷也微微停滞了瞬间。
“记载残缺……但可知,那并非谎言。”她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肃穆,“所谓的‘摇篮’,是一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养殖场。”
“而‘播种’与‘收割’的目标……”
她看向泺钧,一字一句道:
“是文明,是世界,乃至……是我们这些,试图超脱的‘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