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神”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解决了高处建设的运输难题,也让铁柱的工建司威望更上一层楼。然而,就在这看似一切向好之际,一个更为根本、也更难解决的危机,如同潜藏的暗礁,渐渐浮出水面。
这一日,负责后勤统筹的春花,面带忧色地找到了正在查看新开垦梯田进度的林晚和谢景珩。
“林姑娘,公子,”春花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我们的盐……快见底了。最多还能支撑半个月,若是省着点用,或许能撑二十天。”
盐!林晚心中咯噔一下。这是生存的必需品,无法替代。之前主要是依靠从黑山堡交易所得,以及最初逃荒时携带的一些储备。如今与黑山堡的联系因靖安军封锁和自身转移而几乎中断,坐吃山空,终于到了危急关头。
“铁器的情况也不容乐观。”春花继续汇报,眉头紧锁,“之前几次战斗,兵器损耗很大,虽然尽力回收修复,但许多已经不堪再用。农具的磨损也很严重,尤其是开垦新田,对锄头、镰刀的需求极大。我们……我们缺铁,更缺会修补打造的铁匠。”
盐和铁,如同卡住星火谷咽喉的两只大手,让刚刚因防御进展而稍显轻松的气氛,瞬间再次凝重起来。
谢景珩沉吟道:“与黑山堡、石岭寨的贸易通道必须尽快重新打通。青羽那边可有进展?”
林晚摇头:“青羽前日传回消息,靖安军对通往黑山堡的几个主要隘口看守极严,盘查过往行人,携带大量物资根本不可能通过。石岭寨那边山路更是被落石堵塞,他们自身也处境艰难。”
“能否自己想办法?”春花期待地看向林晚,“就像当初弄出纺车、水车一样……林姑娘,这盐和铁,能不能……‘变’出来?”
林晚苦笑。功德系统并非万能许愿机,它更偏向于知识和技术引导。制盐?无论是煮海为盐还是开采岩盐,都需要特定的原料和地理条件,这山谷内并无明显盐源。炼铁?更需要矿藏、高炉和复杂的工艺,绝非目前条件所能企及。
【启动定向检索!关键词:古代制盐,内陆,缺盐环境,替代方案……古代冶铁,小规模,简易方法……】
系统反馈的信息大多依赖于外部资源,或者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设备建造。远水难解近渴。
“盐,无法凭空变出。”林晚无奈道,“或许……我们可以尝试从植物中提取一些替代品?比如某些草木灰,含有钾盐,可以稍微缓解,但无法完全替代食盐。” 她想起了一些生存知识,“另外,组织人手,仔细搜索山谷每一个角落,看看是否有被遗忘的盐碱地,或者动物常去舔舐的岩壁。”
“至于铁……”林晚看向谢景珩,“我们能否加大对废旧铁器的回收力度?比如,将彻底损坏的兵器、工具,重新熔炼锻造?哪怕只是打造一些简单的农具和箭头也好。”
谢景珩点头:“这是一个办法。我记得谷中有一位姓吴的老匠人,年轻时曾在铁匠铺做过学徒,或许可以请他主持,搭建一个小型的锻炉。只是,燃料(木炭)、鼓风设备都是问题,而且,熔炼需要极高的温度……”
他思索着,目光不由再次投向林晚。似乎在期待她又能提出什么奇思妙想。
林晚感受到他的目光,心中压力倍增。她知道谢景珩和众人对她有种近乎盲目的信任,但系统不是神。她深吸一口气,道:“锻炉和鼓风设备,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设计。我记得……有一种叫做‘活塞式风箱’的东西,可能比我们现在用的皮橐效率更高。我可以把大概样子画出来,让吴老匠人看看能否制作。”
她只能继续扮演“启发者”的角色,将超越时代的知识,以“偶然听闻”、“古籍所见”或“灵光一闪”的方式,逐步引导出来。
“当务之急,还是必须打通对外渠道。”谢景珩最终定调,“不能因噎废食。王莽。”
“属下在。”王莽应声上前。
“挑选最机敏可靠的队员,组成两支精干小队。一队,由你亲自带领,不惜代价,摸清靖安军封锁线的薄弱处,尝试与黑山堡取得联系,哪怕只是传递消息。另一队,由……(他目光扫视,落在旁边沉默却眼神锐利的青羽身上)青羽姑娘统领,专司探查周边,寻找可能存在的、未被靖安军控制的隐秘小道,或者小型村落、集市,看能否找到新的贸易对象。”
“是!”王莽和青羽同时领命。
“内部,依林姑娘所言,全力搜索可能盐源,同时筹建小型锻炉,回收熔炼旧器。”谢景珩条理清晰地下达指令,“非常时期,盐铁实行配给,优先保障护卫队和一线劳力。”
命令下达,众人各自领命而去。林晚看着谢景珩凝重的侧脸,知道他将最大的压力扛在了自己肩上。对外探索风险极高,很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
“我们会找到办法的。”林晚轻声说,像是在安慰他,也像是在告诉自己。
谢景珩转过头,对上她坚定的目光,脸上的凝重化开一丝温和:“嗯,从前那么多难关都闯过来了,这一次,也不例外。”
只是,两人心中都清楚,盐铁之困,比任何一次明刀明枪的敌人,都更加致命和迫切。星火谷的生存根基,正在经受最严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