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大茂在汇演上摔的那个惊天动地的大屁墩儿,成了红星轧钢厂接下来半个月里最热门的谈资。傻柱走在厂里,总能听到工友们带着笑意跟他打招呼:“行啊,柱子,够损的啊!”或者“那孙子活该!早该这么治治他了!”
傻柱心里那叫一个痛快,比三伏天喝了一瓢凉水还舒坦。许大茂这次可是丢人丢到大庭广众之下了,比他挨一顿揍还难受,估计得蔫巴好一阵子。
可痛快劲儿过去之后,一个疑问就像水底的泡泡,咕嘟咕嘟地冒了上来——当初那张关键的纸条,到底是谁送的?
傻柱看着五大三粗,心思其实并不像表面那么粗放。他把院里院外、厂里厂外有可能帮他的人,都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筛子。
一大爷易中海?有可能,一大爷处事公道,看不惯许大茂这种背后下绊子的阴损招。但一大爷要是知道,估计会直接找许大茂谈话,或者提醒自己小心,不会用这种递纸条的方式。
阎埠贵?那老小子精得跟猴似的,无利不起早,帮自己对付许大茂对他没啥明显好处,还容易惹一身骚,可能性不大。
厂里其他跟他关系好的哥们儿?他们要是知道许大茂的计划,估计早就咋咋呼呼告诉自己了,不会这么神秘。
排来排去,傻柱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中院东户,林家。
林家……林向阳那小子。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像藤蔓一样缠绕在傻柱心里。他想起之前林向阳“无意”中透露的那些“古法菜谱”,让他受益匪浅;想起林家日子红火后,也没看不起谁,反而通过阎老西帮衬了不少困难户;想起林向阳那小子,年纪不大,看人的眼神却总带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静,好像啥事都心里有数。
最重要的是,傻柱隐约觉得,林家,或者说林向阳,有这份能耐和心思。那份纸条上的字虽然歪歪扭扭,但话却说到了点子上,直接点出了许大茂和二癞子,提醒他别落单,远离后勤处……这不像是一般人能掌握的信息。
难道真是林家小子?
傻柱挠了挠他那头硬茬似的短发,心里有点犯嘀咕。他试着回忆那天中午的情景,好像……好像林向阳是路过食堂门口来看?但动作太快,他当时又在打盹,根本没留意。
没有证据。
傻柱不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想不明白,索性就不想了。但他心里,对林家的观感,却实实在在地又上了一个台阶。
不管是不是林家,这份情,他傻柱记下了!
以前他对林向阳好,多半是因为那小子“对胃口”,懂吃,还能拿出点真东西(菜谱)。现在,这份好里面,又多了一层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激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敬畏。
是的,敬畏。如果真是林向阳,那这小子就太不简单了!不仅能搞到那些失传的菜谱,还能提前摸清许大茂那种阴险的计划,并且用这种不显山不露水的方式提醒自己……这心思,这手段,哪像个半大孩子?比他这个活了三十来年的大老粗强到天上去了!
从此,傻柱对林家的态度,在原有的热情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尊重。
在食堂,他看到林大山来打饭,勺子里绝对不抖,肉片子给得足足的,有时候还会偷偷多塞个白面馒头。
在院里,他见到林向阳,不再是以前那种略带调侃的“小书呆子”,而是正经地喊一声“向阳”,语气里带着自己都没察觉的客气。
他甚至开始有意识地维护林家。有一次,后厨两个小工嘀嘀咕咕,猜测林家是不是有什么“见不得光”的门路,才过得这么红火,被傻柱听见了,他眼睛一瞪,一人给了一脚:“瞎嚼什么舌根子!人家老林家是正经人家!儿子有出息,闺女懂事,那是人家祖上积德!再让老子听见你们胡咧咧,以后泔水都甭想吃热的!”
两个小工吓得噤若寒蝉,再不敢多嘴。
林向阳将傻柱这些细微的变化尽收眼底。他知道,那根刺已经埋下了。傻柱或许不确定是自己,但怀疑的种子已经种下,而这颗种子,结出的是感激和更加牢固的关系。
他没有去点破,也不需要点破。有些事,心照不宣,效果更好。
系统没有因为傻柱的感激而给出提示,这在意料之中。傻柱的命运或许因此避免了一次危机,但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偏转”。
林向阳要的,也不是系统的提示。他要的,是这院子里,多一个关键时刻能站在自己家这边,有力量、有影响力的盟友。傻柱,无疑是最佳人选之一。
许大茂的跟头,让傻柱痛快,也让林向阳收获了一份更坚实的隐性支持。这张人际关系网上的又一个节点,被悄然加固了。四合院里的力量天平,在无人察觉的情况下,继续向着有利于林家的方向,倾斜了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