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星火启程
最高机密会议之后,整个大唐帝国,如同一台沉睡的巨兽,开始以一种外人难以理解的方式,缓慢而坚定地调整着方向。表面上的朝政依旧由枢机阁处理,律法、赋税、民生仍在按部就班地运行,但在更深层、更隐蔽的领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革已经悄然启动。
格物院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和资源,其规模迅速扩大,划分出数理、格物(物理)、化生(化学\/生物)、匠造等不同学部。李薇陆续将一些经过筛选的、最基础的现代科学知识,以“天书残卷”、“上古遗秘”等形式,谨慎地传授给核心研究人员。尽管理解起来困难重重,甚至与固有观念冲突巨大,但在李薇的权威和现实需求(如改进军工、寻找新能源)的驱动下,研究的步伐被迫加快。
第一座基于水力驱动、采用标准化零件生产的“神机坊”在长安郊外建立,开始尝试批量生产改良后的军械和农具。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勘察和初步利用也被提上日程。王孝通在赵元安的指导下,开始涉猎更加深奥的数学领域,他的天赋逐渐绽放,甚至开始反过来提出一些让赵元安都需深思的问题。
墨文的情报网络向着更遥远的西域、南洋甚至更远的地方延伸,搜寻着一切可能与“星图”、“遗迹”、“异族”相关的蛛丝马迹。柳司织则利用商业网络,开始大规模囤积战略物资,并尝试发行一种与粮食、布匹等实物挂钩的“涅盘债券”,以筹集庞大军费和研究开支,这无疑是现代金融体系的一次稚嫩萌芽。
沈砺回到北疆后,立刻开始了对卢龙军的改编,淘汰老弱,精简编制,同时设立“讲武堂”,选拔聪慧的基层军官,开始传授基础的数学、几何知识以及基于新式武器的战术思想。一支不同于以往任何军队的、带着浓厚技术和知识色彩的新式军队雏形,正在边境悄然成型。
这一切的进行,并非一帆风顺。资源的倾斜必然触动旧有利益集团,尽管李薇以铁腕镇压了明面上的反对,但暗地里的阻挠和非议从未停止。知识的冲击也让许多老派学者感到迷茫和痛苦。人才的匮乏更是最大的瓶颈,格物院和涅盘计划对人才的需求如同无底洞,而合格者的培养需要时间。
李薇站在重新修葺好的太庙广场上,这里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庄严肃穆,但那夜的惊心动魄仿佛仍残留在此地。她手中摩挲着那枚光泽黯淡的内侍省金印,它能调动的龙气似乎比以前稀薄了,但与她的联系却更加紧密。
她能感觉到,帝国的气运正在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一种躁动不安、却又蕴含着勃勃生机的力量正在滋生。这或许就是“涅盘”必须经历的阵痛。
“系统,监测国运变化及‘潮汐’波动。”
【国运监测:总体稳定,内部能量结构开始出现缓慢重组迹象,新生能量(知识\/技术驱动)占比提升0.07%。‘虚空湮灭潮汐’波动:持续活跃,抵达时间预估微调至:约39年7个月。警告:检测到多次微弱跨维度扫描信号,来源不明,疑似与‘潮汐’或‘虚空尊者’相关势力。】
还有人在窥视这里!李薇眼神一凛。看来,敌人比想象的更加关注这个星球。
她抬头望向星空,今夜星辰璀璨。在那无尽的深空中,既有毁灭的潮汐,是否也存在着……其他的文明,其他的希望?
她知道,仅仅闭门造车是不够的。或许,在条件允许的时候,应该尝试着……走出去?去往更广阔的天地,寻找盟友,或者至少,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宇宙的真相。
“路要一步一步走。”李薇收回目光,看向脚下这片她决心守护的土地,“首先,我们要让自己……强大起来。”
星火已然点燃,尽管微弱,但终将燎原。一场为了生存的伟大征程,就在这片古老的东方大地上,正式启程。前路漫漫,凶险未知,但唯有向前,才有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