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北校园那天,秋意正浓,金黄的银杏叶铺满了脚下的路。
沈瑶脱下了程氏集团的职业套裙,换上简单的白衬衫和牛仔裤,一头海藻般的长发随意披散。
走在熟悉的林荫道上,恍惚间,仿佛自己还是那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女大学生。
可她手腕上卡地亚蓝气球手表在阳光下折射出的细碎光芒,又在无声地提醒,她早已脱胎换骨。
“沈瑶!”
一声尖锐的呼喊从不远处传来。
李梦和张悦,两个室友从对面走来。
看到沈瑶时,两人的表情精彩极了,像是惊讶,又带着掩饰不住的嫉妒。
“哟,这不是我们未来的豪门阔太吗?回来办保研了?”
李梦的目光,像黏在她手腕的表上,撕都撕不下来,“程氏集团的沈分析师,实习生活很滋润吧?”
沈瑶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微笑:“还行,就是有点忙。”
“装什么清高啊,”
旁边的张悦撇了撇嘴,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能让路过的同学听见,“全校谁不知道你跟程昱那点事,还在这儿跟我们装同学情深呢?”
沈瑶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径直越过她们,走向系办公室。
身后传来张悦刻意拔高的声音:“嘁!傍上大款就是不一样,连个招呼都懒得打了!
真以为自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
沈瑶的脚步没有丝毫停顿。
跟这种人计较,只会拉低自己的段位。
系办公室里,张辅导员看见沈瑶,像是看到了救星:“我的姑奶奶,你可算来了!
再不来,你的名额就要被顺位推给别人了!”
沈瑶将准备好的所有材料整齐地递上:“抱歉,张老师,工作耽搁了。”
“程氏集团嘛,我懂。”
张辅导员一边翻看她的成绩单和实习证明,一边点头,“系里开会讨论过了,你的成绩和履历都是顶尖的,保研资格没问题。
今天主要是最后确认一下你的导师意向和面试通知。”
他拿出一张导师名单:“这些标了红叉的是今年不收研究生的,剩下的,你自己看。”
沈瑶的目光一扫,精准地落在了第一排最显眼的位置。
王院士。
后面括号里的名额数,赫然写着(2\/2)。
看来,程卫东的电话已经打过来了。
她指尖轻轻点在那个名字上,语气平静又笃定:“老师,我选王院士。”
张辅导员扶着老花镜的手明显抖了一下:“王……王院士?沈瑶你确定?
他今年就只收两个人,竞争的人都能从这里排到二校门……”
“麻烦您了,就登记他吧。”
沈瑶的语气没有一丝波澜。
走出系办,迎面就撞上了陈志明。
他手里也拿着一叠表格,看样子也是来办手续的。
“选好导师了?”陈志明主动开口。
沈瑶点头:“王院士。”
陈志明脸上的肌肉瞬间僵硬:“王院士?为什么?李老师不是更适合你的专业方向吗?”
“人各有志,”
沈瑶勾起唇角,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我觉得王院士也很适合我,你呢?”
“我选了刘老师,”陈志明推了推眼镜,试图掩饰自己的失态,“他在投融资领域影响力很大。”
典型的功利性选择。
沈瑶突然觉得有点好笑。
清北的保研,说白了就是人脉与资源的提前抢夺战。
学术,不过是一件华丽的外袍。
“瑶瑶!”
程昱的声音像一道阳光,劈开了走廊里压抑的气氛。
他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休闲西装,在一群背着双肩包的学生中,显得鹤立鸡群。
陈志明看到程昱走过来,表情更加不自然,匆匆说了一句“我先去交材料了”,就逃也似的离开了。
程昱走到沈瑶身边,看了一眼陈志明仓皇的背影,嗤笑一声:“他刚才又给你推销老顽固李德全了?”
“你怎么知道?”
“整个经管学院谁不知道李老头的组会能开到人怀疑人生,”
程昱的眼神里透着洞察一切的了然,“他这是安的什么心?
想把你困在组会,让你没时间去公司,你好顺理成章地把战略部的位置让给他?”
沈瑶的眉梢微微挑起。
她倒是没想这么深,但程昱的分析,句句在理。
好一招釜底抽薪。
陈志明心机好深沉。
“面试什么时候?”程昱转换了话题。
“下周,统一面试。”
“不用等下周了,”
程昱晃了晃手机,屏幕上是刚收到的一条信息,“王院士约我们今天下午三点,先单独见个面。”
沈瑶有些惊讶:“这么快?”
程昱凑近她,压低了声音,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我爸的办事效率,你还不懂?”
……
王院士的办公室在经管学院顶楼,视野绝佳。
整面墙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学术着作和泛黄的政策文件,满满都是知识的味道。
这位年过六十的学者,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眼睛锐利。
“程卫东已经把你们俩的情况跟我说了。”
王院士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废话,“我原则上不反对学生实习,但做学问的底线不能破。”
他锐利的目光扫向沈瑶:“你的成绩单我看了,非常漂亮。
说说看,为什么想选我当你的导师?”
沈瑶早有准备,不卑不亢地迎上他的目光:
“王院士您在产融结合领域的研究,以及将学术成果转化为国家政策的实践,对我启发极大。
我希望能跟着您,学习如何将象牙塔里的理论,真正应用到实际的商业世界中去。”
回答既捧了对方,又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她需要实践。
王院士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又转向程昱:“你呢?别跟我说你只是为了来混个文凭,好回去继承家业。”
程昱笑了,一改平日的散漫,态度十分诚恳:“王老您明鉴,文凭我确实需要,但我是真心想跟您学点真东西。”
“比如?”
“比如,”程昱的眼睛亮得惊人,“如何洞察政策风向,利用顶层设计的红利,为企业谋求更长远的发展。
您当年参与制定的那套外资引进的配套政策,至今仍被我们商界奉为圭臬。”
沈瑶在心底暗暗喝彩。
程昱这一记马屁,拍到老头心里。
显示了自己的学习诚意,精准地戳中了王院士这辈子最得意的学术成就。
果然,王院士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不少:“你们两个,都是人精。
不过我得提醒你们,学术研究,不是耍小聪明的地方。”
他从书架上抽出三本厚厚的书,放在桌上。
“下周之前,读完这三本书,每人写一篇不少于五千字的读后感交给我。
面试的时候,我要当面提问。通过了,你们就是我的学生。”
沈瑶接过书单:《制度经济学》、《华国产业政策演变史》、《全球化浪潮与本土化战略》。
都是硬骨头,但对她来说,不算难事。
离开办公室,程昱长长舒了一口气,夸张地抹了把额头不存在的汗:
“我的天,这老头比公司董事会那帮老狐狸还难对付。”
沈瑶翻看着手里的书单:“你觉得,他是真的要考察我们,还是只是走个过场?”
“一半一半吧,”
程昱分析道,“看在我爸的面子上,收下我们是肯定的。但估计也不想收两个什么都不懂的草包进来,砸了他自己的招牌。”
正说着,沈瑶的手机又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但她认识,是程卫东的秘书林秀兰。
“沈瑶,程董让我通知您,下周有一个国家级的半导体材料行业发展论坛,规格很高。
他希望你能代表集团去参加。”
沈瑶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边的程昱。
“好的,麻烦林姐把具体的时间和议程发我邮箱。”
挂断电话,程昱的眉毛高高扬起,他盯着沈瑶,眼神里充满了玩味:“我爸这是铁了心,要培养你啊。”
保研、钦点导师、参加国家级行业论坛……
程卫东的安排,一环扣一环,步步为营,像是要把她彻底推到程氏集团的核心权力圈里。
这份恩情,或者说这份投资,沈瑶当然坦然接受。
“走吧,”
程昱突然伸出手,极为自然地揽过她的肩膀,将她带向自己的怀里,“庆祝我们即将成为同门师兄妹,师兄请你吃饭。”
他的手臂有力,胸膛温热,隔着薄薄的衬衫,沈瑶甚至能感觉到他有力的心跳。
秋日的阳光透过林荫道的缝隙洒下来,在他和她的身上,跳跃着金色的光斑。
这一次,沈瑶没有躲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