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风呼啸,礁石上那道身影伫立如刀刻。
苏白盯着手机屏幕上那张猩红的地图,七个光点像钉入地球血肉的毒刺,分别盘踞在非洲草原深处、南美雨林腹地、东欧冻土废墟、中亚荒漠古冢、北欧沉没神庙、澳洲岩画祭坛,以及太平洋孤岛上的原始图腾柱旁。
“不是随机。”叶寒的声音从耳麦里传来,带着罕见的颤抖,“这些地方……全都有一个共同点——文明断代式创伤。大屠杀、灭族迁徙、饥荒人相食……死得悄无声息,连名字都没留下。”
他调出数据流,一串串历史影像在虚拟屏上闪现:干裂土地上堆叠的白骨,被焚毁的村落残垣,母亲抱着孩子跪在雪地里啃树皮的照片……每一段记录都像一把钝锤,砸在人心最软的地方。
“它们选的不是地点。”秦岚站在指挥中心大屏前,镜片反射着冷光,“是伤口。那些被时间掩埋、被后人遗忘的痛楚,成了‘伪灶’最好的养料。主锅吞噬记忆,而这些分炉……是在系统性地抹除一个民族对祖先的敬意。”
苏白沉默地看着小墨。
它趴在他脚边,热线微微波动,像是感应到了什么遥远的哀鸣。
那双稚气未脱的眼眸此刻却深不见底,仿佛映着千万年前的战火与炊烟。
“所以,他们吃的是‘念想’?”苏白嗓音低哑,“不是香火,不是信仰,是子孙还记得爷爷吃过苦、奶奶流过泪的那种……牵挂?”
“正是。”秦岚点头,“一旦这种情感纽带断裂,亡魂便沦为燃料。而活人,也将失去根脉。”
苏白忽然笑了,笑得有点疯。
“好啊。既然他们在偷吃祖宗,那咱们就摆一桌席,让全世界一起开饭!”
他猛地抓起直播设备,镜头一转,对准自己布满风霜的脸:“各位,听好了——不管你是哪国人,不管你信不信鬼神,只要你家有过饿死的、战死的、被赶出土地的、名字写不进族谱的……今晚八点,全球同步。”
他顿了顿,声音沉下去,却又炽热得能点燃黑夜:
“做饭。给他们做一顿热乎的。”
弹幕起初是懵的。
【???主播烧坏了?】
【现在不是打怪兽吗?怎么改民俗频道了?】
【我家狗都不信这种玄学……】
可紧接着,一条条评论开始浮现:
【我爸是抗美援朝老兵,去年走了……我从来没给他做过饭。】
【我们苗寨老人说,亡者最怕冷锅冷灶。】
【我在乌克兰,这里天天炮响,但我妈昨天还在给爷爷上香……她说人死了也不能当孤魂。】
苏白没再解释。
他走进临时搭建的野战厨房,系上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那是前世母亲留下的遗物。
锅起火,水沸腾。
他熬了一碗小米粥,米粒翻滚如泪珠;包了一盘素饺子,褶子歪歪扭扭,像小时候妈妈教他的那样;最后倒了一杯浊酒,酒面微颤,映着他通红的眼睛。
“这碗粥,”他轻声说,“给所有饿极了也没偷一口粮的人。”
“这盘饺子,”他看向镜头,“敬那些连墓碑都没有的无名烈士。”
“这杯酒……”他举起杯,声音哽了一下,“敬所有被历史碾过去、连名字都没人记得的魂。”
小墨缓缓靠近,热线轻轻拂过三样祭品。
刹那间,炊烟升腾,竟不散去,反而在空中扭曲、凝聚——
一幅由烟构成的地球轮廓浮现,其上,千万点微光次第亮起,如同星河倒悬。
一点光,是一个孩子把饭菜摆在窗台,喃喃道:“爷爷,趁热吃。”
全球各地,无数人默默响应。
肯尼亚马赛部落的夜空下,长老杀牛祭天,烟柱冲天而起,竟在云层中浮现出两个清晰的汉字——“谢”。
乌克兰某处战区废墟,一名士兵哆嗦着手打开罐头,摆在战友遗像前。
下一秒,镜头捕捉到一道虚影缓缓坐下,拿起叉子,对着他笑了笑。
南极科考站内,几名外国科学家凑钱买了速冻饺子,煮好后端到户外,对着极光喊了一句:“老祖宗,加件衣裳!”
那一刻,系统提示音如暴雨般炸响:
“叮!检测到跨国界共情共振——羁绊值+12,000!”
“叮!发现非华夏文明主动祭祖行为——羁绊值+28,500!”
“叮!检测到亡魂自主回应生者——羁绊值+63,200!”
“……”
“累计突破百万大关!触发隐藏权限——解锁新能力:【万灶归心】!”
苏白猛然抬头,只觉体内有一股暖流奔涌,仿佛有无数双手在黑暗中轻轻托住了他。
而小墨的热线,已化作一道贯穿天地的光柱,连接着人间烟火与幽冥深处。
直播间人数突破五十亿,弹幕早已不再是嘲讽或质疑。
而是清一色的:
【我做了。】
【爸妈,吃饭了。】
【对不起,以前忘了你们也会冷。】
苏白望着屏幕,眼眶发热。
而在联合国总部地下会议室,韩青握着刚导出的视频文件,指尖微微发抖。
窗外晨曦初露,他深吸一口气,将一段混剪素材导入演示终端——画面开头,正是一名犹太老人,在哭墙前缓缓放下一块黑麦面包。
【发生事件】
联合国总部地下会议厅,穹顶冷光如霜,映照着各国代表紧绷的脸。
空气凝滞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西方阵营的首席观察员霍尔曼站起身,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锐利如刀:“龙国此举,名为‘祭祖’,实则借情感操控进行文化输出——我们不能放任一种未经验证的灵性仪式,成为全球行为准则!”
话音未落,韩青缓缓起身,手中数据板轻点,大屏骤然亮起。
没有开场白,没有外交辞令。
画面直接切入:耶路撒冷老城,晨光洒在哭墙斑驳的石缝间。
一位满头银发的犹太老人颤巍巍地取出一块黑麦面包,轻轻放在墙根下。
他嘴唇微动,用希伯来语低语:“父亲,我带了你最爱吃的。”风掠过,纸条飞起一角,上面写着——“1943年,华沙隔都。”
镜头切换。
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细雨绵绵。
一名日本少女将纸灯笼放入河中,火光摇曳倒影里,浮现一张模糊的军人脸庞,唇边竟勾出一丝笑意。
旁白是她的声音:“爷爷说,原爆那天他正煮着味噌汤……我想让他喝上一口热的。”
再切。
北美大平原,暮色四合。
印第安少年跪在祖先墓碑前,吹响骨笛,音符苍凉如风。
忽然,镜头捕捉到远处草地上多了一道身影——披着旧战袍的老者,静静听着,然后抬手抚了抚孩子的头。
最后定格,是苏白站在昆仑夜风中的侧影,声音透过直播传遍世界:
“只要有人记得,就不算死。”
全场寂静。三秒,像三个世纪那么长。
随后,掌声炸裂。
不是礼节性的,而是从胸腔深处涌出的、带着颤音与泪意的轰鸣。
非洲代表站了起来,南美代表团彼此相拥,北欧使节摘下墨镜,抹了把脸。
外网瞬间沸腾。
#FeedtheForgotten 冲上全球热搜榜首。
推特、油管、telegram……无数人上传自家祭祖视频:意大利家庭为瘟疫死者点亮蜡烛,韩国学子在书院焚香诵诗,埃及青年在金字塔前供上无花果与椰枣。
短短十二小时内,二十七国宣布设立“记忆日”,十三个文明古国启动跨代口述史计划。
人类第一次,以情感为链,自发织起一张对抗遗忘的网。
而这一切的源头,此刻正独自伫立在昆仑坟场的寒夜里。
月光如灰纱覆地,荒坡依旧死寂,可当苏白踏进边界时,脚步猛地顿住。
七座小祭台,悄然矗立在原先空荡的土丘上。
一座是非洲图腾柱,木雕人脸怒目张口,台上摆着烤山羊腿与小米酒;
一座玛雅风格石龛刻满星轨,供着玉米饼和巧克力饮料;
斯拉夫式的原木小屋前,一碗酸菜汤还冒着微弱热气;
还有京都风的提灯矮桌、阿拉伯铜盘、凯尔特石圈、安第斯陶罐……
每座台前都压着一张泛黄纸条,字迹各异,却统一写着同一句话结尾:
“来自开罗\/基辅\/利马的感谢。”
苏白怔在原地,心脏像是被什么温柔又沉重的东西攥住了。
他没料到,那晚的烟火竟能翻山越海,点燃这么多陌生人心中的灶。
“喂……”他喃喃,“你们真信啊?”
仿佛回应,小墨突然昂首,热线自额心喷薄而出,化作七道流光,精准贯入每一座异域祭台。
刹那间,炊烟自各处升腾,不再是孤烟一线,而是交织缠绕,如经纬编织成一张横贯天地的光网,直冲云霄!
系统提示终于响起,带着前所未有的庄严:
“【群兽共命阵】激活进度提升至39%——新增条件:十二地支圣兽中,已有三兽响应召唤。”
苏白仰头望天,星河无声流转。
他忽然笑了,笑声混着风沙,在坟场回荡。
“好家伙……原来咱家灶火,早就是人类文明的公共wiFi了。”
而在地府最深处,锈迹斑斑的巨钟轻轻一震。
钟体内壁,第二行铭文缓缓浮现,铁色如血:
“守门人已启程,诸灶皆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