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安县政府会议室的空气,还没从问责会的凝重里完全散开。墙上“廉政建设”的横幅旁,新贴了张临时打印的“民生问题解决专项会议”通知,墨迹未干,纸角还微微卷着。代市长老赵坐在主位上,面前摊着林晓整理的“民生痛点清单”,指尖在“向阳里改造”“医保报销”“菜市场整治”三个红圈上反复摩挲——这三个词,像三块烧红的烙铁,烫得他指尖发紧。
“赵市长,人都到齐了。”秘书轻声提醒。老赵抬眼,看到林晓坐在左侧第一排,穿藏蓝西装,笔记本摊开着,封皮上“民生为本”四个字是手写的,笔锋挺劲;张桂兰坐在她旁边,碎花围裙还没来得及换,袖口沾着点面粉——刚从菜市场给居民送完菜就赶过来,手里攥着皱巴巴的诉求本,封皮上贴满了便利贴,记着“王大爷要扶手”“李婶要线上报销”的小字。居民代表们坐在后排,王大爷的轮椅停在过道,孙子帮他捧着那本被雨水泡烂的改造诉求单;李婶手里捏着个胰岛素空盒子,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老赵清了清嗓子,声音比平时沉了几分:“今天开这个会,不说空话,就解决三件事——向阳里漏雨、大家报销难、菜市场摔跤。我先表个态:三天内出方案,一周内启动整改,三件事同步办,绝不拖。”
话音刚落,后排的王大爷突然咳了一声,孙子赶紧帮他顺气。王大爷摆摆手,哑着嗓子问:“赵市长,您这话,能作数不?我们等了八个月,从去年秋天等到今年春天,屋顶漏得床都没法睡……”话没说完,他从怀里掏出那张诉求单,纸边已经磨得起毛,上面“2024年8月承诺改造”的字迹被雨水晕开,又被他用铅笔描了一遍,黑乎乎的,像一道没愈合的疤。
老赵的目光落在诉求单上,心里猛地一沉。他想起昨天接任时,工作组的人跟他说:“隆安的民生账,欠得太久了,得用实招还。”他起身走到王大爷面前,双手接过诉求单,指尖触到纸面上的褶皱,像触到了老人八个月里的焦虑。“王大爷,我以代市长的身份向您保证,三天后方案公示,一周后施工队进场。”他顿了顿,看向在场所有人,“要是做不到,你们随时去市纪委找我。”
林晓看着老赵的动作,笔记本上的笔顿了顿。她想起前作查医保案时,那些推诿的干部总说“按流程来”,却没人愿意像这样,把老百姓的诉求单接在手里。她抬眼看向老赵:“赵市长,我有个建议——方案别只靠政府定,得让居民提意见。前作医保案整改时,我们让患者参与定报销流程,最后落地特别顺。比如向阳里改造,老人多,能不能加扶手?医保报销,能不能线上办,别让老人跑窗口?菜市场,摊贩要固定摊位,别再占道。”
张桂兰立刻接话,声音里带着点激动:“林组长说得对!我跟向阳里的老人们聊过,王大爷说‘屋顶得铺三层防水,不然还漏’,李婶说‘报销要是能线上交材料,她儿子在外地就能帮着办’。还有菜市场的摊贩,老周说‘只要有固定摊位,不额外收钱,我们肯定不占道’。”她说着翻开诉求本,把便利贴一张张揭下来,铺在桌上:“你看,这些都是老百姓实实在在的需求,不是啥难事,就怕没人听。”
李婶捏着胰岛素空盒子,手指轻轻摩挲着盒身的刻度——那是她断药两天里,反复摩挲的地方。她抬头时,眼圈有点红:“赵市长,我没啥大要求,就想报销能快点,别等药吃完了,钱还没到。上次断药,我晕过去的时候,就想着要是能早点拿到报销款,也不至于……”她没再说下去,声音里的哽咽像根细针,扎得在场的人都静了下来。
老赵把便利贴一张张收好,放在“民生痛点清单”上,压成一叠。“李婶,您放心,报销流程肯定简化。”他转身看向医保局局长,“三天内,把压着的83万报销款全发下去,每一笔都要有回执,发给居民本人。另外,线上报销系统三天内调试好,不会弄的,社区派人帮着教。”医保局局长赶紧点头,手里的笔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着,额头上渗出了汗——前作医保案的教训还在,他不敢再拖。
菜市场管理处主任这时开口,语气有点犹豫:“赵市长,菜市场划线没问题,但固定摊位得重新规划,会不会有摊贩不配合?”
张桂兰立刻说:“我去跟摊贩说!他们不是不配合,是怕没摊位。只要咱们按他们的需求划,老摊贩优先,再贴个收费公示,保证没人闹。前阵子我帮着协调占道的事,他们跟我说‘只要政府给个踏实地方,谁愿意天天被城管劝’。”她的话里带着基层干部特有的笃定,那是跑了无数次菜市场、跟摊贩聊了无数次才有的底气。
林晓看着眼前的场景,笔尖在笔记本上写下“群众参与=方案落地的关键”。她想起前作查医保案时,有个社区医生说“老百姓要的不是惊天动地的政策,是能解决他们小事的实在办法”。她抬头看向老赵:“赵市长,方案制定时,能不能让居民代表全程参与?比如明天开个讨论会,大家一起定细节,这样落地时阻力小。”
老赵立刻点头:“就这么办!明天上午九点,还在这个会议室,开民生方案讨论会,邀请居民代表、摊贩代表参加。”他看向王大爷的孙子:“小朋友,明天能不能帮你爷爷来参会?有啥需求,你帮着说。”
孩子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认真:“我能!我爷爷说,要让施工队把屋顶修牢,还要在楼下装路灯,晚上我能在楼下玩。”他的话让会议室里的气氛松了些,王大爷笑着摸了摸孙子的头,眼里的焦虑淡了些,多了点期待。
会议散场时,天已经擦黑。老赵把“民生痛点清单”和便利贴放进公文包,对林晓和张桂兰说:“明天的讨论会,辛苦你们俩帮着组织。有啥问题,随时给我打电话,不管多晚。”
林晓看着他的背影,想起前作医保案结案时,陈谨说“反腐不是终点,让老百姓过上踏实日子才是”。她转头对张桂兰说:“明天咱们早点来,把居民的需求再理一遍,别漏了啥。”
张桂兰笑着点头,围裙上的碎花在灯光下晃:“我今晚就去向阳里和菜市场转一圈,跟大家说说明天开会的事,让他们都准备准备。”她想起街道办以前总说“老百姓的事太琐碎,没时间管”,现在才知道,不是没时间,是愿不愿意把时间花在老百姓身上。
王大爷被孙子推着轮椅走出会议室,晚风里带着点初春的暖意。他抬头看向县政府大楼的灯光,那灯光以前在他眼里,是冰冷的、遥远的,可今天,却觉得有点暖。“爷爷,明天开完会,施工队就来了吗?”孙子问。
“会来的。”王大爷摸了摸怀里的诉求单,那纸面上的褶皱,好像也没那么扎手了。“赵市长接了咱们的诉求单,还说了保证,会来的。”
林晓和张桂兰走在后面,看着爷孙俩的背影,慢慢消失在夜色里。张桂兰突然说:“林组长,你说要是早点这样,高县长也不会走到今天。”
林晓点头:“是啊,前作医保案告诉我们,不管是贪腐还是躺平,只要忘了老百姓,就会出问题。”她想起前作里那些因为医保腐败受苦的患者,想起隆安这八个月里受苦的居民,心里更坚定了——不管查多少案子,都要守住“民生为本”这四个字。
第二天上午九点,民生方案讨论会准时召开。会议室里坐满了人,居民代表、摊贩代表手里都拿着笔和纸,认真地提意见。老赵坐在主位上,时不时打断记录的秘书:“把王大爷说的‘三层防水’记下来,写进方案里。”“李婶说的线上报销,加个‘社区协助’的条款。”“摊贩说的固定摊位优先老商户,标注清楚。”
林晓看着眼前的场景,笔记本上的字写得格外流畅。她知道,这不是结束,是隆安民生守护的新开始。就像前作医保案那样,只要政府愿意听、愿意做,老百姓的日子就会慢慢好起来。
三天后,民生方案如期公示。向阳里改造:一周内进场,屋顶铺三层防水,加装老人扶手,小区装路灯;医保报销:三天内发放83万欠款,线上系统启用,社区协助操作;菜市场:十天内完成摊位规划,固定摊位优先老商户,不收额外费用。
方案贴在县政府门口、向阳里小区、菜市场门口,居民们围过来看,有人念,有人记,脸上的笑容像初春的花,慢慢绽开。王大爷看着“一周内进场”的字样,对孙子说:“你看,爷爷没骗你,施工队要来了。”
李婶拿着手机,看着社区工作人员帮她操作线上报销系统,眼里的泪慢慢落下来——那是激动的泪,是踏实的泪。她想起断药时的恐惧,想起住院时的无助,现在终于不用再怕了。
张桂兰站在人群里,看着大家的笑脸,心里暖暖的。她想起自己以前被街道办警告“别多管闲事”,现在才知道,管老百姓的闲事,是最值得的事。她掏出诉求本,在最后一页写下:“2025年3月,民生方案公示,居民满意。”笔锋落下时,带着前所未有的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