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柱把那张写着西市新冒出来三个假摊位的纸条拍在桌上时,李慕白正蹲在仓库角落,拿刷子刷一个刚拆完货的冷链箱。箱子内壁还结着霜,他刷得认真,像是在擦自家祖传的铜盆。
“你还刷它干啥?又不能当饭吃。”王铁柱喘着粗气,鞋底蹭着地上的菜叶渣,“那边价格都压到六分了,再这么下去,咱们的会员怕是又要动摇。”
李慕白没抬头,手里的刷子转了个方向,把角落的冰碴抠下来,扔进桶里。“动摇的人,都是没尝过苏婉清番茄汤的。尝过的,谁还稀罕泔水桶里泡过的烂番茄?”
王铁柱一愣,随即咧嘴:“你这话说的,跟说书的似的,听着舒坦。”
“不是说书,是事实。”李慕白站起身,拍了拍手,“他们降价,说明慌了。越慌,越容易出错。咱们不急,等他们自己把自己绊倒。”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苏婉清掀开门帘冲进来,手里攥着一张纸,脸上带着少见的兴奋:“慕白!省城‘绿野仙踪’餐厅的采购部来了电话,说要见你!”
王铁柱瞪眼:“哪个‘绿野仙踪’?就是城里那家吃饭要提前半个月排队的?”
“还能有几家?”苏婉清把纸条递过去,“他们说看了咱们会员日的反馈,想谈长期合作。试单要求——连续三天,每天两千斤黄金西红柿。”
仓库里一下子安静了。
王铁柱嘴巴张了张,像条离水的鱼:“两千斤?咱们现在一天顶多出八百斤,这哪够?”
李慕白接过纸条,扫了一眼,嘴角微微一扬:“不够,那就让它够。”
“你疯了?”王铁柱差点跳起来,“你当菜是大白菜,说长就长?”
“菜不会自己长,人会动。”李慕白把纸条折好塞进衣兜,“你去把赵老汉请来,再叫上村东头那五户还没签合同的,就说——合作社请他们当‘临时特聘采摘要员’,日结工资,价格上浮一成,干不干?”
王铁柱愣住:“特聘……采摘要员?这都啥词儿?”
“新词儿听着体面。”李慕白笑,“人嘛,图个尊重。你告诉他们,这不是打工,是支援省城精神文明建设。”
苏婉清噗嗤笑出声:“你这张嘴,迟早能把驴说瘸。”
“瘸了正好拉车。”李慕白转身往外走,“走,咱们去冷链公司,谈专线。今天就定下来,明天就开始跑。”
三天后,第一车两千斤黄金西红柿准时送达“绿野仙踪”后厨。采购主管亲自验货,掰开一个番茄,汁水顺着指缝流下来,他舔了一口,眼睛一亮:“这甜度,比蜂蜜还正!你们这菜,是施了金坷垃?”
李慕白摇头:“没金坷垃,就两样东西——良心和力气。”
主管哈哈大笑:“好!就冲你这话说得实在,合同现在就签!从今往后,你们是咱们唯一的蔬菜直供方!”
签约仪式刚完,李慕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苏婉清又递来一张名片:“本地农产品加工厂的厂长想见你,说想谈谈深加工合作。”
“深加工?”王铁柱挠头,“咱这菜还不够卖,还加工啥?”
“卖得再好,也是初级产品。”李慕白接过名片,“加工厂能把菜做成酱、干菜、罐头,附加值翻几倍。咱们要是只卖鲜菜,等于把后半截钱白白送人。”
下午,加工厂厂长来了,五十来岁,一脸精明相,转了一圈大棚,皱眉道:“你们这分拣全靠人工,大小不一,品相不稳。我们厂子讲究标准化,这合作——难。”
李慕白不急,带他去了刚结束的第二场会员日现场。大棚里,二十多个村民正忙着采摘、分装,有说有笑,秩序井然。
“您看,”李慕白指着人群,“这不是工人,是主人。他们摘的每一颗菜,都像是给自己孩子准备的午饭。人心齐了,效率自然高。”
厂长半信半疑:“可设备呢?你们连自动分拣机都没有。”
“设备可以买。”李慕白掏出账本,“我打算把下季度的部分分红暂借出来,先上一台。您要是信得过,咱们可以搞‘设备共投’——您出技术,我出地和人,利润按比例分,怎么样?”
厂长眼睛一亮:“你这小子,脑子活啊!”
“不活不行。”李慕白笑,“菜种不好,饿肚子;脑子不动,饿心。”
两人当场达成合作意向,厂长还答应派两名技术员来指导品控流程。
消息传回村里,却炸了锅。
“跟外人合作?那咱们的菜不就成人家的了?”
“分红的钱拿去买机器?那我年底拿啥?”
“李慕白这是要当老板,把咱们全变成打工的!”
村委会议室里,七嘴八舌,火药味十足。
老支书张大山坐在主位,抽着旱烟,一言不发。直到吵得差不多了,才磕了磕烟斗:“都嚷嚷完了?让慕白说两句。”
李慕白站起来,没急着解释,而是从包里拿出一本签到册,翻到某一页,推到桌前:“这是上个月会员日的记录。三十七人到场,二十八户当场表示愿意扩种。咱们的菜,不是没人要,是供不上。”
他顿了顿:“现在省城餐厅要咱们的菜,加工厂想跟咱们合作做深加工。这不是施舍,是咱们自己拼出来的机会。”
底下有人嘀咕:“可万一合作完了,咱们被吞了呢?”
“不会。”李慕白声音不高,但很稳,“我提三条——第一,合作社性质不变,还是集体所有;第二,集体土地不流转,不外包;第三,分红比例由村民大会定,谁也不能一个人说了算。”
会议室安静了几秒。
老支书缓缓点头:“这三条,我支持。慕白没给自己谋私利,是在给全村搭桥。桥搭好了,走得人多了,桥才结实。”
有人小声问:“那……要是合作方反悔呢?”
“合同签了,白纸黑字。”李慕白从包里抽出两份文件,“一份给餐厅,一份给加工厂,违约赔三倍。咱们不靠嘴,靠规矩。”
王铁柱突然举手:“那……我要是临时被叫去帮忙,算不算‘特聘采摘要员’?工资能不能再涨点?”
全场哄笑。
老支书也笑了:“你这小子,趁火打劫是吧?”
“这不是学慕白嘛。”王铁柱嘿嘿笑,“新词儿听着体面。”
会议最后通过了合作议案。散会后,苏婉清走在最后,低声问:“真要把分红的钱拿去买机器?不怕有人背后骂你?”
“骂就骂呗。”李慕白望着远处的大棚,“等机器运来,菜加工出来,卖得比现在贵三倍,他们就不骂了,改夸我有远见。”
苏婉清摇头:“你就这点好,从来不愁。”
“愁也没用。”李慕白笑,“愁出来的头发,又不能当肥料。”
第二天,冷链专线正式开通,每天清晨六点,满载新鲜蔬菜的货车准时出发。加工厂的技术员也来了,带着图纸,开始规划分拣车间的位置。
王铁柱扛着铁锹在地头转悠,看见李慕白走过来,忽然问:“你说,咱们以后是不是能开个‘青山村牌’番茄酱?贴上防伪星,比现在还红?”
“不止番茄酱。”李慕白望着连片的大棚,“以后还有干菜、泡菜、蔬菜粉。咱们的菜,不仅要上城里人的餐桌,还要进他们的调料瓶。”
王铁柱咧嘴:“那我得赶紧练练字,将来好当‘特聘包装贴标员’。”
“行,工资翻倍。”李慕白拍拍他肩膀,“不过得先学会写‘绿色无公害’五个字。”
“那不难。”王铁柱挺胸,“我昨天刚学会写‘会员日’。”
李慕白笑出声:“看来咱们的扫盲班,得升级成‘合作社职业培训中心’了。”
正说着,苏婉清匆匆跑来,手里挥着一张单据:“慕白!加工厂那边来消息,第一批试产的番茄酱样品做好了,要咱们去验收!”
王铁柱一听,立马扔了铁锹:“走!尝尝咱们的‘心血结晶’去!”
三人快步往村口走,阳光洒在大棚上,反射出一片亮光。远处,冷链车正缓缓启动,车尾的“青山村合作社”字样在阳光下一闪一闪,像被谁用金漆重新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