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城的晨光刚穿透云层,城外便响起了阵阵号角声,不是敌军来犯的警报,而是吴军执行坚壁清野的号令。沈落雁一身戎装,立于城头之上,手中令旗挥动,城下的士兵与百姓便按预定计划行动起来,整个遵化周边瞬间陷入一片紧张而有序的忙碌之中。
“陛下,遵化外围三座小城的百姓已全部撤离,粮草、牲畜尽数迁入城内,城外的水井已填埋,树木已砍伐,可利用的砖石木料也已搬运完毕。”一名校尉疾驰至城下,翻身下马禀报,声音带着些许疲惫,却透着一股干练。
吴三桂站在沈落雁身旁,望着城外往来穿梭的队伍,微微颔首:“做得好。告诉将士们,务必在今日午时前完成所有部署,不得遗漏任何可被清军利用的物资。”他深知,坚壁清野是拖垮多尔衮大军的关键,容不得半点马虎。
沈落雁补充道:“传令下去,焚毁城外物资时务必避开百姓的坟茔与房屋,若有百姓不愿焚毁的家当,可登记造册后带入城内,战后加倍补偿。我们坚壁清野是为了抗清,而非为难百姓。”
校尉领命而去,吴三桂转头看向沈落雁,眼中满是赞许:“沈先生考虑周全,如此方能收拢民心。多尔衮沿途劫掠,失尽民心,我们正好反其道而行之,让百姓明白,谁才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人。”
沈落雁浅浅一笑:“陛下所言极是。民心向背,便是胜负关键。如今遵化、永平两城已做好准备,城外百里之内,将成为无粮无草、无柴无水的绝地,清军来了,只能靠自带粮草支撑,只要我们切断他们的补给线,他们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与此同时,遵化城东门外,穆青岚正率领五千精锐骑兵进行最后的整队。将士们身着玄色铠甲,胯下战马嘶鸣,手中长槊寒光闪闪,一个个眼神锐利,士气高昂。穆青岚勒住马缰,目光扫过全军,厉声喝道:“弟兄们,此次我们进驻城东山地,任务是袭扰清军后方、阻断粮道!清军势大,但我们骑兵的优势在于机动灵活,要像钉子一样钉在他们身后,打了就跑,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记住,只许胜,不许败!”
“只许胜,不许败!”五千骑兵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引得城头上的士兵也纷纷侧目。穆青岚满意地点了点头,一挥长槊:“出发!”
骑兵部队如一道玄色洪流,朝着城东山地疾驰而去,马蹄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很快便消失在远方的山峦之间。几乎在同一时间,城西方向也响起了马蹄声,慕容雪率领五千蒙古骑兵,身着银色铠甲,手持弯刀,朝着预定的埋伏地点进发。她回头望了一眼遵化城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这一战,不仅是为了吴三桂,更是为了被清军压迫的蒙古部落。
城中的另一侧,叶轻眉正忙着建立“粮草接力运输线”。山海关、永平、遵化三地的粮仓外,民夫与商队正有条不紊地装卸粮草,叶轻眉身着青色绸缎长裙,穿梭在各个粮仓之间,亲自清点物资、调度车辆,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却丝毫不见疲惫。
“叶总管,山海关运来的第一批粮草已抵达永平,共计两万石,是否即刻转运至遵化?”账房先生快步上前,递上一份清单。
叶轻眉接过清单,快速浏览一遍,点头道:“立刻转运!让商队走中路官道,每五十里设置一个补给点,民夫与商队交替运送,日夜不停,确保粮草能在三日内抵达遵化前线。另外,军械物资单独运输,派百名士兵护送,谨防意外。”
“遵命!”账房先生连忙应下,转身去安排运输事宜。
叶轻眉又走到一名负责调度的军官面前,指着地图说道:“你看,这条路线虽然稍远,但路面平坦,且有红袖阁的人沿途警戒,安全性更高。告诉运输队伍,遇到清军斥候不必纠缠,以最快速度通过,若有紧急情况,立刻燃放狼烟求援。”
军官仔细看了看地图,恍然大悟:“叶总管英明!末将这就调整路线,确保粮草安全送达。”
叶轻眉之所以能如此高效地统筹后勤,不仅因为她精通经商之道,更因为她提前联络了山海关周边的商户,以合理的价格签订了长期供应协议,甚至动员了叶家在华北的经商网络,让民夫与商队心甘情愿地为吴军效力。一名商队头领笑着对叶轻眉说道:“叶总管,我们跟着您干,不仅能赚钱,还能为抗清出一份力,何乐而不为?您放心,就算拼上性命,我们也会把粮草准时送到前线!”
叶轻眉拱手致谢:“多谢各位仗义相助!待击退清军,我定会奏请陛下,为各位论功行赏。”
此时的遵化城内,吴三桂正亲率主力部队加固城防。士兵们搬砖运石,将原本就高大的城墙又加高了三尺,城头上布满了滚石、火油、弓箭,二十门红衣大炮整齐排列,炮口直指城外,炮手们正忙着调试火炮,确保射击精准。吴三桂亲自巡视火炮阵地,拍了拍一门火炮的炮身,对炮手们说道:“这是我们的利器,清军攻城时,务必瞄准他们的指挥中枢和密集队形,给我狠狠地打!”
“末将遵命!”炮手们齐声应和,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这些火炮是上次大战中缴获的清军军械,经过吴军工匠的修复和改良,威力更胜从前。
除了加固城防,吴三桂还亲自指导士兵训练守城战术。他将士兵分为三组,一组负责城头防御,一组负责搬运物资,一组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还特意训练了“梯绳互杀”“火油阻敌”等战术,让士兵们熟悉各种守城技巧。“记住,清军攻城时,不要急于射箭,等他们靠近城墙,再集中火力打击,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吴三桂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士兵们听得认真,练得刻苦。
城中的百姓也自发加入到守城的行列中,青壮年男子帮助士兵搬运砖石、架设防御工事,妇女们则在后方烧水做饭、缝制衣物,甚至连孩子们都帮着传递消息、搬运箭矢。一名妇人端着一碗热茶,递给正在加固城墙的士兵:“将士们,辛苦了!喝碗热茶暖暖身子,吃饱喝足,才能有力气打清军!”
士兵接过热茶,一饮而尽,感激地说道:“多谢大娘!有你们支持,我们一定能守住遵化!”
午后时分,坚壁清野的部署全部完成。遵化、永平外围的小城已成空城,城外百里之内一片荒芜,看不到一丝人烟,只有被焚毁的粮草灰烬和被填埋的水井,无声地诉说着即将到来的大战。穆青岚与慕容雪的骑兵部队已在东西两侧的山地部署完毕,叶轻眉的粮草接力运输线也开始高效运转,遵化城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虎,静静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吴三桂再次登上城头,望着城外空荡荡的旷野,心中一片平静。他知道,多尔衮的大军很快就会抵达,一场恶战在所难免,但他有坚定的信念、精锐的军队、得力的辅佐,还有民心所向,这一切,都是他战胜强敌的底气。
沈落雁走到吴三桂身旁,递上一封情报:“陛下,苏姑娘传来消息,多尔衮的大军已抵达遵化城外五十里处,预计明日清晨便会兵临城下。”
吴三桂接过情报,看了一眼,缓缓说道:“来得正好!传朕命令,全军将士今夜好好休整,明日一早,随朕迎敌!”
“遵旨!”沈落雁躬身应下,眼中闪过一丝战意。
夕阳西下,暮色渐浓,遵化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城头上的火把摇曳,映照着士兵们警惕的身影。城外,多尔衮的大军正在安营扎寨,篝火熊熊,人影绰绰,杀气腾腾。一场决定幽燕归属的大战,已箭在弦上,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