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御和殿外。
舜仁宗李晟早早端坐于龙椅之上,双目如电,死死地盯着天幕。
自刘莽之名被曝光后,半月以来,由大理寺与隐鳞卫联合组成的追捕大网撒遍江南,却连对方的影子都没摸到,这让他心中早已憋了一团火。
如今,天幕竟要亲自揭开此獠的底细,他倒要看看,这究竟是个何方妖孽!
【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刘莽’这个名字,是他后来自己改的。他本名,叫做刘承志。】
随着Up主小南的介绍,天幕中的画面出现了一座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的江南园林。
一个锦衣玉食的少年郎,正在书房内奋笔疾书,他写下的不是诗词文章,而是两个龙飞凤舞的大字——“皇帝”。
【刘氏一脉,祖上也是有过大成就的,刘承志的高祖父,就是追随咱们舜太祖李弘基打天下的开国名将——刘铭宗!】
【可惜啊,随着‘承露令’的推行,到了他父亲这一代,爵位早已不存,刘家便弃武从商,凭借祖上的人脉,在苏州做起了官营织造的生意,富甲一方。】
【而这位刘承志,从小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
【当别人还在玩泥巴、斗蛐蛐的时候,他最大的理想,就是当皇帝,因为这事儿,没少被他那个只想赚钱的爹拿着戒尺追着打,骂他是痴人说梦。】
看到这里,不少人都露出了一丝惊异之色,一个商贾之子,竟妄图染指九五之尊,确实是有些异想天开。
【可惜,这种富足安逸的日子,在他十二岁那年,戛然而止。】
天幕中画面切换,原本富丽堂皇的刘府被无数官兵团团围住,查封的封条贴满了每一扇门窗。
刘承志的父亲因贪墨巨额官银、勾结朝臣、偷税漏税等数罪并罚,被判了个诛九族的大罪!
【一场滔天大祸,顷刻间让刘家从云端跌入地狱,混乱之中,只有刘承志和他年仅十二岁的妹妹,在家仆的拼死掩护下,侥幸逃出生天。】
天幕的画面定格在一对衣衫褴褛、满身污泥的兄妹身上。他们躲在破庙的草堆里,眼中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唉,只能怪他爹太贪了,俩兄妹倒是个可怜人。”有心软的百姓发出了叹息。
李景心中却毫无波澜,他很清楚,一个人的过去,从来不是他作恶的理由。
【然而,悲剧并未就此结束,逃亡途中,妹妹不幸染上了风寒,高烧不退。】
【为了给妹妹买药,刘承志趁着晚上潜入一座大户人家偷窃,却在逃跑时,将追赶过来的妹妹当成了人家的家仆......失手打死了】
此言一出,众人哗然!
【少年刘承志站在妹妹的尸体旁,看着她额头止不住的鲜血和睁大了的双眼,他的脸上却没有悲伤,没有愧疚,只有一种近乎扭曲的平静。】
【良久,他抬起头,望向京城的方向,眼神中燃起了滔天的恨意。】
【他没有为自己的失手而忏悔,在他那已经扭曲的心里,他将这一切的罪责,都归咎于那个让他家破人亡的朝廷。】
【在他的认知里,如果不是朝廷,父亲不会死,妹妹也不会死,这笔血债,必须由高高在上的皇族来偿还!】
【那一夜,少年刘承志死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为了复仇和野心而活的恶鬼,他为自己取名——刘莽。】
【他似乎要像一条蛰伏在阴影中的巨蟒,用最残忍的方式,绞杀掉整个大舜王朝!】
皇城内外,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刘莽那畸形的心理和可怕的野心所震撼。
“疯子,小小少年就有如此野望......此人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户部尚书喃喃自语,额头上渗出了冷汗。
李康轻轻咳嗽了两声,低声对李景说道:“景儿,记住,永远不要低估一个被仇恨填满内心的人,所能释放出的能量。”
“这种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一切手段,因为他早已一无所有。”
李景默然点头,心中不禁对“刘莽”这个名字多了几分警惕。
【空有野心是没用的,起兵造反,最需要的是什么?是钱!】
小南继续说道。
【于是,刘莽开始了他的原始资本积累,做的第一笔生意,就是当时掉脑袋的买卖——贩私盐!】
【心狠手辣的他,还胆大心细,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小盐贩,变成了掌控数省私盐通道的巨商。】
【有了钱,他开始洗白自己。】
【重金买通官员后,刘莽摇身一变成了江南最大的正经盐商,但他真正的手段,远不止于此,他以商人的身份为掩护,在朝中广植党羽,收买官员,暗中结成了一张巨大的利益网络。】
【为了敛财和打击异己,他无所不用其极。】
【隆德十年,江南大水,朝廷拨下百万石赈灾粮,刘莽通过他在户部的内应,竟将这批粮食半路截下,囤积居奇。】
【等到灾区饿殍遍野、易子而食之际,他再将这些粮食以十倍的高价卖出,赚得盆满钵满,此一役,江南饿死、病死的百姓,不下二十万!】
“畜生!!!”
李晟猛地一拍龙椅扶手,霍然起身,一双虎目中怒火喷薄,杀气几乎凝为实质。
六年前的灾情他是记得的,当时朝廷钱粮确是拨了不少,但是不见成效,本以为是天灾严重,没想到是人祸!
“户部内应?哼!朝廷是该清理清理了。”
满朝文武神色各异,但无不义愤填膺,破口大骂。
【当财富和人脉都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刘莽知道,仅仅在幕后操纵是不够的。】
【他需要一个合法的身份,一个能让他走到台前,亲自掌握权力的身份。】
【于是,在朔启元年,舜哀宗李康刚刚登基,大赦天下,开恩科,广纳贤才,刘莽通过他编织的关系网,以‘举孝廉’之名,正式踏入了仕途。】
Up主小南的声音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嘲讽。
【观众们,我给大家翻译翻译,什么叫‘举孝廉’?】
【就是推举‘孝子’和‘廉士’出来做官,可我寻思着,他刘莽,父母族人皆亡,他孝顺谁去?他靠贩私盐、卖灾粮发的家,他又廉在哪里?简直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李晟的脸色已经不是铁青,而是黑如锅底。这不仅仅是刘莽的无耻,更是对他舜朝选官制度的无情羞辱!
“都察院!”李晟的声音冰冷得像是能冻结空气,“朝廷每年开那么多俸禄,还是有喂不饱的狼崽子啊,统统给我查,先拿吏部和户部开刀!”
“遵旨!”陈御史领命而出,脚步匆匆,脸上满是煞气。
【就这样,靠着一个滑天下之大稽的名头,刘莽从杭州的盐商成了蜀地一个不起眼的七品文官。】
【但你以为他会就此安分守己吗?不!这只是他计划的第一步!】
【蜀地偏远,民风彪悍,常有夷族侵扰边境。这对于其他官员来说是苦差,对于刘莽,却是他梦寐以求的……刷战功的天堂!】
【很快,机会来了。】
【当时镇守蜀地的是韩魁老将军,此人忠勇有加,屡次击退夷族,深受军民爱戴。然而,他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为人过于耿直,不善权谋。】
【刘莽抓住了这一点。他暗中派人,携带重金,与夷族中的黑山部落首领达成了交易。他让黑山人故意散布谣言,就说韩将军与他们私下勾结,意图谋反!】
【同时,刘莽又在蜀地军中散播谣言,说韩将军久在边陲,早有不臣之心。】
【一时间,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而远在西京的朝廷,接到‘密报’,本就起了疑心,派出的监军,又早被刘莽用重金买通……】
【内外交困之下,韩将军百口莫辩,军中将士也因谣言而产生哗变,就在这最混乱的时刻,刘莽以‘平叛’为名,伙同他收买的刺客,趁乱刺杀了忠心耿耿的韩将军!
【随后,他又将韩将军手下所有亲信将士,以‘叛党’之名,尽数坑杀!】
【就这样,一场莫须有的‘叛乱’,被刘莽‘力挽狂澜’地平定了,他踩着同僚的尸骨,向朝廷上报了一份天大的功劳,官职连升三级!】
看到这里,李晟气得浑身发抖,指着天幕,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最后,他只能恨恨地骂了一句:“韩魁这个老蠢货,有勇无谋!被人卖了还在帮人数钱!”
......
远在万里之外的蜀地成都,将军府内。
一名身材魁梧、面容饱经风霜的老将军,正死死地盯着天空的光幕,他上身赤膊,双手各持一把铁锏,手背上青筋根根暴起。
正是镇蜀大将,韩将军!
当看到天幕中揭露的真相,看到那个叫刘莽的七品文官,是如何一步步设计陷害自己,甚至连自己未来被刺杀的细节都描绘得一清二楚时,韩将军的虎目瞬间赤红!
“砰!”
随着他右手猛地一挥,身旁的大理石墩轰然碎裂。
两行滚烫的热泪,顺着他的脸颊滑落。
“刘——莽——!我韩某与你,不共戴天!”
如果不是这天幕,他恐怕至死都是一个背负着叛国罪名的冤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