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棚旁的空地上,一座奇奇怪怪的炉子刚立起来——炉体是岩族用厚寒铁板焊的,圆鼓鼓像个大陶罐,内衬抹了三层耐火黏土,底下留着进风口,连着黑豹部落匠人改的鼓风箱,看着粗陋,却藏着清鸢琢磨了半个月的心思。
“这玩意儿真能炼出‘透光石’?”赤焰围着炉子转了三圈,伸手敲了敲寒铁板,发出“哐哐”的闷响,“我看就是个铁疙瘩,烧破天也出不来能透光的石头!”
清鸢正蹲在炉边调整鼓风箱的风口,鼻尖沾了点黑灰:“能不能成,烧了就知道。”她指着旁边堆着的石英砂和草木灰,“这石英砂是深海鲛人帮忙捞的,加草木灰能降低熔点,再用高温烧融了,冷却后就是透光的玻璃,比兽皮窗亮十倍,还能挡风雨。”
阿石攥着鼓风箱的木柄,憨厚地笑:“清鸢守护者说能成,肯定能成!我们岩族把寒铁板打得足足的,烧再久也不怕变形。”
点火的活儿交给了烈虎部落的猎手,熊熊炭火塞进炉膛,阿石和匠人一起使劲拽鼓风箱,风“呼呼”往里灌,火苗窜得老高,把炉体烤得通红。清鸢守在旁边,时不时往炉里添点石英砂和草木灰,眼睛盯着炉口的观察缝,不敢挪开。
第一次烧了大半天,炉凉后打开一看,里面是块黑乎乎的疙瘩,敲开了也不透光。赤焰忍不住笑:“我说啥来着,就是个铁疙瘩白费功夫!”
清鸢没气馁,捡起疙瘩摸了摸:“是温度不够,而且杂质没除干净。”她让匠人往炉里加了点碎萤石,又把鼓风箱改成了双柄的,能吹进更多风,“再烧一次,这次肯定行。”
第二次烧得更久,炉膛里的石英砂融成了透亮的液体,在火光下泛着琉璃似的光。清鸢屏住呼吸,等火候够了,让匠人慢慢打开炉底的出料口,透亮的液体顺着陶管流进模具里,冷却后变成了一块块长方形的平板,虽然边缘粗糙,却能清晰地透见对面的人影。
“成了!真成了!”阿石激动得直搓手,伸手想去摸,被清鸢拦住:“还烫着呢,等凉透了再打磨。”
匠人们用寒铁工具把玻璃边缘打磨光滑,又按砖木房窗户的尺寸裁好,镶嵌在缠丝藤编的窗框里,再用松脂固定住。当第一扇玻璃窗被安在学堂的石屋上时,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屋里瞬间亮堂起来,连墙角的阴影都淡了不少。
“我的娘嘞!这也太亮了!”小石头趴在玻璃上,看着外面的樱花树,能清清楚楚看到花瓣上的纹路,“比兽皮窗亮多了,还能看清外面!”
老阿爷拄着拐杖走进学堂,眯着眼打量着玻璃窗,笑着捋胡子:“以前屋里暗,做活都得凑着门口的光。现在有了这透光窗,就算阴雨天,也能安心磨兽骨、编藤篮了。”
毒蟒部落的妇人抱着孩子来看新鲜,孩子伸手想摸玻璃,被她拦住:“别碰,这玩意儿看着脆,碰碎了就没了。”清鸢笑着说:“放心,边缘都打磨过了,而且嵌在藤框里,不容易碎。以后雨天不用关窗挡雨,屋里还亮堂。”
接下来几日,玻璃炉连轴转,匠人们赶制了一批玻璃窗,先安在了学堂、敬老棚和议事棚。议事棚里安上玻璃后,不用再点灵烛,阳光照进来,兽皮图纸上的字迹都看得清清楚楚。赤焰坐在屋里,看着外面的灵田,忍不住说:“这透光石是好东西!我家也得安一扇,以后喝酒都能看清杯里有多少了!”
“想要啊?”清鸢笑着逗他,“那让烈虎部落的猎手多捡点石英砂来,我们多炼点玻璃,不光能做窗户,还能做装灵果的罐子、看东西的镜片。”
墨河也来了兴趣:“做个能放大的镜片,说不定能看清麦种的芽尖,选种更方便。”
清鸢点头:“以后慢慢琢磨,这玻璃炉只是开始,还能炼出更纯净的玻璃,做更多有用的东西。”
夕阳西下,学堂的玻璃窗映着晚霞,透出暖融融的光。小兽人们在屋里围着桌子写字,不用再凑着门口,个个学得格外认真。清鸢靠在银凛肩上,看着亮堂的学堂,看着匠人们忙着安装玻璃的身影,心里满是踏实。
“你总能给大家带来惊喜。”银凛握着她的手,指尖拂过她鼻尖的黑灰。
清鸢笑了:“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匠人们的手艺,是大家的信任。往后,咱们的部落屋会越来越亮,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
月光透过玻璃窗照进屋里,洒在地上,像铺了一层银霜。这简易的玻璃炉,炼出的不仅是透光的玻璃,更是联盟文明的新希望。一扇扇亮堂的玻璃窗,照亮了砖木房屋,也照亮了兽世的未来,让太平日子,在透亮的光影里,愈发安稳、愈发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