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假项目被清理,真招商引资启动!
天亮了。
但笼罩在清源县上空的,不是清晨的薄雾,而是一种混杂着荒诞、惊悚与狂热的诡异气氛。
城关镇那片被寄予厚望的“商业别墅区”,此刻成了全县最大的露天马戏团。一栋栋凭空“长”出来的别墅,以一种毫无美感的姿态拥挤在一起,有的歪斜着,有的甚至半截身子“嵌”在另一栋的墙体里,像是醉汉们搭的积木。它们的墙壁是灰败的,表面布满了水波般的纹路,仿佛还没有彻底凝固。
县电视台的直升机在低空盘旋,摄像机贪婪地捕捉着这超现实的画面。地面上,警戒线拉出了一大圈,外面围满了成百上千的民众。他们举着手机,对着那片“建筑奇观”指指点点,议论声汇成一片嗡嗡的海洋。
“这真是地里长出来的?不是特效吧?”
“我三舅家的二表侄就在施工队,他说昨晚下班时还是一片平地!一夜之间,就成这样了!”
“神仙显灵了!肯定是那些开发商圈地不开发,惹怒了土地爷!”
而在石盘村的“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情况则更加离奇。那座所谓的“高科技工厂”依旧在轰鸣,巨大的烟囱里冒出滚滚浓烟,但烟是纯白色的,闻不到任何味道,像一样在空中聚而不散。工厂的传送带上,正源源不断地吐出各种各样、无法名状的废品——扭曲的金属块,五颜六色的塑料疙瘩,还有一团团缠绕在一起的、类似玻璃纤维的丝状物。这些废品堆积在厂区里,已经形成了几座小山。
县里的干部们都来了,公安、消防、住建、环保……各部门的头头脑脑们站在警戒线内,个个面色凝重,眼神里充满了茫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超出职业经验的烂摊子。
住建局的代理局长是个刚从下面乡镇提拔上来的老实人,他拿着一张结构图,对着那片别墅看了半天,最后把图纸揉成一团,喃喃自道:“这玩意儿……它没有地基啊,它就是直接从土里冒出来的。这怎么拆?一碰会不会塌成一片沙子?”
环保局的人则对着工厂的废品山束手无策。他们取了样,却发现任何仪器都分析不出这些东西的成分。它们就像是这个世界的“非法移民”,没有身份,没有来历。
整个清源县的行政系统,在这一刻,因为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奇迹”,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与停滞。
……
县委书记办公室。
周浩然一夜没睡,眼眶下是浓重的阴影,但他的精神却异常亢奋。他的办公桌上,摆着十几份来自不同部门的紧急报告,每一份都用最急切的措辞描述着外面的荒诞景象。
他没有看那些报告。
他只是静静地坐着,手里端着一杯早已凉透的浓茶。他在等一个人。
当办公室的门被敲响,苏正走进来的时候,周浩然抬起了头。他的目光,第一次如此专注、如此复杂地审视着眼前这个年轻人。
不再是欣赏,不再是倚重,那目光里,多了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敬畏。
“坐。”周浩然的声音有些沙哑。
苏正没有多余的客套,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他神色平静,仿佛外面那场足以载入县志的巨大骚动,与他毫无关系。
“外面的事,你都看到了?”周浩然问道。
“在来的路上看到了。”苏正回答。
“王翰,昨晚向纪委自首了。”周浩然盯着苏正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把自己这些年虚假招商、权钱交易的罪行,全都交代了,一桩不漏。纪委的同志说,他精神状态很不稳定,抱着办案人员的腿,求他们快点把自己抓起来。”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
周浩然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一下,又一下,像是在敲打着某个关键的节点。
“还有那些开发商,东州的周家,今天一早也托人联系我了。”周浩然继续说道,“态度很诚恳,表示愿意承担所有损失,配合县里的一切调查和后续处理工作。他们只有一个要求。”
苏正抬眼,看向周浩然。
“他们想见你一面。”
苏正的眉梢微不可察地动了一下,没有说话。
周浩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自嘲,也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感慨。“看来,聪明人不止我们两个。他们也看明白了,解开这个结的人,不是我这个县委书记,而是你,苏常委。”
他终于不再试探,几乎是摊牌了。
“苏正同志,”周浩然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无比郑重,“现在,清源县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些‘长’出来的东西,是耻辱柱,也是警示碑。但它们现在,是实实在在的麻烦。拆,怎么拆?不拆,怎么向全县人民交代?”
他把这个问题,像一个沉甸甸的包裹,递到了苏正面前。
苏正终于开口,声音平稳而有力:“周书记,我的报告上写得很清楚,要让这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成为‘模范典范’。现在,它们‘落地’了,也‘开花’了,但结出来的,是恶果。既然是恶果,那就应该由种下它的人,亲手摘除,并且,连根拔起。”
“连根拔起?”周浩然咀嚼着这四个字。
“对。”苏正点头,“这些违规项目占用了我县宝贵的土地资源,造成了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清理这些‘建筑垃圾’和‘工业废品’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包括土地复垦、环境修复的费用,必须由相关的开发商和责任人全额承担。一分钱,都不能让县财政出。”
“至于怎么清理,”苏正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我想,那些专业的爆破公司和工程团队,应该会对这种‘无地基建筑’的拆除工作很感兴趣。这或许能为我国的建筑拆除领域,开创一个新的课题。”
周浩然看着苏正,看着他一本正经地提出这个近乎黑色幽默的解决方案,心中的最后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他明白了。
苏正撬动的这股力量,虽然神秘莫测,但它的运行,依旧遵循着某种“公事公办”的逻辑。它负责“显灵”,而后续的“清算”,则需要他们这些执掌公权力的人,用现实世界的规则去完成。
这是一种完美的闭环。
“好!就按你说的办!”周浩an猛地一拍桌子,整个人重新焕发了精神,“我马上成立一个由你牵头的‘违法占地项目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组’,纪委、公安、住建、国土、环保,所有部门,全部归你调遣!人不够,我给你加!权不够,我给你放!我只有一个要求,把这件事,办成铁案!办成一个能让清源县所有干部都记一辈子的铁案!”
这个任命,让苏正从一个“提出问题”的人,正式变成了“解决问题”的人。
而这,也正是苏正想要的。
当天下午,一支由苏正常委挂帅的,堪称豪华阵容的“清理整治工作组”正式成立。
第一份命令,就是一份详细的“清理费用预估算通知单”,直接发给了以周子昂为首的所有涉事开发商。上面的数字,是一个天文般的巨款,不仅包括了拆除和清运的费用,还包括了一笔高昂的“土地复垦与生态环境修复保证金”。
命令的口吻不容置疑:要么支付费用,由县政府代为清理;要么,自己想办法把这些“长”出来的东西弄走。
远在东州的周子昂,在收到这份电子通知单时,只是平静地看了一眼,便转发给了自己的财务总监,附上两个字:“付钱。”
他已经认栽了。面对那种无法理解的力量,任何讨价还价的行为,都显得愚蠢且危险。
与此同时,王翰的自首,像一颗投入水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那些曾经与他勾结,参与了虚假招商的各路人马,在看到城关镇和石盘村的“神迹”之后,心理防线彻底崩溃。
他们怕了。
他们怕自己的别墅明天就变成纸糊的,怕自己银行里的存款突然变成一堆废纸。那种未知的、无法抵抗的惩罚,比纪委的谈话室要恐怖一万倍。
于是,清源县纪委的大门,在这两天变得门庭若市。一个又一个曾经在招商引资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面如死灰地走进去,主动交代自己的问题,上缴自己的非法所得,态度之诚恳,内容之详尽,让办案人员都感到咋舌。
一场由“招商乱象”引发的自首潮,再次席卷了清源县。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雷霆万钧的行政手段下,清理工作迅速展开。那片荒诞的别墅区,在专业的爆破团队面前,脆弱得不堪一击。随着几声闷响,它们化作了一片真正的废墟,随后被工程车辆迅速清运。而那座吐垃圾的工厂,也在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后,被彻底拆除。
半个月后,那几片曾被谎言占据的土地,重新恢复了平整。阳光照在翻新的泥土上,一切仿佛都回到了原点。
但所有人都知道,有什么东西,已经永远地改变了。
这天晚上,清源县招商引资工作重启暨重点项目推介会在县政府礼堂隆重举行。周浩然亲自主持,苏正代表县委做了主题发言。
台下座无虚席,来的,都是省内外真正有实力、有信誉的企业家。
他们之所以会来,不仅仅是因为清源县推出的优惠政策。更是因为,他们都听说了清源县前段时间发生的那件“奇事”。
一个能用如此“神奇”的方式清理掉虚假项目、惩治腐败的政府,在他们看来,恰恰是全中国最值得信赖、营商环境最好的地方。
会议进行到一半,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了会场。
他穿着一身得体的西装,气质儒雅,正是国内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龙头企业——“恒科集团”的创始人,李恒。
李恒的到来,引起了全场的轰动。
周浩然又惊又喜,连忙起身相迎。
“李董,您怎么亲自来了?真是让我们清源县蓬荜生辉啊!”
李恒笑着与周浩然握了握手,目光却越过他,投向了不远处的苏正。
“周书记客气了。”李恒的声音沉稳而真诚,“我这次来,不为别的,就是想亲眼见一见,能让土地‘开花结果’的苏常委。我们恒科集团,准备在清源县投资一百个亿,建设我们全国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不为别的,就冲清源县这片‘说到做到’的热土!”
话音落下,全场掌声雷动。
周浩然激动得满脸通红,他紧紧握着李恒的手,又转头看向苏正,眼神里的欣赏和感慨,几乎要溢出来。
苏正站在那里,微笑着向李恒点了点头,神情依旧淡然。
只有他自己知道,当李恒说出“说到做到”这四个字时,他口袋里那支一直安安静静的钢笔,突然,重重地跳动了一下。
一股前所未有的、磅礴而温热的力量,从笔身涌出,瞬间流遍他的全身。
他感觉到,有什么东西,即将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