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脉人……”
这三个字如同带有魔力,在苏清漪的心湖中投下巨石,激荡起层层叠叠的涟漪。
她原本沉静如水的眼眸,此刻掀起了惊涛骇浪。
脑海中,那些自幼便由家族长辈口耳相传、却始终如同雾里看花般模糊不清的古老训诫,伴随着墨低沉而确凿的话语,骤然变得清晰、滚烫,拥有了全新的、沉甸甸的重量!
“……吾族后人,当以星辰为眸,以地脉为络,观天象之变,察灵机之流……”
“……守护传承,非为私利,乃承天地之重,维四方之衡……”
“……待‘钥匙’显现,‘门户’洞开之际,需以纯净之心,引‘信物’之力,归于其位,复其清明……”
一段段破碎的、用古老方言吟诵的歌谣般的训诫,如同被拭去尘埃的珍珠,串联成线,在她脑海中熠熠生辉!
那些她曾以为是家族某种古老祭祀仪轨或是抽象哲学教诲的内容,此刻与墨所描述的“羲和部观测者”、“维系天枢稳定”、“引导信物之力”的使命,严丝合缝地对应上了!
她记起祖母在弥留之际,枯瘦的手紧紧抓住她,浑浊的眼中爆发出最后的光彩,反复叮嘱:“清漪……记住……我们是‘守望者’……平衡……不能断……”
那时她年纪尚小,只觉悲伤不解,如今想来,那“守望者”,岂不正是“守脉人”的另一种称谓?!
她记起父亲书房深处,那本从不允许外人触碰、以特殊药水浸泡才能显现字迹的兽皮册子扉页上,用朱砂勾勒的、与墨周身气息隐隐相似的古老图腾!
那并非装饰,而是……族徽?!
一股源自血脉深处的、沉睡已久的力量仿佛被唤醒,在她体内温和而坚定地流淌起来。
她怀中的青铜匣不再仅仅是外物,而是如同她延伸出去的肢体,传来前所未有的、血脉相连般的亲密共鸣与孺慕之情。
那四象信物流转的平衡之力,在她感知中也变得更加清晰,仿佛她能“听”到它们之间能量流动的“韵律”!
她猛地抬起头,看向墨,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却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观测周天,记录地脉,引导信物,维系平衡……守护传承,非为私利,乃承天地之重……”
她一字一句,复述着家族最核心的、从不落于文字的口传秘训。
墨那一直模糊不清的面容,在听到她复述的训诫时,似乎微微凝实了一丝,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极其微弱的、近乎“欣慰”的光芒。
他缓缓颔首,声音依旧平淡,却仿佛带着千钧重量:
“羲和之血,守脉之魂。 你,就是这一代的‘守脉人’。”
确认了!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但当这句话从墨口中得到最终的、不容置疑的确认时,苏清漪依旧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般的震撼与……释然。
过往生命中所有的不解、家族那份异于常人的执着与隐秘、她自身对古籍秘闻异于常人的亲和与领悟力……在这一刻,都有了答案。
她的使命,并非偶然卷入,而是与生俱来的责任!
她的道路,从出生那一刻起,便已注定要与这天枢的存续紧密相连!
陆深、林星遥和孙砚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身份确认所震撼。他们看着苏清漪,这个一直以智慧和冷静支撑着团队的伙伴,身上仿佛瞬间笼罩了一层神圣而古老的光环。
“清漪姐……你……”林星遥张了张嘴,不知该说什么,只能紧紧握住她的手,传递着无声的支持。
孙砚挠了挠头,咧了咧嘴:“好家伙……原来咱们队伍里,一直藏着个‘神裔’啊!”他试图用玩笑冲淡这过于沉重的氛围,但眼神中也充满了郑重。
陆深的目光落在苏清漪身上,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他回想起这一路,苏清漪对古籍的解读,对能量的敏感,对仪式的研究……一切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他沉声道:“所以,最终激活天枢,对抗寻山会,关键在你。”
苏清漪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巨大的身份认知冲击中冷静下来。
她感受着体内流淌的、属于“守脉人”的微弱血脉之力,感受着与四象信物之间那奇妙的联系,重重地点了点头。
“是。”
她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清越,却多了一份不容置疑的决绝,“引导信物,校准天枢,阻止寻山会……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必须完成的使命。”
她看向墨,眼神清澈而坚定:“墨先生,作为这一代的守脉人,我需要知道更多。关于最终激活天枢的具体仪式,关于如何应对‘逆源同化’的威胁,关于……我该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守脉人’的力量。”
身份的确认,不仅没有让她退缩,反而激发了她内心深处最坚韧的力量。
她不再仅仅是团队的学者和向导,而是成为了这场关乎天地存续之战的核心!
墨静静地注视着她,模糊的面容下,似乎闪过一丝极其细微的、难以解读的情绪。
“仪式与知识,我会在你需要时告知。至于守脉人的力量……”他顿了顿,“它源于血脉,更源于‘理解’与‘共鸣’。当你真正理解四象真意,与天地法则达成更深层次的共鸣时,力量自会显现。”
他的目光扫过冰窟外的夜空,那里,星辰在昆仑清澈的天幕上格外璀璨。
“时间不多了。隗和他的寻山会,不会给我们太多准备的机会。”
苏清漪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感受着怀中信物的微光与血脉的悸动,将所有的震撼、迷茫与不安,都化作了眼底深处最坚定的光芒。
守脉人,已然觉醒。
最终的舞台,即将拉开序幕。
(第118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