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嘴角含笑迎上前来。郭嘉与程昱交换了个眼神,眉间的忧色转为惊诧。
司空...未中蔡瑁奸计?郭嘉声音微颤。
我家主公之谋略,较之先君亦不遑多让,岂会中此等粗浅圈套。于禁神色崇敬,随即将曹烁识破贾诩毒计、遣蔡中诈降诱敌、随后率军掩杀大败荆州军的经过娓娓道来。
司空已亲手诛杀贾诩,将蔡瑁处以车裂之刑,现正整军准备南下直取新野。二位速随我回营献策为好。
听闻此言,郭程二人如遭雷击,面容瞬息万变,眼中震撼之情久久难平。沉默良久,程昱才回过神,难以置信地望向郭嘉:贾诩素以诡谲着称,竟被司空勘破?
郭嘉长舒一口气,压下胸中激荡,慨然道:仲德,看来你我多虑了。少主不仅武艺超群,谋略韬晦更得先公真传。他目光悠远地补充道:我等所追随的,恐怕是当世难逢的明主啊!
当世难逢的明主...程昱喃喃重复,心神俱震,陷入沉思。
二人扬鞭催马赶往大营复命。郭嘉同时命令间军司将博望坡大捷的战报火速送往宛城呈报曹操。
宛城某宅院内,曹操正在庭中踱步。经过月余调养,箭伤已大为好转,虽尚不能策马疾驰,但日常行走已无碍。
“义父近来气色颇佳,不知何时出山,重新执掌曹家大业?”搀扶着曹操的养子曹真低声询问。
曹操缓步走着,略显疲惫地扶着腰坐下:“若你二哥能战胜蔡瑁,就让他多些历练;若是败了,为父自会出面主持局面。”
“二哥有吕布般的神勇,确实不同凡响。”曹真递上一盏热茶,迟疑道,“只是听闻父亲未曾传授二哥兵法韬略,孩儿担心他难以应对蔡瑁。”
“此亦是为父忧虑之处。”曹操手握茶盏,面露愧色,“早知此子乃可造之材,岂会不悉心教导?”
曹真宽慰道:“父亲不必自责,谁能料到二哥竟能深藏不露这么多年。”
正说话间,一名探子疾步入院,单膝跪地:“禀报司空,二公子在博望坡大败荆州军,斩杀贾诩,阵斩蔡瑁,郭祭酒的捷报在此!”
曹操手腕一颤,茶水洒落衣襟,惊喜之情溢于言表。他掷下茶盏,急不可待地展开战报细读。
“贾诩这般毒计,竟被吾儿一眼识破!”曹操声音发颤,“这番用兵之道,简直...简直...”
曹真同样震惊不已:“莫非二哥在韬光养晦之时,暗中研习过兵法?”
曹操深吸一口气——兵法之道,绝非死读典籍可得。古今能将兵书与实战融会贯通,初征即捷者,可谓天纵英才!
他的儿子竟真做到了。
难道此子生来便是将帅之才?
曹操抚须低语,眼中交织着惊喜与讶异。
身侧的曹真感叹:二哥谋略之高明,远超出儿臣预料。父亲尽可安心养伤了。
曹操神色渐缓,捻须含笑:
真儿说得在理。便让你二哥继续执掌兵权,多加历练罢。
......
襄阳州府内,寿宴正酣。
今日是刘表生辰,荆州文武皆来道贺。
刘表端着寿酒,却心神不宁。
二弟久历战阵,率领的又是荆州精锐,对付那曹家小儿易如反掌。
说不定此刻宛城已复,捷报正在路上。夫君且安心饮宴。
善解人意的蔡夫人含笑劝慰。
蒯越也信心满满道:若曹烁兵败,曹氏必然分崩离析。
届时主公正可挥师北上,共分中原。
刘表闻言展颜,正要举杯,亲兵忽报蔡和败归。
快传!
满身血污的蔡和踉跄入殿,扑倒在刘表面前:
我军在博望坡遭曹烁大败,三万人马全军覆没!
三哥战死沙场,大哥被俘后宁死不屈,竟遭车裂之刑!
琉璃盏坠地碎裂。
刘表如泥塑般僵坐,面如死灰。
满堂宾客——蔡氏、蒯越、刘琦、文聘等人——尽皆失色。
厅堂之中,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如遭雷击。
精锐之师,竟在数日间灰飞烟灭?连久经战阵的蔡瑁也命丧黄泉?
这匪夷所思的结局,令众人恍若梦中。
直到蔡氏一声撕心裂肺的响起,整个人伏倒在桌案之上。霎时间,厅堂鼎沸,议论纷起。
蔡将军戎马半生,怎会败给曹家那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纵使兵败,又怎会全军覆没,连性命都搭进去?
其中必有蹊跷!
刘表怒不可遏,一把提起蔡和厉声质问。蔡和胆战心惊,将蔡瑁如何采纳贾诩之计,又如何被曹烁洞察,最终兵败身亡的详情道来。
** 水落石出。
刘表踉跄后退,跌坐席上,骇然道:那曹家小儿,竟能识破贾文和的妙计?
满座哗然。
蒯越倒抽冷气,喃喃自语:莫非我们都看走了眼?那曹操的不肖子,竟是天纵英才?
荆州众臣议论纷纷,惊诧不已。
夫君!蔡夫人跪地哭诉,求您为妾身枉死的兄弟 ** 雪恨啊!
蔡和也跪地恳请出兵。
文聘率先冷静进言:主公,我军新败,短期内不宜再战。末将以为当速派援兵驻守新野,保襄阳安危,绝不可让曹军兵临汉水!
刘琦霍然起身,朗声道:儿臣愿领兵镇守新野,阻曹军南下!
原来蔡瑁兄弟手握兵权,暗中扶持刘琮,处处压制刘琦。如今蔡瑁战死,蔡家势力大减,刘琦抓住时机,欲借驻守新野之机夺取兵权。
刘表惊魂未定,未及细想便应允了刘琦所求。
蔡瑁死后,蔡家兄弟无力阻拦局势发展。
刘琦取得兵权后,连夜调遣上万军队强渡汉水。
黎明时分,樊城渡口。
刘琦立于桥头,督促部队渡河。
曹烁,真是多谢你替我铲除蔡氏兄弟。
若非如此,我岂能重获父亲信任,执掌军权。
望着麾下大军,刘琦露出满意神色。
正当此时,侍卫匆匆来报:
公子,有位自称诸葛亮的书生求见,说是路过此地。
水镜先生的高徒?
刘琦眼前一亮。
司马徽在荆州名望极高,其门下聚集众多才俊。刘琦曾多次前往拜访,结识不少青年才子,其中就有这位被誉为的 ** 。
司马先生曾说他这位爱徒有安邦定国之才,我此番镇守新野,正可请教......
念头一转,刘琦立即策马回营。
军帐内,只见一位手持羽扇的白衣文士静候多时。
亮见过公子。
诸葛亮执礼甚恭。
孔明先生不必多礼。
刘琦热情相迎,笑问道:先生不在隆中清修,怎会来此?
诸葛亮从容答道:亮本欲渡江前往襄阳拜访庞统,听闻公子率军经过,特来拜会。
刘琦邀其入座,命人奉茶。
前几日蔡将军刚率三万大军北上,如今公子又领兵渡江,可是宛城战事告急需增援?
羽扇轻摇间,孔明眼底浮现探究之色。
江风掠过营帐,刘琦的嗓音带着沉重:蔡瑁兵败博望坡,三万将士埋骨荒丘,其人亦被曹烁枭首示众。
新野防务空虚,吾需即刻进驻,以阻曹军南下锋芒。
刹那间鹅羽凝滞,卧龙先生眉梢微动:坊间只道曹家次子凭勇武奇袭宛城,竟能大破荆州水师?
羽影翩跹中映出深思神色。
此子非但武艺超群,运筹帷幄更胜其父。刘琦详述火攻之策反遭利用的始末。
孔明指节渐渐发白,玉冠下剑眉深锁:曹阿瞒恶贯满盈,天夺其魄。未料虎父无犬子......
刘琦突然长揖及地:昔年徐州之祸逼得先生南迁,今曹氏余孽再起刀兵。先生素以天下为念,恳请指点御敌良策!
帐中青衫徘徊,忽而驻足转身时,星眸已含千般韬略。公子勿忧,荆襄九郡,亮必不容铁蹄践踏。
诸葛亮献计,嘴角微扬,轻摇羽扇道:此策若成,非但可使公子稳守新野,更能令南犯曹军全军覆没,斩曹烁于马下!
刘琦闻言喜形于色,忙追问详情。诸葛亮将计策娓娓道来,听得刘琦连连击掌:妙计!卧龙先生果真名不虚传!忽又面露迟疑:只是...此计未免伤及城中无辜百姓。
在下不过献策,取舍之间,全凭公子决断。诸葛亮云淡风轻地摇着羽扇,以一座城池换一州安宁,还望公子三思。
刘琦沉吟良久,目光渐凝:以一城百姓换一州百姓...
此时博望城中,两万曹军磨刀霍霍。军师郭嘉劝谏道:司空,我军已重创刘表,不如见好就收。北方袁绍虎视眈眈,恐生变故。众将纷纷附和。
尔等以为本司空志在新野?曹烁骤然起身,指向地图:此地乃训练水军要冲!待我平定北方,若无水军如何南征?届时百万雄师在江汉之间寸步难行,何以一统山河?一席话说得满堂寂然。
众人这才恍然,原来他们年轻的少主执意夺取新野是另有深意。
我等还在盘算如何与袁绍争夺北方时,他已在为平定南方、一统天下布局。
如此眼界谋略,莫说我等,便是曹公怕也要自愧不如啊!
郭嘉暗自感叹,目光中又添几分钦佩。
麾下众将无不为曹烁的远见卓识所折服,南下新野之议再无人反对。
正当曹烁准备下令进军时,探马急报而至。
禀报司空,荆州刘表已遣其子刘琦与大将文聘率精兵万人进驻新野!
话音未落,系统提示在曹烁脑海中响起。
叮!请宿主对刘琦使用【严刑峻法】技能获取暴君积分。
曹烁当即拍案怒喝:传令三军,即刻南下夺取新野!
诸将肃然领命,两万大军浩荡南下。
三日后,前锋抵达新野城北十里处,探马回报惊人消息:刘琦所部已于昨日撤离,新野已成空城!
曹烁眉头微蹙。刘琦此举着实蹊跷,竟敢弃守襄阳门户要地?
司空,此事恐有蹊跷。郭嘉进言道。
曹烁挥鞭指向南方:先进城再议。
刘琦的行踪尽管有些古怪,但新野近在咫尺,岂有不占之理?
传令下去,全军进城。
各营务必严明军纪,胆敢骚扰百姓者,立斩不饶!
曹烁声音冷峻。
遵命!
众将齐声应诺,各自率部入城。
转眼间,新野四门已插遍曹军旗帜。
这座扼守襄阳的要塞,就此易主。
夜色渐深,县衙大堂内灯火通明。
众将摆开酒宴,推杯换盏,庆贺兵不血刃拿下新野。
司空挥师南下不足一月,便斩杀张绣、蔡瑁,兵锋直抵汉水,如此功业必将威震四海!
待消息传开,袁绍、刘备等宵小之辈,必不敢再有异动!
末将曹仁,敬司空一杯!
曹仁满面红光地举杯称赞自家侄儿。
诸将纷纷举杯相和。
曹烁却摩挲着酒樽怔怔出神,对满座敬酒浑然不觉。
曹仁举着酒杯僵在原地,转头望向同僚。
众将面面相觑,望着主帅魂不守舍的模样,皆露出困惑之色。
咔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