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的清晨,天光还未大亮,书香雅苑方家的厨房里,却早已亮起了温暖的灯光,飘散着早餐的香气。
今天,就是方一凡他们,去福建的日子了。
此时,方圆麻利地,将热腾腾的包子、煮鸡蛋和小米粥端上桌。
童文洁则挺着七个月大的肚子,动作稍显笨拙地,忙着检查两个儿子(在她心里,磊儿也是儿子)的证件和背包。
“身份证、机票、手机、充电宝……都带齐了吗?”童文洁一边翻看着方一凡的背包侧袋,一边不放心地问。
“妈,都检查三遍了,齐了齐了!”方一凡穿着轻便的运动服,嘴里叼着半个包子,含糊不清地回答,顺手接过方圆递过来的剥好壳的鸡蛋,“妈,您快坐下歇会儿,别忙了,东西少不了。”
林磊儿坐在餐桌旁,小口喝着粥,显得比平时更加安静。
他面前放着一个深色的、看起来有些旧的帆布背包,里面最重要的,就是那份用透明文件袋小心装好的清华录取通知书复印件。
他今天穿得很素净,一件干净的浅蓝色衬衫,神情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郑重和淡淡的、近乡情怯的忧伤。
“磊儿,多吃点,路上时间长。”此时,终于不再收拾的童文洁走了过来,给林磊儿又夹了个包子,眼神里满是温柔和疼惜,“到了那边,有什么事都听你表哥的,照顾好自己,也……照顾好一笛。” 她特意加上了后半句,带着长辈的关切。
“嗯,小姨,我知道。”林磊儿乖巧地点头,声音很轻。
“妈,您就放心吧!有我在呢!”方一凡拍着胸脯保证,又转向童文洁,“您在家好好休息,别累着,等我弟我妹出来,我还得带他们玩儿呢!”
“臭贫!”童文洁笑着嗔怪了一句,看着眼前两个即将远行的孩子,尤其看着林磊儿沉静的侧脸,心里还是有些放不下,“到了记得报平安,上坟的时候……替我和你姨父,给你妈妈多磕个头,告诉她,我们都很好,让她放心。”
想起自己不幸去世的姐姐,她的声音有些哽咽。
“嗯!”林磊儿用力点头,眼圈微微泛红。
匆匆吃完早餐,时间指向七点,该出发了。
“行了,走吧,别误了飞机。”方圆拿起车钥匙,提起方一凡和林磊儿不算太重的背包(主要是换洗衣物和一些必需品)。
童文洁坚持送到门口,挺着肚子,扶着门框,看着他们走进电梯,反复叮嘱:“路上小心!到了打电话!凡凡,照顾好磊儿和一笛!”
“知道了妈!您快进去吧!”方一凡在电梯里挥手。
电梯门缓缓关上,隔绝了童文洁关切的目光。
来到楼下,方圆的车已经发动,静静地等在单元门口。
就在他们走向车子时。
“磊儿!一凡!方圆!”王晴高八度的声音瞬间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她拉着一个明显比林磊儿背包大一号、但也还算合理的行李箱,快步走了出来。
跟在她身后的王一笛,穿着清爽的t恤牛仔裤,背着一个小背包,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笑容,挥手打招呼:“早啊!”
“一笛妈妈,一笛,早!”方圆笑着回应,赶紧打开后备箱,“快,行李放后面。”
“哎呀,麻烦你了,方圆!”王晴一边麻利地把行李箱塞进去,一边又开始她标志性的“唠叨”,“笛笛,东西都带齐了吧?晕车药放随身包里没?湿巾呢?还有那个……”
“妈——!都带了!您昨晚都检查八百遍了!”王一笛无奈地打断妈妈,对着方一凡和林磊儿做了个鬼脸,然后目光落在林磊儿身上,眼神温柔,带着无声的关切,“磊儿,早。”
“笛笛,早。”林磊儿看到她,紧绷的神情似乎放松了一些,也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
王晴的目光也落在林磊儿身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近乎慈母般的柔和。
她走上前,轻轻拍了拍林磊儿的胳膊,声音比平时放低了许多,充满了真诚的关怀:“磊儿啊,路上别多想。到了那边,给你妈妈好好说说你的成绩,说说……你和笛笛。你妈妈在天上看着,肯定特别欣慰,特别高兴。”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有什么事,跟你表哥说,跟笛笛说,别闷在心里,啊?”
这突如其来的、直抵心坎的温柔叮嘱,让林磊儿有些措手不及,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有些腼腆地点点头:“嗯,谢谢王阿姨。”
“谢什么!都是一家人!”王晴爽朗地笑了,又看向方一凡,“凡凡啊,辛苦你照顾他们俩了!”
“王阿姨您客气了,应该的!”方一凡笑着应道。
“行了,都上车吧!”方圆招呼着。
方一凡拉开副驾驶的门,很自然地坐了进去。
林磊儿和王一笛则坐进了后排。
王一笛很自然地坐在了林磊儿旁边。
王晴站在车窗外,看着女儿坐好,又忍不住扒着车窗叮嘱:“笛笛,到了就打电话!听磊儿和凡凡的话!别乱跑!还有……”
“妈!知道啦!您快回去吧!我们走了!”王一笛赶紧隔着车窗挥手,生怕妈妈再说下去。
“好好好!一路平安!”王晴这才退后两步,用力挥手。
车子平稳地驶出书香雅苑,汇入了清晨逐渐苏醒的城市车流。
车窗外,路灯的光晕在后退,天色由深蓝慢慢转为鱼肚白。
车内,温暖而安静。方圆专注地开着车。
方一凡调整了一下座椅,闭上眼睛小憩。
后排,王一笛从背包里拿出一个保温杯,小声问林磊儿:“磊儿,喝水吗?温水。”
林磊儿摇摇头,目光看着窗外飞逝的街景,手指下意识地摩挲着放在腿上的帆布背包,那里面装着给妈妈的“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