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前往天工坊交流会,林风并未立即动身。他深知“林凡”这个身份,尤其是与星枢阁银星令主以及可能被关联到的“星碑得主”身份,过于惹眼。在天星宗和暗处势力都可能有所动作的当下,一个低调且不易追查的临时身份至关重要。
炼器,尤其是炼制一些具有特殊功效的小物件,对他而言并非难事。得益于《星辰炼神诀》对力量的精妙掌控,以及观星台传承中“智慧”意境带来的推演能力,再加上《通天经》那玄奥意境让他对材料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在炼器一道上,虽非大师,却也远超寻常同阶修士。
他所需炼制的,并非攻伐利器,而是一件用于伪装的法器——千机面。
此物并非创造一张全新的人皮面具,那样容易被高阶修士的神识看穿。真正的千机面,更像是一种影响感知的场域发生器。它由数百种性质各异、但灵气波动极其微弱的辅材,以及一种名为“幻形砂”的主材构成。
炼制过程在于将这些材料以特殊比例和顺序融合,并在其中刻印下微缩的幻形阵法。激活后,千机面会散发出一股无形无质、却能微妙扭曲光线和干扰神识扫描的力场,覆盖佩戴者面部及周身气息,使其在他人眼中呈现出另一种模糊的容貌和气质,甚至能小幅模拟不同的修为波动。
林风在石屋一角清理出一片区域,取出一尊品阶不高的便携式炼器炉。他并未动用星辰之火,而是催动元婴真元,化作纯净的婴火,小心地控制着温度。
首先处理的是幻形砂。这种材料对温度极其敏感,过高则失去活性,过低则难以塑形。林风全神贯注,神识细致入微地感知着砂粒的每一分变化,婴火如丝如缕,缓缓煅烧,祛除杂质,激发其内在的幻形特性。在这个过程中,他下意识地运用起《通天经》那丝感悟,不再强行“锻造”材料,而是去“引导”其内部结构自然朝着所需的方向变化,使得处理后的幻形砂品质比预想中还要好上三分。
随后,各种辅材依次投入,与幻形砂溶液融合。这一步关键在于平衡数百种材料之间的灵气冲突,使之达到一种动态的和谐。林风神识分化,如同拥有数百只手,同时调控着不同材料的融合节点。观星台传承的“智慧”意境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他能清晰地推演出最佳的融合顺序和能量配比。
最后,便是最精妙的刻阵环节。他以指为笔,凝聚高度浓缩的元婴真元,在即将成型的液态法器内部,勾勒出繁复而微小的幻形阵纹。阵纹不仅要稳固,更要与材料本身特性完美结合,才能达到最佳伪装效果且能耗最低。
整整一日一夜,林风都沉浸在这场精细的炼制中。当炉火渐渐熄灭,一枚薄如蝉翼、触手微凉、呈现混沌灰色的非金非玉面具出现在炉底。面具表面光滑,看不出任何纹路,但拿在手中,却能感受到内部蕴含的奇异波动。
林风将其戴在脸上,心念一动,面具仿佛融化般贴合皮肤,随即一股无形的力场覆盖全身。他走到一块光滑如镜的金属矿石前,镜中映出的,已是一个面色蜡黄、眼神略显浑浊、修为波动在金丹中期左右的陌生中年修士形象,连他自己都几乎认不出来。
“效果不错。”林风满意地点点头。这千机面足以瞒过元婴中期以下修士的常规探查,只要不遇到精通瞳术或神识特别强大的存在,便足够安全。即便被看穿,面具本身也会瞬间自毁,不留痕迹。
炼制千机面,不仅解决了身份问题,也让林风对《通天经》的感悟和自身力量的掌控更进了一步,算是一举两得。
他脱下千机面,小心收好。又花费半日时间,制作了几枚一次性的“小挪移符”和“敛息符”,以备不时之需。
一切准备就绪,林风换上一身普通的灰色法袍,将自身元婴初期的修为压制并伪装成金丹后期。再次戴上千机面,镜中之人已与之前的“林凡”判若两人。
“便叫你……墨辰吧。”林风随意取了个化名。
是日傍晚,一道不起眼的灰色遁光悄然离开孤峰,向着天星城内城着名的炼器坊市区域——“天工坊”所在的方向而去。
天工坊交流会,即将开始。而这名为“墨辰”的陌生金丹散修,也将踏入这潭深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