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的“艺术最终解释权”
就在扶苏公子的“元宇宙敬老院”因让退休老主宰们重温“被支配的青春”而收获宇宙级好评的同时,他的弟弟,那位永远在艺术道路上勇闯禁区、誓将抽象进行到底的胡亥殿下,再次以其惊世骇俗的“杰作”,成功吸引了全宇宙的嘲讽与……困惑。
这一次,他推出了一幅名为 《#¥% &*》 的画作。标题本身就像是被猫踩过的键盘,充满了后现代式的无意义冲击。而画作本身,更是让所有试图解读它的艺术评论家、AI分析程序乃至跨文明神秘学者集体陷入了存在主义危机。
那是一片混沌。一片仿佛将所有已知颜料(以及一些疑似从厨房和机械维修间搜刮来的不明物质)粗暴地泼洒、涂抹、甩动后形成的,交织着诡异色彩、难以名状纹理和突兀物理凸起的集合体。有人说在那些狂乱的笔触中看到了星云爆炸的余烬,有人声称感知到了规则崩坏时的数据乱流,更有甚者信誓旦旦地表示,从中解读出了胡亥殿下上次“规则碰碰车”展览留下的心理创伤。
然而,当一位胆大的(或者说,职业素养过硬的)艺术记者,在虚拟画廊的开幕式上,小心翼翼地绕过那些意义不明的颜料疙瘩,向作者本人发出了那个所有观众心底的呐喊:“殿下,恕我愚钝,这……到底画了什么?”时,胡亥殿下只是慵懒地抬了抬眼皮,用一种混合着怜悯与优越感的语气,掷地有声地回应:
“凡夫俗子,肉眼凡胎。尔等看不懂,实乃自身格局所限,未能具备如朕父皇般俯瞰星河、洞悉本质的伟岸视角。此作,非为取悦庸俗审美而生,乃为映照认知边界而存。”
此言一出,可谓四两拨千斤。一句“缺乏父皇般的格局”,瞬间将所有的艺术质疑,巧妙地转化为了对质疑者自身境界的批判。他将艺术的最终解释权,牢牢地绑定在了帝国最高权威的认知维度上,创造了一个无人能够证伪(也无人敢去证伪)的逻辑闭环。画廊内外,一时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竟不知该如何反驳——毕竟,谁敢轻易承认自己“缺乏陛下般的格局”呢?就连那位以毒舌着称的星际艺术评论家,也只能把冲到嘴边的刻薄话硬生生咽了回去,憋得脸色发青。
就在这艺术权威凭借政治权威即将强行建立起来的关键时刻,一道所有仙秦子民都无比熟悉、带着无上威严的玄色虚拟身影,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画廊的入口处。正是嬴政陛下,或许是在批阅奏章的间隙例行巡视灵网,或许是被此地的“热闹”所吸引,信步走了进来。
整个虚拟空间的气压瞬间降低。所有观众,包括那位刚刚还气定神闲的胡亥殿下,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躬身行礼。
陛下的目光并未在众人身上停留,而是直接落在了那幅引发巨大争议的《#¥%&*》之上。他凝视了那一片混沌数秒,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随即,用一种平淡如水、却足以决定一件艺术品(以及一位皇子)命运的语气,给出了他的终极点评:
“此物,”陛下的手指虚点了一下画布中央一团尤其浓重且油腻的橙红色污渍,“乃朕昨夜批阅星际能源奏章时,不慎打翻的辣条油。旁边这些黑点,是溅落的香料碎屑。”
“……”
死寂。
比之前更彻底、更绝望的死寂。
如果说胡亥的“格局论”是将艺术拔高到了无人能及的云端,那么嬴政陛下的“辣条油论断”,则是用最朴实无华、最接地气的现实解构,将这幅作品(连同其作者)瞬间从云端拍回了地面,不,是拍进了咸阳宫御书房的垃圾桶里。
那团被胡亥阐释为“规则内核迸裂之光”的橙红污渍,原来只是辣条油。
那些被评论家分析为“熵增悲剧之象征”的黑点,原来只是香料碎屑。
真相,往往就是如此的不浪漫,且残酷。
胡亥殿下的脸,在那一瞬间,经历了从错愕到难以置信,再到羞愤欲绝的精彩变奏,最后定格为一种近乎虚脱的苍白。他张了张嘴,似乎还想为自己、为“艺术”辩解些什么,但在父皇那平静却洞悉一切的目光下,所有精心构筑的言辞都化为乌有。
而周围的观众们,则努力绷紧面部肌肉,强忍着那几乎要冲破胸腔的笑意。原来,看不懂的不是我们,是殿下他自己!所谓的“父皇般的格局”,就是能一眼看穿那不过是打翻的辣条油!
从此,胡亥的“艺术最终解释权”成了一个流传宇宙的笑谈。每当他又推出什么令人费解的新作时,人们不再争论其深意,而是会心一笑,调侃道:“不知此次,陛下又打翻了何物?” 而《#¥%&*》这幅画,也被戏称为《辣条油启示录》,成为了仙秦艺术史上一次关于“权威解读”与“现实真相”之间巨大落差的永恒注脚。只有李斯在听闻此事后,默默在《消费品管理律》的修订草案中,增加了一条关于“御前用餐需特别注意,防止油渍污染重要文书及……呃,衍生出不必要的艺术争议”的补充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