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虚真人“闭关”的消息,并非如寻常江湖传闻般悄然扩散,而是由龙虎山一位身着紫金道袍、手持拂尘的高功法师,在数十名黄冠道士的簇拥下,以一种近乎“宣旨”的排场,驾临武当山紫霄宫前宣布的。
那法师声若洪钟,蕴含内力,字字清晰地传遍山峦:“清虚道友,夜观星象,感天地之机,顿悟大道玄奥,已于昨日亥时三刻,闭生死玄关,参悟无上妙法。闭关期间,谢绝一切访客,武当一应事务,暂由龙虎山护法真人玄诚子协同武当长老共理,以期道统绵延,共襄盛举!”
这番话,冠冕堂皇,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武当山门前,几位留守的长老面色灰败,或低头不语,或强颜欢笑,眼神中压抑着悲愤与无奈。一些年轻气盛的门人弟子面露不忿,却被身旁师长严厉的目光制止。山风掠过,吹动道士们的衣袂,却吹不散那股弥漫在空气中的、令人窒息的压抑感。消息如长了翅膀般飞向江湖,引得各方势力震动,猜测纷纭,但绝大多数人在龙虎山积威和宰相南巡的阴影下,选择了沉默观望。
与此同时,镇海龙舟正驶入苏州地界。这座以园林锦绣、市井繁华闻名的古城,此刻却笼罩在一片异样的紧张氛围中。码头沿岸,早已被精锐的官兵肃清戒严,苏州大小官员、世家代表、商界巨贾,皆按品阶跪伏在码头,迎接圣驾与相爷。旌旗招展,仪仗煊赫,但这份刻意营造的隆重之下,是无数颗忐忑不安的心。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庞大威严的镇海龙舟,并未在预定的阊门码头停靠,甚至没有减速。它如同一个沉默的巨兽,无视了岸上黑压压的迎接人群和震天的欢呼,径直沿着运河主道,向西驶去,最终消失在通往太湖的支流方向。
岸上众人面面相觑,错愕、失望、以及更深的不安迅速蔓延开来。宰相此举,是何用意?是苏州有谁得罪了相爷?还是……有更大的图谋?
龙舟最终停泊在苏州城西、太湖畔一处极为幽静的皇家园林——“沁园”。此园平日并不对外开放,专供皇室成员南巡时休憩,此刻自然成了宰相的行辕。与城内的喧嚣相比,沁园显得格外静谧,甚至有些冷清。园内亭台楼阁依水而建,古木参天,曲径通幽,太湖的烟波浩渺尽收眼底,但这份宁静中,却透着一股山雨欲来的压抑。
叶枫作为影卫副统领,负责安排沁园的初期警戒。他敏锐地察觉到,此次入驻沁园的随行人员被大幅精简,除了必要的护卫和少数核心幕僚,许多仪仗和冗员都被留在了龙舟上或安置在城外。宰相李辅国入驻了园内最雅致也最隐蔽的“听雨轩”,那里三面环水,只有一条九曲回廊相通,易守难攻,也更利于保密。
“相爷此次……似乎不欲张扬?”叶枫在布置岗哨时,偶遇杨碱,低声试探了一句。
杨碱依旧是那副高深莫测的样子,瞥了一眼听雨轩的方向,淡淡道:“树大招风。有时候,静水之下,方能摸到大鱼。石统领,做好分内事,莫要多问。”
叶枫心中凛然,知道必有大事发生。他按捺住心绪,将警戒布置得滴水不漏,尤其是听雨轩周围,更是安排了最得力的手下,明哨暗卡交织,他自己则坐镇在距离听雨轩不远的一处水榭,既能总览全局,又能隐约感知到轩内的动静。
入夜,太湖上升起浓重的雾气,如纱如幔,将整个沁园笼罩其中。月色被雾气滤过,变得朦胧而诡异,远处的水波和近处的树影都模糊不清,唯有各处的灯笼在雾中散发出晕黄的光圈,如同鬼火。
子时刚过,叶枫正在水榭中盘膝运功,忽然,他浑身汗毛倒竖!《静心守意诀》自发急速运转,一股强烈至极的危机感攫住了他!
并非杀气,而是一种被更高层次存在窥视的感觉!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冰冷的眼睛,穿透了浓雾,穿透了水榭的墙壁,正毫无感情地扫视着园内的一切,包括他自己!
他猛地睁眼,收敛全身气息,如同顽石。几乎在同一时间,他感知到一道微弱却凝练至极、宛如实质的神念,如同水银泻地般,悄无声息地漫过听雨轩,扫过他所在的水榭,并向整个沁园扩散!
这神念……与影的冰冷死寂不同,它带着一种古老、苍茫、仿佛能洞悉因果、窥探天机的意味!是那个方向……听雨轩!宰相在见客!来者是谁?竟有如此恐怖的修为?
叶枫的心脏狂跳,竭力压制。他感觉到那神念在自己身上略有停顿,似乎察觉到了他功法的异常凝练,但并未深入探查,很快移开。显然,来者的主要目标并非他这种“小角色”。
就在这时,听雨轩内,隐约的对话声透过浓雾和夜色,断断续续地传来。叶枫运足耳力,勉强捕捉到几个关键词。
先是宰相李辅国的声音,语气竟是前所未有的凝重,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龙虎山已接手武当,大局已定。然,江南气运,似有扰动……先生可知,那‘黄家’……为何偏偏在此时,有弟子入世?”
一个苍老、枯涩,仿佛千年古木摩擦的声音响起,平淡无波,却字字蕴含莫名力量:“天机混沌,星轨偏移。黄石公一脉,避世千年,掌河洛之图,观星象之变。此次入世,非为功名,乃为……定数。”
“定数?”李辅国的声音带着一丝冷嘲,“何为定数?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便是定数!黄家若能识时务,助本相安定天下,自有享不尽的荣华。若妄想螳臂当车……” 话语中的威胁之意,毫不掩饰。
那苍老声音依旧平淡:“宰相可知,刚极易折,强极则辱。黄家所求,非一人之兴衰,乃天地平衡之道。阁下所为,已扰动乾坤,恐非苍生之福。”
“平衡?哼!”李辅国冷哼一声,霸气尽显,“这天下,弱肉强食,何来平衡?唯有绝对的力量,方能制定永恒的秩序!先生今日前来,若是为说教,那便请回吧!”
短暂的沉默后,苍老声音再次响起,却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叹息:“看来阁下心意已决。既如此,老朽告辞。只是提醒阁下一句,太湖烟波深千尺,不及天机一线牵。好自为之。”
话音落下,叶枫立刻感觉到那股笼罩全园的恐怖神念如潮水般退去。
紧接着,听雨轩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身影出现在门口。借着廊下昏暗的灯笼光,叶枫看到那是一个穿着洗得发白的粗布麻衣、手持一根光滑青竹杖的老者。他须发皆白,面容枯槁,脸上布满深深的皱纹,仿佛承载了无数岁月。但最令人心悸的是他那双眼睛,清澈得如同初生的婴儿,却又深邃如万古星空,仿佛能看透世间一切虚妄。
他看似步履蹒跚,一步一顿,但每一步踏出,身形便诡异地向前飘移数丈,仿佛缩地成寸,周围的雾气都随着他的步伐缓缓流转,仿佛在向他朝拜!几个呼吸间,他的身影便已到了园门处,再一眨眼,彻底融入了太湖的浓雾之中,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黄家隐士!
叶枫心中巨震!此人绝对是黄家的重要人物!而从刚才那短暂的对话中,可以清晰地听出,黄家与宰相并非一路人,甚至可能是对立面! 他们追求的“天地平衡之道”,与宰相的“绝对秩序”理念截然相反!
就在这时,叶枫感到另一股熟悉的、冰冷死寂的压迫感从听雨轩内弥漫而出——是影!他显然一直就在轩内,或许就在宰相身后阴影之中!连影都对那位黄家老者保持了沉默和警惕?!
“石统领。”杨碱的声音突然在叶枫身后响起,吓了他一跳。杨碱何时来的,他竟毫无察觉!
“杨先生。”叶枫稳住心神,转身行礼。
杨碱望着黄家老者消失的方向,目光深邃,低声道:“看到了?这天下,水深得很。并非只有叶家……在看着那位。”他指了指听雨轩的方向,“黄石公一脉,窥探天机,守护‘平衡’。他们是宰相‘秩序’之路上的……最大变数之一。”
叶枫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如此!宰相并非没有制衡!这看似铁板一块的天下,水下还潜藏着黄家这样的隐世势力!他们或许不会直接参与争斗,但其对“天道平衡”的维护,注定他们会站在试图打破一切、建立绝对独裁的宰相的对立面!
“相爷有令,”杨碱收回目光,看向叶枫,“明日,你随我去一趟苏州城内的‘聚贤楼’。”
聚贤楼?三教九流汇聚之地?在这种敏感时刻,宰相派心腹杨碱和自己这个“影卫副统领”去那里,绝不仅仅是喝酒听曲那么简单!是试探?是布局?还是……与黄家弟子入世有关?
叶枫压下心中的波澜汹涌,沉声应道:“属下遵命。”
浓雾依旧笼罩着沁园,太湖的夜静得可怕。但叶枫知道,这寂静之下,是比之前任何时刻都更加凶险的暗流。黄家隐士的现身,如同在一盘死棋中,投下了一颗意想不到的棋子。宰相的绝对优势,出现了裂痕。而明日聚贤楼之行,或许就是风暴的又一个开端。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必须尽快将黄家出世以及宰相下一步可能针对江南世家的消息传出去!然而,在影和黄家那位神秘老者都可能暗中监视的情况下,如何传递消息,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