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五十分,临川镇政府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镇党委班子成员、各科室负责人、各村党支部书记悉数到场,却罕见地没有人交头接耳。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沉默,只有空调运转的嗡鸣声在室内回荡。
凌云稳步走进会议室,在主位坐下。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在几个空着的位置上稍作停留——那是马东镇长以及两名被带走调查的副镇长的座位。
人都到齐了。党委副书记周明低声说道,将一份会议材料轻轻放在凌云面前。
凌云微微颔首,翻开文件夹,开门见山地说:同志们,今天的党委扩大会议,主要议题是通报张克俭、马东案件情况,研究部署以案促改工作。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财政所所长李茂才不自觉地调整了下坐姿,经济发展办王主任则低头摆弄着手中的钢笔。
在正式讨论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凌云的声音沉稳有力,为什么张克俭、马东等人的违纪违法行为能够长期存在而未被及时发现?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与会者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与会人员面面相觑,却无人敢率先发言。
凌云环视一周,将目光投向周明:周书记,你是分管党务的副书记,你先说说看法。
周明直了直身子,神色凝重:凌书记,各位同志,我认为这反映出我们在落实民主集中制上存在严重偏差。马东经常以各种理由规避集体决策,重大事项往往在小范围内就定了调子。
说得很好。凌云点头,随即看向分管经济的副镇长林倩,林镇长,你的看法呢?
林倩整理了一下面前的笔记本,语气严肃:从经济工作角度看,马东在项目安排、资金使用上独断专行,很多本该上会研究的重大经济事项,都被他以特事特办的名义直接审批。我作为分管副镇长,有时也是事后才得知情况。
这时,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刘明忍不住插话:凌书记,我补充一点。在马东主持工作期间,工业园区的好几个重大项目,都是他直接指定施工方,我们这些分管领导反而被排除在决策过程之外。
纪委书记王海神色严峻地补充: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马东通过请客送礼、封官许愿等方式,在九人常委会中拉拢了五人,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这正是他能够长期规避监督的重要原因。
几位领导的发言都指向同一个问题——权力失去监督。凌云适时接过话头,目光扫向其他与会人员,现在请其他同志也谈谈看法。
会场的氛围明显活跃起来。党政办主任刘建明接着说:从办公室工作角度看,马东经常以书记碰头会的名义召集小范围会议,形成的纪要却要求按常委会纪要下发,这严重违反了议事规则。
凌云见时机成熟,便将话题引向具体案例:就拿去年的园区配套项目来说,请相关负责同志说明一下情况。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经济发展办王主任。王主任支支吾吾地说:这个项目......确实是马镇长直接抓的,很多环节我们都不知道具体情况......
不知道具体情况?凌云从文件中抽出一份合同复印件,这份补充合同是你签的字,将工程款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作为具体负责人,你作何解释?
王主任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结结巴巴地说:这是......这是马镇长指示的,我......我只是执行......
执行?凌云的目光又转向李茂才,李所长,这笔超额支付的工程款,是你签批的。财政监督的职责何在?
李茂才猛地抬头,又迅速低下:凌书记,我承认在资金监管上存在失职。马东经常以特事特办为由,要求我们放宽审核标准......
现在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凌云环视全场,语气转为严肃,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马东能够如此肆无忌切地滥用职权?为什么常委会的集体决策机制形同虚设?
分管信访的副镇长赵强接过话茬:从信访工作角度看,其实早有群众反映马东的问题,但因为他在镇里势力太大,很多举报最终都不了了之。
所以,我们要以案促改,举一反三。凌云站起身,铿锵有力地说,我宣布三条整改措施:第一,立即开展全镇廉政风险排查,重点排查工程项目、资金管理等领域;第二,完善监督机制,重大决策必须集体研究,重要事项必须公开公示;第三,建立干部廉洁档案,实行常态化监督。
周明立即表态:我完全赞同凌书记的意见。建议立即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林倩补充道:在经济工作领域,我建议重点排查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建立更加规范的运行机制。
刘明接着说:工业园区要作为整改重点,对所有在建项目进行全面审计。
见主要班子成员都已明确表态,凌云总结道:好,既然大家意见一致,就按这个思路推进。周书记负责牵头制定具体的警示教育方案,刘主任配合做好相关会务工作。
会议持续了两个小时。散会后,凌云特意留下周明和王海。
你们觉得今天的会议效果如何?凌云问道。
周明沉吟道:大部分干部都受到了震动,但李茂才和王主任的态度还需要观察。从发言顺序来看,先让班子成员表态的做法很好,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王海补充说:我建议尽快启动对经济发展办和财政所的专项审计,这样可以掌握更多实际情况。
下午,凌云带着整改方案来到县委汇报。赵强书记在办公室接待了他。
临川镇的情况比想象中更复杂啊。赵强仔细翻阅着整改方案,马东经营多年,关系网盘根错节,你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请书记放心,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思路。凌云汇报道,今天的会议上,班子成员都作了表态发言,为整个整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赵强点点头:要注意发挥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周明同志是老党务,林倩同志原则性强,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回到镇上,凌云立即召集周明和刘建明研究警示教育大会的筹备工作。
警示教育大会要开出实效,不能走过场。凌云强调说,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周明汇报说:我们已经收集整理了马东案件的六个典型案例,涉及工程项目、资金管理、选人用人等多个方面。建议让林倩、刘明等分管领导在大会上作重点发言。
刘建明补充道:会议通知已经下发,我们将采取主会场加视频分会场的形式,确保全镇干部都能参加。发言顺序也做了精心安排。
在随后几天里,镇里的气氛明显紧张起来。经常有干部私下找凌云汇报思想,一些原本与马东走得很近的干部也开始主动保持距离。
一天下午,凌云正在办公室审阅警示教育大会的材料,周明敲门进来。
凌书记,有个情况需要向您汇报。周明神色凝重,今天下午,王主任来找我,表示想要调离经济发展办。
哦?他怎么说?凌云放下手中的文件。
他说身体不适,难以承担现在的工作压力。周明说,但我感觉,他可能是担心继续在现任岗位上会出问题。
凌云沉思片刻:你告诉他,现在不是谈工作调动的时候。组织上需要他在现有岗位上配合做好整改工作。这也是对他的考验。
周明离开后,凌云在工作笔记上写道:肃清余毒既要雷霆万钧,也要润物无声。既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也要团结教育大多数干部。
一周后,全镇警示教育大会在镇政府大礼堂召开。主会场座无虚席,各村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设分会场。周明主持大会,刘建明负责会务保障工作。
同志们,凌云在大会上作主旨发言,今天我们召开全镇警示教育大会,主要目的是通过剖析张克俭、马东等身边人的违纪违法案例,教育引导全镇干部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他详细通报了马东案件的查处情况,当讲到具体案例时,会场里不时发出惊叹声。
按照预定安排,周明首先作了发言:作为党委副书记,我深刻反思在干部监督管理上存在的不足。今后一定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杜绝一言堂现象。
接着,林倩从经济工作角度作了剖析:马东案件警示我们,必须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监督机制。今后所有重大项目安排、大额资金使用,都必须经过集体研究决定。
刘明则结合工业园区工作进行了反思:要进一步完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制度,严格招投标程序,杜绝个人说了算。
在班子成员带头发言的示范作用下,会场气氛逐渐活跃。这时,经济发展办王主任突然站起身:凌书记,周书记,我......我有情况要说明。
全场目光顿时集中在他身上。凌云平静地说:请讲。
我承认,过去确实参加过马东组织的一些聚会,王主任的声音有些发抖,也收受过一些礼品。我愿意向组织交代所有问题,积极配合整改。
这番话在会场引起了巨大反响。随后,又有几名干部主动起身说明情况。
大会结束后,凌云立即召集党委班子成员开碰头会。
今天的警示教育大会开得很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凌云说,特别是安排班子成员带头发言,为其他干部作出了表率。
纪委书记王海汇报:今天大会后,已经有七名干部主动到纪委说明情况。我们正在逐一核实。
要注意政策界限。凌云叮嘱道,对于主动交代问题的干部,要体现政策;对于隐瞒不报的,要严肃处理。
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临川镇的整改工作扎实推进。镇里先后修订完善了《三重一大决策实施细则》《工程项目管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等十八项制度。同时,成立了由纪委书记王海牵头的督查组,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
这天,凌云来到县里参加季度工作汇报会。会后,赵强书记特意留下他。
临川镇的整改工作初见成效,市委领导也给予了肯定。赵强说,但是,肃清余毒是一个长期过程,不能有丝毫松懈。
我们正在着手建立长效机制。凌云汇报说,比如在干部选拔任用方面,我们增加了廉政审查环节;在工程项目方面,引入了第三方审计机制。
这些做法很好。赵强表示赞许,要注意总结经验,为全县提供借鉴。
回到镇上后,凌云注意到干部队伍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以前那种拉帮结派的现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规范的工作秩序。
在最近的一次常委会上,研究一个民生项目时,出现了令人欣慰的一幕。李茂才主动提出:这个项目资金量较大,我建议请审计部门提前介入,确保资金使用规范。
王主任也表示:项目建设方案应该更加公开透明,可以邀请群众代表参与监督。
看到这些变化,凌云感到由衷欣慰。他在工作笔记上写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冰解冻也非一日之功。只要方向正确,久久为功,就一定能修复政治生态,重拾干部群众信心。
这时,周明敲门进来,脸上带着喜悦的神色:凌书记,刚接到通知,我们镇的以案促改工作被市里评为优秀案例,要在全市推广。
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凌云平静地说,但我们不能自满。肃清余毒永远在路上,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
窗外,镇政府大院里的灯光依次亮起。凌云知道,虽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前面的路还很长。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临川镇干部群众,彻底肃清张克俭、马东案件的余毒,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临川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凌云继续深入推进整改工作。他特别注重发挥班子成员的带头作用,每次重要会议都安排周明、林倩等副镇长率先发言,树立标杆。这种层层示范、以上率下的做法,很快在全镇形成了良好的整改氛围。
两周后,临川镇召开了整改工作情况通报会。凌云在会上宣布:经过两个月的集中整改,我们共修订完善制度十八项,处理问题干部九人,挽回经济损失五百余万元。更重要的是,广大干部的思想认识发生了深刻变化,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正在形成。
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对整改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临川镇美好未来的期盼。
凌云深知,制度建设任重道远。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临川镇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