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到位之后,焦永修开始问了,“殿下,这个粮价,你觉得升多少好?”
祁珝放下杯子,摸着下巴,“嗯,现在是多少?”
“市价一百八十五文一斗。”
“那两百?”
祁珝伸出两根手指。
这价格让不少商贾吸了口气,粮价越高越难涨,两百文本来就是他们最理想的价位。现在一口气提到这个价格,他们很是欣喜。
焦永修眼睛瞄了一下崔黎,见他没什么反应,只是点了两下桌子,便又说道:“殿下,才涨十几文,哪里够啊。这涨得越多啊,殿下那份才越大,说不定,得有上万两。”
“这样啊。”祁珝思索着,“那焦大人认为应该涨多少?”
“二百二十文。”焦永修两只手都竖起来两根手指。
“嘶~~”有商贾倒吸一口凉气,被这个价格吓到了,这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价格啊。
而祁珝则显得有些无知,或者说被对方的话给吸引住了,一拍桌子,“好,那就二百二十文。卖的越贵,我拿的越多。”
“多谢殿下。”焦永修拿起酒杯,笑着敬酒。
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连忙端杯敬酒。
只有柳妍一人,脸色苍白,心头拔凉,商贾且不说,但一个朝廷的父母官,一个皇族,他们没有想着如何救灾救民,而是想着如何趁着机会大发国难财。
“对了,殿下,这暂时施粥这事,殿下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焦永修又问道。
祁珝想了想,“那就从明日开始吧,到时候我会说粮食账目有问题。”
“那就有劳殿下了。”
……
又是一日清晨。
城外的百姓,习惯性的来到城墙根下,等候施粥。
但今日明明到了时间了,施粥的人还没来。
时间一长,人群中就起了骚乱。
一位匆匆跑来的御史,朝着灾民说道:“各位请安静,库房里出了点事,粮食正在清点,今日施粥会晚了些。”
这话一出,人群中更是骚乱,有人在问是不是不施粥了,有人在问是不是没粮食了。更多的人,甚至开始嚎哭起来。
眼看这些灾民要乱起来,另一位官员这时候出来了,“各位,还请冷静一下。”
“宋大人,是宋大人来了。”
这位宋大人,便是邢州监御史,宋牧,上次粮食被劫的消息传开,灾民起哄的时候,便是这位宋牧出面才将人安静下来。
宋牧一出现,灾民的吵闹声很快就下去了大半,可见其人在邢州还是有不少好名声的。
“各位,请冷静一点。粥还是会施的,粮食也都在粮仓里,并非没粮,只是我们需要清点一下,确认粮食能够撑到下一批的到来,还请稍安勿躁。”
他声音平和,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百姓虽然担忧,但也还是给了他面子,没再闹起来。
而在粮仓这边,李铭留下来的几位御史,面露怒色。
为首一人,双手紧握,看着面前正将账本收走的祁珝,压着火气说道:“殿下,你到底想干什么?知不知道那些灾民正在等着我们的粮呢,为什么不让我们搬粮,为什么要扣押账本?”
祁珝正吩咐人封锁粮仓,闻言撇撇头,“你什么态度,什么语气跟我说话!?我是钦差副使,李大人不在,我最大!”
几个御史脸色难看,为首之人重重喷了口气,语气压了下来,“那请问殿下,为何突然要封粮仓?”
祁珝昂着头,傲然说道:“这就对了嘛,实话跟你们说了,我们收到情报,有人贪墨灾粮。我受陛下信任,担钦差一职,李大人又不在,我当然得要出来主持事务。我现在就查账,只要没问题,自然就让你们搬粮的了。”
“我等贪墨灾粮?”几个御史听到说有人举报贪墨,粮仓本来就是他们在管,那不就是在说他们嘛。
他们是李铭精挑细选,刚刚进入御史台没多久的御史,还未受到朝堂风气污染的正直之人,再加上一路走在灾区看到的惨状。
这时候说他们贪墨,简直就是拿刀子往他们那颗赤子之心不停的戳。
“我们起早贪黑,每日想着怎么去救助灾民,每日想着如何去筹粮,我们贪墨?殿下,是谁说的,让他出来!”
几个御史顿时脸色涨红,他们可以被人骂,被人说,但绝对不能被人冤枉。
看到他们眼神通红,祁珝心中也是叹息一声,说声抱歉。
“你们想干什么?想动手啊,我可是世、世子。”往后退了几步,祁珝气势弱了半截。“只是查查账而已,如果是假的,自然还你们清白。再说了, 又不是指名道姓说你们。说不定是其他环节出了差错呢。难道粮还是你们亲手搬,亲手熬,再亲手送到灾民手上的?”
为首的御史还是一脸愤怒之色,但他拦住了同僚,“殿下说得对,那不知殿下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我们也可以查。”
“不行,你们也有嫌疑,消息不能透露给你们。”
“好,那不知殿下要查多久?今日的粮能不能先算上?”
“怎么也得查个几天吧。查仔细点,免得别人乱说,至于今日的,你们当着我的面搬,直接记录。”祁珝强装着。
“多谢殿下,那我们先搬粮。”
祁珝招招手,守着粮仓的卫兵让开,让御史的人进去搬粮。
待搬完之后,御史又对祁珝说道:“还请殿下怜惜百姓,莫让他们再受灾难。”
“我会的。”祁珝淡淡说道。
随着御史的人撤离,粮仓便被祁珝的人守住。
而这里发生的事,很快也传到了崔黎耳中。
听着手下的禀报,崔黎摇摇头,“这个祁珝,居然连这些个御史都镇不住,这还让他们拿了粮走,废物一个。”
一旁的焦永修笑道:“不过也算是完成了任务,接下来,粮价就可以涨了。”
“涨吧,这边先卖,贝州那边已经运粮过来了。”崔黎笑道。
随着赈灾粮施粥频率减少,米粥质量下降,邢州的粮价再次高涨,一跃来到了二百二十文一斗的价格。
这样的价格让百姓绝望。
粮商们甚至还放出了消息,说这几个价格还可能会涨,要买就趁早。
同时传出的,还有钦差带去的抢回粮食的军队被山匪打败的消息。
一下子,本来就不平静的邢州,局势变得紧张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