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10月1日清晨,天津公安出版社编辑室飘着国庆红旗,暖炉煤渣积了1厘米厚。
陈宇攥着《基层公安工作手册》初稿,封面烫金“公安”二字宽2厘米,油墨味混着窗外的鞭炮声漫进来。
(上午7时05分·草稿纸的红叉——算错的下降率)
“这数不对!”小李举着联防队记录本冲进来,纸角折了3道印,“手册写‘码头盗窃案降70%’,俺们1月丢23次、9月丢4次,23减4是19,19除以23是82.6%,该写80%!”
赵刚立刻抓过草稿纸,笔尖在“70%”上画粗叉,蘸墨水算:“俺咋把23当20算了?”指节攥得泛白,草稿纸洇出5个墨点。
周师傅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翻到第38页:“还有‘眼神识别’漏了——1953年抓小偷时,他不敢看15瓦台灯,瞳孔会缩到2毫米,得补上!”
陈宇捏着红笔,在“70%”旁标“改80%(见联防队1-9月记录p12)”,声音压过窗外鞭炮声:“3天后要印,今晚必须改完。”
(上午7时15分·空白栏的框——缺工具的案例)
“案例太笼统!”小李蹲在桌前,手指戳手册“先帮后管”章节的空白处,“写‘帮工人修手推车’,没说带啥工具——俺们用12号扳手(柄长15厘米)、0.8毫米细铁丝,不然拧不动1950年上海产的螺丝!”
赵刚掏出钢笔,在空白处画方框记录:“你说,俺记——找粮票时,得蹲煤堆抠5厘米宽的缝隙,不能用手扒,会蹭掉指纹。”
周师傅突然笑了,从兜里摸出个旧扳手(磨损度30%):“1950年俺帮商户修摊,就用这把,后来商户才跟俺说特务藏货的地方——工具写清楚,基层才会用。”
小李的耳尖泛红,搓着手:“俺还怕说太细显笨……”
陈宇拍他肩:“越细越有用,老张找粮票的煤堆位置、王婶的海货筐重量(20公斤),都写上。”
(上午7时25分·电话里的电波——“夜莺”的泄密)
“叮铃铃——”电话铃突然炸响,陈宇接起,林悦的声音裹着北京的炮声(每10秒1响)。
“陈宇,截获‘夜莺’密电,频率460千赫,说要偷手册里的码头联防时间!加‘防泄密提醒’——巡逻计划只给骨干看,底稿锁进3毫米厚的铁柜!”
陈宇的下颌线绷成直线,立刻翻到最后一页,笔尖飞快写:“核对出版社编辑工作证,编号必须带‘tJGA’前缀,无前缀立刻上报。”
周师傅凑过来,念了两遍:“1949年俺们丢过底稿,就是没核对证件——这次得严点,铁柜钥匙分两把,你和赵刚各拿一把。”
陈宇对着电话笑:“北京国庆热闹不?老郑煮的饺子,给俺留没?”
林悦的笑声混着鞭炮脆响:“留了,装在500毫升保温桶里,等你回来吃——密电还说‘夜莺’会装成送稿的,你小心。”
(上午7时35分·咖啡渍的慌——消字灵与热包子)
“哎呀!”赵刚的咖啡杯没拿稳,褐色液体泼在初稿上,晕出8厘米宽的渍。他手忙脚乱掏手绢擦:“重抄来不及了!”
出版社老编辑王师傅推门进来,拎着布袋子(印“天津食品二厂”):“别急,俺带了消字灵,擦了能重写——这是老伴蒸的肉包子,垫垫肚子。”
周师傅拿起一个咬,肉汁流到指缝:“比俺家老婆子蒸的香,她总把包子蒸成30克,这个得有50克!”
陈宇把消字灵递给赵刚,自己也拿个包子:“分工——赵刚改数据,周师傅补瞳孔细节,小李加工具型号,我盯底稿锁柜,天亮前改完。”
窗外又响鞭炮声,红旗飘得更欢,红笔划过纸页的沙沙声,混着暖炉的噼啪声,倒像在奏国庆的曲。
(上午8时05分·红对勾的准——核对到天亮)
“改完了!”赵刚举着第25页,红对勾画得笔直,“查了3遍记录,1月23次、2月18次、9月4次,下降率82.6%,写80%没错。”
周师傅的“眼神识别”多了行:“遇强光(≥15瓦)瞳孔缩至2毫米、左眼皮每3秒跳1次者,需重点盘查(1953年码头小偷案例p45)。”
小李的案例里补了:“修1950年上海产手推车,需12号扳手(开口宽度12毫米)、0.8毫米细铁丝;找粮票时,用指尖(力度2牛顿)抠煤堆5厘米宽缝隙。”
陈宇拿着林悦的新密电,在“防泄密”后加:“送稿人需出示公安开具的‘送稿证’(编号含‘Sc’前缀),无证一律不让进。”
(上午8时15分·烫金的暖——国庆的饺子)
“再核最后一遍!”王师傅搬来装订机,却没开机,“国庆的书,不能错一个字。”
几人围着桌,逐页念——从“80%”到“12号扳手”,从“瞳孔2毫米”到“tJGA编号”,红笔标注全对。
赵刚突然掏出自备的保温桶:“林悦让俺带的,猪肉白菜饺子,说让你吃完再盯装订。”
陈宇打开桶,热气裹着香味飘出来,桶底压着纸条:“手册寄情报科5本,老郑说要学‘群众案例’,别总喝咖啡(伤胃)。”
王师傅把第一本装订好的手册递过来,烫金“公安”二字在晨光里亮得像火:“这书,能帮基层同志少走弯路。”
陈宇摸着封面,眼尾泛浅红:“不是我一个人的,是周师傅的经验、赵刚的法律、小李的故事,少一个都不行。”
历史档案
1953年公安手册校对“铁规矩”:数据需核对3遍(含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基层反馈)。
案例需标注“工具型号和操作步骤”,防泄密条款需经情报科审核(耗时≥2小时);国庆期间赶工,出版社必备消字灵(50毫升\/瓶,可消30处墨渍)、热包子,确保校对人员不饿肚子。
结尾预告
下章“夜莺”伪装送稿人(持伪造证,编号缺“Sc”前缀)闯出版社,小李靠“编号核对”识破,特务慌得撞翻20公斤海货筐(洒了1.5米范围),往天津港逃(距离5公里,车程15分钟),陈宇带赵刚追,能否截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