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嘶……………………”

暖阁之内,朱由检倒吸了一口凉气,双眼发直,盯着眼前那架刚刚由宋应星等人呈上的新奇物事,半晌才发出一声由衷的、带着震撼的赞叹:

“爱卿们……真乃神人也!”

呈现在他面前的,是一架结构精巧、全然由木料与少量铁件构成的手摇式谷物脱粒机。一个带有木制凸齿的滚筒被巧妙地安置在木箱之内,外侧延伸出一根带着曲柄的转轴。

只需一人坐下,悠然摇动曲柄,滚筒便呼呼转动,将放入箱内的麦穗或稻穗卷入其中,谷粒便在“唰唰”的轻响中,被高效地剥离下来,与秸秆干净利落地分离开。

朱由检看得目瞪口呆。他完全不理解,自己只是提过一嘴“西班牙的几何测绘、水力锻锤之法可用于精进百工”,怎么宋应星、孙元化这帮人,就能从那些关于力学、结构、标准化的讨论中,举一反三,联想到这农事之上,并真真切切地造出了如此实用的器械!

他绕着这脱粒机走了两圈,这里摸摸,那里看看,心中的震撼无以复加。这机器结构之巧妙、构思之务实,远非他那靠着模糊记忆和“大力出奇迹”思路折腾出来的“蒸汽炸锅”或“腐蚀魔药”可比。

“这……这……” 朱由检张了张嘴,最后化作一声带着些许自嘲和无比欣慰的叹息,“朕……在诸位爱卿面前,实在是……惭愧,惭愧啊!”

他之前那些“发明”,不是惊天动地的爆炸,就是产出些用途不明的危险品。

而宋应星他们,不声不响,却将来自泰西的新学与华夏千年积淀的工匠智慧融会贯通,造出了这等能真切惠及万民、提升国力的神器!

宋应星闻言,连忙躬身,语气却带着科研者的平静与专注:“陛下谬赞了。臣等不过是谨遵陛下‘格物致用’之训,观连枷击打谷物,思及其力分散、人易疲累。遂借用泰西器械中常见的曲柄、齿轮与滚筒之结构,尝试将人力集中于旋转,以滚筒之齿代连枷之击,或可事半功倍。幸赖陛下推行水锻、标尺之法,工部工匠方能精准制出这些部件,严丝合缝,方有此物。”

朱由检听着这朴素的解释,心中更是感慨。这就是扎实的学问与工程思维啊!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基于观察、借鉴、再创造。

看着那架巧妙绝伦的“崇祯丰收机”在眼前流畅运转,朱由检心中那点因“消毒膏”失败而产生的阴霾早已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万物皆可手摇”的膨胀信心。

他脑中灵光一闪,一个更加狂野、更加刺激的念头如同脱缰的野马般奔腾而出——既然靠手摇曲柄能驱动滚筒脱粒,那么,是不是也能驱动一排铳管旋转,实现那传说中……持续不断的“雷霆之火”?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得几乎要战栗起来。他按捺不住,带着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激动,目光灼灼地看向孙元化、宋应星等人,迫不及待地将这“天才”的构想和盘托出:

“妙啊!实在是太妙了!爱卿们既能造出这手摇脱粒之宝,举一反三,想必那军国利器也不在话下!朕在想,既然这曲柄摇轮之力如此好用,那我们何不依此理,造一种……嗯……‘手摇旋风铳’?”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一个快速旋转的动作。

“便是将数根,比如六根或八根铳管,绑缚于一铁轮之上,中设机括,以一人手摇曲柄,带动铳管旋转。每转至一固定位置,便自动击发一铳!如此循环不绝,弹如雨下,岂非能在阵前织就一道无可匹敌的火力网?任他多少建奴铁骑,也休想近身!”

朱由检越说越觉得此事大有可为,脸上洋溢着憧憬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版“加特林”在战场上咆哮,收割敌人的壮观场景。

然而,他这话刚一出口,暖阁内的气氛瞬间为之一变。

只见方才还因脱粒机成功而面带喜悦的孙元化、宋应星等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随即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褪去,转换成了浓得化不开的惊愕、茫然,以及一种深深的、近乎绝望的忧愁。

几位大臣面面相觑,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同样的信息:陛下……这怕是又想岔了,而且这次岔得不是一星半点。

孙元化硬着头皮,率先开口,声音干涩:“陛……陛下……您所说的‘旋风铳’,构思之奇,确非常人所能及。然……然此物,恐非人力所能及啊……”

宋应星也赶紧补充,试图用最朴素的道理让皇帝明白:“陛下,这脱粒机所耗之力,不过是将千谷粒从轻飘飘的穗秆上剥离。而火铳击发,乃是膛内火药爆燃,产生巨力,其后坐之猛,绝非摇动脱粒机所能比拟。

若要以人力摇动来驱动数根铳管连续、稳定地旋转击发,且不说机括能否承受这连续爆震,单是这所需之力……恐非三五壮士所能为,遑论在战阵之上了。”

“陛下,铳管连续高速旋转,其散热、供弹、以及确保每根铳管在精确位置击发,这其中任何一环,以现今之技艺,都……都犹如登天啊……”

看着臣子们那一张张写满了“不可能”的脸,听着他们有理有据、无法反驳的技术分析,朱由检高亢的情绪如同被泼了一盆冰水,迅速冷却下来。

他张了张嘴,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好吧…………” 他有些悻悻然地摆了摆手,“‘加特林’……哦不,是这‘旋风铳’……估计,是真的没戏了…………”

他明白了,农业机械的“柔”与战争兵器的“刚”,其间有着一道以当前材料、能量和工艺水平根本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一次,他的思维跨度,着实是太大了些。

“加特林”的构想虽然被无情地否定了,但朱由检脑海中那“手摇连发”的念头却如同野草般顽强,并未就此熄灭。既然火药驱动的路子走不通,那……用弩箭总可以了吧?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又一道闪电,瞬间照亮了他新的“研发方向”。

“火铳不行……那连弩呢?!”

他猛地一拍大腿,刚刚黯淡下去的眼神再次爆发出惊人的光芒,语气也变得急促而兴奋,“对!连弩!就是那种诸葛武侯发明过的连弩!我们给它装上一个大大的箭匣,不用多,能装下……嗯,三百支弩箭就行!”

他完全沉浸在了自己的构想中,越说越快,仿佛那划时代的武器已然在握:“同样是手摇曲柄!摇一下,就自动完成上弦、搭箭、发射!摇得越快,射得就越快!想象一下,两军对垒,我军阵前摆开数十架这等‘旋风连弩’,摇起来那是箭如飞蝗,密不透风!建奴的骑兵冲得再快,还能快得过我这三百支连绵不绝的弩箭吗?!”

这画面实在太美,朱由检越想越觉得开心,脸上的笑容几乎要溢出来,之前因为“加特林”受挫而产生的那点郁闷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

他雷厉风行的性子再次发作,根本不给孙元化、宋应星等人消化和劝谏的时间,霍然起身,以不容置疑的语气下达了命令:“妙!此计大妙!就这么定了!孙爱卿、宋爱卿,尔等即刻着手,全力研制此‘大明旋风弩’!要人给人,要钱给钱!朕,要亲自督造!”

说罢,他竟真的撸起龙袍的袖子,一副要立刻投身车床斧凿之间的架势,风风火火地就要往工部衙门的作坊里钻。

“陛下!陛下且慢!”

孙元化等人这才从皇帝这疾风暴雨般的思路转换中回过神来,慌忙上前阻拦。宋应星急声道:“陛下息怒!呃,不,陛下请留步!连弩古已有之,陛下欲将其发扬光大,臣等自当竭力。然,即便是连弩,欲达到陛下所言‘三百矢连发’之境,其中机括之复杂、簧力之要求、箭矢规格之统一,亦非旦夕可成啊!陛下万金之躯,岂可亲临污秽之地?此事交由臣等,定当精心论证,画出详图,再请陛下圣裁!”

十日后,

当孙元化与宋应星等人带着满脸的疲惫与几分忐忑,将厚厚一叠“大明旋风弩”的设计图纸在朱由检面前缓缓展开时,我们的崇祯皇帝伸长脖子只看了一眼,便倒吸一口凉气,整个人都僵在了那里。

沉默了足足有十息之久,朱由检才抬起颤抖的手指,指着图纸上那个结构庞杂、线条密如蛛网、旁边还标注着详细尺寸的巨物,声音都变了调:“孙……孙爱卿……宋爱卿……你们管这……这东西……叫连弩?!”

他的目光在图纸和两位大臣之间来回移动,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这哪里是朕想要的,能端在手里‘突突突’的连弩?!这分明……分明就是个能住人的小平房!还是带轮子的!”

只见那图纸之上,所谓的“旋风弩”主体结构竟比一间民宅还要庞大。一个巨大无比的木制基座,下方安装了四个厚重的包铁木轮,需要至少两匹驮马才能拉动。

基座之上,是一个结构复杂的巨型弓臂和绞盘系统,旁边连接着一个需要两名壮汉同时推动的、如同水车般的巨大摇轮,用以提供上弦所需的巨力。而那号称能容纳三百支弩箭的“箭匣”,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借助滑轮组才能装卸的庞大木箱。

孙元化硬着头皮,指着图纸上的各处细节:“陛下容禀……臣等殚精竭虑,确是按陛下‘手摇连发、三百箭矢’之要求设计。然……然强弩上弦,非巨力不可为。欲达此力,则机括、齿轮、基座皆需无比坚固,尺寸与重量便……便难以控制。此已是臣等所能设想之最精简结构了。”

宋应星也补充道,语气带着科研者的无奈:“陛下,若再缩小,其结构强度便无法承受连续击发之力,恐有崩解之危。且……且经臣等测算,即便以此庞然之躯,若要连续发射完三百支箭,其核心传动之青铜机括,亦恐因过热与磨损而……而报废。”

朱由检听着解释,看着图纸上那一个个标注着“需精铁三十斤”、“需硬木一方”的部件,只觉得眼前发黑。他想象中的是单兵手持的“加特林”,而他的臣子们,却给他造出了一个需要工程队操作的、一次性的“弩炮阵地”。

唉………………………………”

“罢了……是朕……又想当然了……”

他无力地挥了挥手,连再看一眼那“连弩房子”图纸的勇气都没有了。

“这‘旋风弩’……项目,就此……终止吧。”

至于朱由检满怀期待推广的“崇祯丰收机”(手摇式谷物脱粒机),在实际推广中,遭遇的却是现实的冰冷墙壁,效果远未达到他“惠及天下”的预期。

在广大的民间,推广可谓是不温不火,甚至遭遇了无形的抵制。

其根源,并非机器本身不好,而是深植于旧有生产关系的桎梏。各地的地主乡绅,亲眼见到自家佃农使用此机后,以往需要全家老小忙碌数日的脱粒工作,如今只需一人摇动曲柄,一两日便可轻松完成。

效率是提升了,但他们心中非但没有喜悦,反而生出许多不快。

在这些地主老财看来,那些“泥腿子”若是太清闲,便容易“惰于劳作,心生他想”,不利于管理。

让他们终日忙碌,无暇他顾,才是维持秩序的根本。

因此,他们对于采购这种“扰乱了传统劳作节奏”的新器械,普遍缺乏热情,甚至暗中阻挠。

另一方面,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耕种着有限田亩的自耕农和佃农而言,他们或许渴望这台机器,但微薄的财力使其难以负担一台造价不菲的“官造神器”。

况且,一个县的地域内,农时相对集中,往往只需在关键村镇设置十数台,以租赁或公用形式,便足以满足大部分需求。巨大的初始成本和有限的实际使用频率,使得“每家一台”成为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然而,在朱由检能够完全掌控的领域——军屯之中,情况则截然不同。

在这里,没有地主阶层的阻挠,只有来自兵部和皇帝的绝对命令。脱粒机被成批地制造并配发至各军屯卫所。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以往秋收时,屯田的军士及家眷需耗费大量时日和体力在打谷场上,人人疲惫不堪,往往影响后续的操练。如今,机器轰鸣(虽然是手摇的)取代了连枷的噼啪声,耗时耗力的脱粒环节变得异常轻松。

被解放出来的大量人力和时间,被迅速投入到另一项关键事务中——军事训练。

军士们得以从繁重的农活中抽身,进行更频繁的队列、火铳射击、体能及战术演练。军屯的粮食产量并未减少,而军队的战斗力,却因训练时间的保障而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

朱由检看着来自军屯的积极奏报,再对比民间那近乎停滞的推广数据,心中五味杂陈。

他再一次深刻地认识到,一项好的技术,若想真正改变社会,所面临的阻碍远不止于技术本身。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与根深蒂固的社会观念,有时是比任何技术难题都更加坚固的堡垒。

所幸,这“丰收机”至少在强力的军屯体系内扎下了根,为维持并增强大明的军事力量,默默地贡献着力量。这或许,是当下局面中最为务实和可喜的成果了。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