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朕突然想到了一个点子……”

我们的崇祯皇帝开始开动他那混合了现代思维和有限历史知识的脑筋了。此言一出,袁崇焕和辽东诸将立刻屏气凝息,强压下心中的屈辱与愤慨,将全部注意力投向御座,等待着陛下的圣断,期待着能彻底粉碎诬陷的妙计。

然而,朱由检接下来的话,却像一道晴天霹雳,把他们所有人都劈得外焦里嫩。

“不如这样,”朱由检越说越觉得自己的主意简直天衣无缝,语气都轻快了起来,“我们把元素你,下诏狱!就来个真戏假做,做得像真的一样!然后立刻放出风去,务必让那皇太极的细作探听到。”

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目瞪口呆的将领们,继续描绘他的“宏图大略”:“等皇太极确信你已下狱,定然以为我军心大乱,有机可乘!”

他的手指猛地指向一脸错愕的祖大寿,“届时,你!就因为悲愤交加,对朝廷彻底失望,一怒之下带着关宁铁骑拔营而起,离开京城,往回撤!”

最后,他图穷匕见,说出了最“画龙点睛”的一笔:“然后,元素你就混在撤退的队伍里。等你们脱离了皇太极的视线,立刻悄无声息地绕到他大军背后,给他来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杀他个片甲不留!怎么样,朕这主意如何?是不是绝了!”

好家伙!我们的袁都督这刚平复了一下被诬陷的激荡心情,一口气还没喘匀,听着皇帝这充满“惊世智慧”和浓厚戏剧色彩的“馊”点子,只觉得眼前一黑,气血逆冲,差点没当场晕厥在乾清宫的地上!

“陛下!万万不可啊!此计行不得!绝对行不得!”

袁崇焕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仪了,声音带着近乎绝望的急切,几乎是吼了出来。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带身后的祖大寿、何可纲等人也齐刷刷跪倒一片。

“陛下!”袁崇焕痛心疾首,语速极快,“关宁军乃臣一手带出,将士们之所以用命,皆因上下一心,信臣能带他们杀敌报国!若行此计,朝廷无故锁拿主帅,军心顷刻便散,何谈‘假走’?只怕是真的一去不回了!祖将军又如何能真的‘悲愤’带兵离去?此乃自断臂膀啊!”

祖大寿也急忙叩首,粗着嗓子道:“万岁爷!末将是个粗人,带兵打仗只知道军令如山,军心似铁!这等…这等演戏的法子,末将做不来,底下的将士们也绝不会信!只怕末将刚有异动,就被当做叛军剿了!届时非但不能诱敌,反而未战先溃,京师危矣!”

何可纲也补充道,声音沉重:“陛下,大军调动,绝非儿戏。数万人的行动,如何能瞒过建虏精锐哨骑?只怕我军未及绕后,皇太极就已洞察先机,以逸待劳了!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啊?不行啊……”朱由检的语气里带着点显而易见的失落,“那……那就算了吧。”

他倒是从善如流,只是解决问题的热情被浇灭后,更大的困惑涌了上来:“但,现在该如何是好啊?难道就真的当这封信不存在?把它烧了?”

袁崇焕、祖大寿等人闻言,也是面面相觑,一时语塞。彻底无视,恐留后患;严查深究,又正中国贼下怀,可能引发朝堂更大的动荡。这确实是个两难的局面,他们虽是沙场宿将,但对于这种阴险的政治构陷,一时也难以拿出万全之策。

短暂的沉默后,还是朱由检做出了决断:“罢了!多想无益,徒乱人心!”他挥了挥手,语气变得果断,“就依最初之计,当它从未发生过!你们也都回去吧,严守防务,勿要因此事分了心神。”

“臣等遵旨!”众将心中虽仍有些忐忑,但陛下态度明确,他们也只能躬身领命,怀着复杂的心情依次退出了大殿。

殿门再次合上后,朱由检独自坐在御座上,越想越觉得憋屈。看穿了对方的诡计却只能隐忍不发,这种明明掌握了真相却不能痛快反击的感觉,就像喉咙里卡了一根刺,咽不下去又吐不出来,尤其对方还把他当白痴一样戏弄,这口气实在难以下咽!

这种被人当傻子耍的不爽感,最终压倒了一切谨慎的考量。他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殿门口,压低声音唤来了始终守在外面的王承恩。

“大伴,”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怀好意,“你过来。”

王承恩连忙凑近,躬身倾听。

朱由检在他耳边急速地低声吩咐了几句。王承恩听着,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愕然,随即露出了极为难的神色,嘴唇动了动,似乎想劝谏什么。

“皇爷,这……这是否……”他试图委婉地表达疑虑。

“嗯?”朱由检鼻子里发出一个不满的音节。

王承恩立刻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将所有为难都压在了心底,深深地低下头:“奴婢……遵旨。奴婢这就去办。”

尽管面露难色,但他还是将这道听起来有些“胡闹”却又透着股狠劲的旨意接了下来。他知道,陛下这是心里憋着火,非得用他自己的方式,隔空狠狠踹上一脚才痛快。

那建奴派人带来了议和国书,这自然是大事。第二天早朝结束,他便将那阁老六部主事全给叫了过去。为啥不在早朝上议论?那个菜市场能议出个屁嘞!

“议议吧。”待那些大臣依次看完后,朱由检发话了

殿内落针可闻,只闻得见几位老臣粗重的呼吸声。

户部尚书毕自严第一个忍不住,猛地踏出班列,花白的胡须因激动而剧烈颤抖,声音嘶哑:“陛下!此非议和,实乃亡国之约!臣万死不敢奉诏!”他几乎是痛心疾首地陈述,“虏酋狼子野心,何曾讲过信义?昔日辽东之役,抚顺、清河之盟,殷鉴未远!今日若应下这苛条款,剜肉饲虎,虎必更贪!今日他索要金银巨万、人口五万,明日就能兵临城下,索要燕云之地,索要这九鼎神器!”

他越说越激动,苍老的声音里充满了绝望的恳切:“陛下!国库空虚至此,各地催饷文书堆积如山!百姓困苦不堪,易子而食绝非虚言!我们从何处凑这千万白银?又从何处去寻五万活生生的百姓交付与他?这非止是屈辱,这是要逼天下大乱,自毁江山社稷啊!臣,誓死反对!”

紧接着,刑部尚书乔允升、吏部尚书王永光、工部尚书张凤翔等人也依次毅然出列,言辞或许不同,但态度却异常一致:坚决反对! 此约一签,非但国格丧尽,更是自取灭亡之道。

殿内反对的声浪占据了绝对上风,气氛悲壮而决绝。

就在此时,阁臣成基命缓缓开口:“陛下,诸公所言,皆是为国为民之忠言。然臣观此国书,贼酋岂不知我断无应允之理?其目的,绝非真心议和。”

他顿了顿:“此乃一石二鸟之毒计。一则,以这荒谬条款试探我等底线,窥探朝廷虚实,测我抵抗之决心。若我朝野稍有犹豫惶惧之态,其军心必振,攻势必烈!二则,即便不成,亦可借此乱我朝堂,播散恐慌,离间君臣民心。”

他猛地提高声调,斩钉截铁道:“故臣以为,对此狂悖之书,唯有以最强硬之姿态回应!应将那送信之奴酋使者,明正典刑,悬首辕门!让皇太极知道,大明纵有万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唯有如此,方能挫其锐气,坚我守志!”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认同如此激烈的手段。就在这片肃杀之气中,钱龙锡与王洽交换了一个眼神,王洽作为兵部尚书,上前一步,语气显得更为“务实”一些:

“陛下,成阁老所言,大义凛然,臣等钦佩。然……然眼下京师之围未解,虏骑精锐仍陈兵城外,硬碰硬,是否……是否更为不智?”他话锋一转,“既然虏酋假意议和,我等何不将计就计?亦可假意与之周旋,佯装考虑其条款,来回拉锯,以此为缓兵之计,为我援军集结、城防巩固,争取更多时日。待其师老兵疲,或我勤王之师毕至,再图反攻,岂不更佳?”

钱龙锡也随之附和:“陛下,王尚书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虚与委蛇,古来有之。绝非惧战,实乃以柔克刚,为我大明争取喘息之机。若直接斩杀来使,恐即刻激发虏酋凶性,倾力攻城,后果难料啊。”

他们的主张,表面上是“同意议和”,实则核心是“忽悠”,是试图用谈判桌来拖延时间,换取战略空间。殿内顿时分成了立场鲜明的两派:一方主张强硬到底,杀使立威;一方主张虚与委蛇,缓兵待机。双方都引经据典,争论不下,都将目光投向了最终的决定者——御座上的朱由检。

此时,我们崇祯朝的首辅韩爌韩阁老慢悠悠的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听闻建虏伪汗皇太极虽继位,然其四大贝勒共治之旧制犹存。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皆非易与之辈,与皇太极并非铁板一块。尤其那莽古尔泰,性如烈火,屡有微词...

韩爌继续道:陛下可拟两道旨意。明面上允准议和,遣使与皇太极周旋;暗地里却另备密信,以陛下口吻嘉许莽古尔泰深明大义,感念其暗中输诚,并赐辽东总兵官印信——自然是要让皇太极的耳目截获。

得,那皇太极刚给自己来了个“反间计”今个自己人也来了个“反间计”朱由检想了想,也行。毕竟他也没想着那皇太极真能上当。

随即开口道:便依韩卿所奏。拟两道旨意,明发上谕准予议和,另备密信...送与那皇太极处。

翌日清晨,刚吃过两顿饱饭的王承德又被提溜着送出了城。他怀里照旧被塞了两封密信,临行前,还被某人叮嘱了一番:此事若成,你便是首功!

王承德苦着一张脸,他哪里想要什么功劳,只盼着能活着回家。可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由不得他选择。他揣着沉甸甸的密信,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城外走,恍惚间又回到了皇太极的大帐

战战兢兢地将第一封信呈上后,他下意识地按了按胸口,却不料另一封信从衣襟里滑落,地一声掉在铺着兽皮的地毯上。帐内顿时寂静,只听得见炭火盆里噼啪作响。

皇太极缓缓俯身,拾起那封意外掉落的信函,指尖在信封上轻轻摩挲,似笑非笑地问道:这是何物?

王承德吓得魂飞魄散,结结巴巴地回道:这、这是那……明朝小皇帝特意吩咐奴才交给……交给……他说到一半突然噤声,一双眼睛却不受控制地直往莽古尔泰那边瞟。

皇太极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唇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这是给莽古尔泰的?

王承德那头点的,跟那小鸡吃米似得。

皇太极也不在意,将那信件直接丢给了莽古尔泰,“给你的。自己看看吧。”

莽古尔泰冷笑一声,竟不拆信,反将信笺往炭盆里一掷,南蛮子的反间计,也敢拿来献丑?我莽古尔泰是跟着老汗王杀出来的汉子,不是那些读汉人书长大的酸儒!

皇太极抚掌大笑:何必动怒?不过只是一封信而已......

待其还要开口时,阿巴泰风尘仆仆地闯进大帐,他单膝跪地,声音焦躁:大汗!方圆百里俱成白地!莫说粮草,连个活人都难觅!明人这是把家当全都搬进城里了!

帐内顿时哗然。几位贝勒面面相觑,镶红旗的岳托忍不住拍案而起:怎么可能?明国官员什么时候有这等能耐?

皇太极指节叩着地图上标注的位置,突然发出低沉的笑声,好...好得很!他猛地站起身,牛皮地图在掌下皱成一团,先是在北京城下吃瘪,如今连根草料都抢不到...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大辽之从监国之路开始重生太子,开局贬至敢死营重生之大科学家开局落草土匪窝三国:从对大耳贼挥舞锄头开始春秋:内嫂勿怕,我来救你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鼎明并汉穿越大唐做生意大叔凶猛秦末:强抢虞姬,截胡陈胜吴广!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开局拯救蔡琰何太后,三国大曹贼三国之小曹贼大唐:小郎君是小明达的江山,美人反派:公主偷听我心声,人设崩了大楚小掌柜回到南明当王爷开局直播:秦始皇中考高考公考铁血开疆,隋唐帝国的重塑之路三国之再兴汉室时空医缘:大唐传奇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仙人只想躺着古龙残卷之太阳刺客乱三国:毒士千里驹,毒火攻心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我的老婆是土匪大夏王侯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逼妖为良:妖孽殿下来敲门吾兄秦始皇,我只想在大秦躺平王妃太狂野:王爷,你敢娶我吗穿越明末:我从陕西闹革命穿越水浒之大王要低调锦衣血途刚要造反,你说圣上是我爹?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内张逸风姜凤小说隋唐:杨广宠臣,人设莽将异世逆凤:邪女傲天重生极权皇后大唐:每天签到,奖励太多了津川家的野望与乾隆的儿子抢皇位海战精兵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品书中文搜藏榜:时空锻造师大楚小掌柜汉贼开局,绝不做鱼肉凡尘如梦大国航空夫君有毒穿越后的没羞没臊大唐最穷县令妃常彪悍,鬼王别太荤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来!给各朝上科技干晋汉室可兴商业三国重耳,我来助你成霸业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官居一品我的钢铁与雄心正新是,教宗扶苏:老师你教的儒家不对劲啊!大唐暴吏诸君,且听剑吟后汉英雄志万界临时工东厂最后一名紫衣校尉南疆少年走天下亮剑小透明大唐钓鱼人世子好凶三国之绝望皇帝路史上最强侯爷花田喜嫁,拐个狼王当相公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大明刑王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人间之孤味绝世狂妃:神医太撩人重燃1990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魂穿汉末,开局神级选择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汉末逆流水浒:开局劫朝廷,我建霸世梁山诗经中的故事宠妻无度:朕的皇后谁敢动革命吧女帝从死囚到统帅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