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儒道之缘 以字为引
柳青鸾被阿凡那句“跳脱性子,不似修炼心性”说得怔在原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一股说不清是羞恼还是委屈的情绪在胸中翻涌。她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自己在对方那平静如水的目光下,任何辩驳都显得苍白无力。
看着她这副模样,阿凡心中那点无奈,终究化作一丝不易察觉的叹息。他并非铁石心肠,这姑娘虽烦人,但其求道之心赤诚,只是走错了方向,如同扑火的飞蛾。上天有好生之德,他既已插手救了她性命,或许也该指给她一条不那么凶险的路。
他沉默片刻,在柳青鸾几乎要被这沉默压垮时,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
“听没听说过,读书可以见性明心?”
柳青鸾猛地抬头,眼中带着茫然。读书?这和修行有什么关系?
阿凡没有看她疑惑的表情,继续道:“读至大成者,胸藏浩然气,口含天宪,言出法随。即便是……全无修行资质的凡人,若能养得一身浩然正气在身,亦可诸邪退避,万法不侵。”
他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日霸体宗山门外,那位来自文心阁的颜青书公子。一袭青衫,轻摇折扇,谈笑间那沛然莫之能御的浩然之气,充塞天地,连太一剑宗的凌厉剑意与霸体宗的滔天气血都被稳稳压下。那种力量,并非源自灵根体质,而是源于精神与意志,源于对“道理”的深刻理解与践行。
他仔细探查过柳青鸾的身体,确非传统修仙的料子,经脉滞涩,难以引气入体。但她心思跳脱,想法天马行空,这未必是缺点,若引导得当,或可转化为一种独特的“悟性”。儒修之道,重悟性、重心性,或许正适合她。
“你……真想修行?”阿凡的目光再次落在柳青鸾脸上,带着审视。
柳青鸾几乎是立刻点头,眼神重新燃起炽热的光芒。
阿凡微微颔首,做出了决定:“明天来我这里,练字吧。”
“练……练字?”柳青鸾彻底愣住了。她想过无数种可能,甚至做好了被严厉考验的准备,却万万没想到,得到的竟是这样一个……如同蒙学孩童功课般的指示。
阿凡却没有再多解释。他并非文心阁弟子,手中并无正统的儒道修行法门。但他这数月来,日日聆听隔壁稚子读书声,感受那文字中蕴含的秩序、道理与某种引动天地正气的雏形,结合自身对大道本源的理解,心中对“儒修”之路,已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
他所想的,并非照搬文心阁之法,而是欲另辟蹊径,再创一法。
此法不以灵气为核心,而是以“文字”为基,以“心神”为引,摹刻天地至理,蕴养自身浩然之气。练字,便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步。要求心神专注,意与笔合,在横竖撇捺间体味结构的平衡、力量的收放、以及文字本身所承载的意境与道理。这既是磨练她跳脱心性的不二法门,也是初步引导她感知和凝聚“精神力量”的途径。
至于能否成功,能走到哪一步,就看柳青鸾自己的悟性和毅力了。
阿凡说完,便不再理会犹自处在震惊与困惑中的柳青鸾,转身走向内室。他需要好好梳理一下思路,将心中那个模糊的轮廓,变得更加清晰一些。这对他而言,亦是一场修行,一场对“道”之本质的另类探索。
柳青鸾呆立在院中,看着阿凡消失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自己的手。练字?修行?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在她脑海中不断碰撞,最终,化为一团巨大的迷雾,以及迷雾深处,一丝微弱却无比诱人的光亮。
虽然完全不明白,但她隐隐感觉到,沈郎中指引给她的,或许是一条与她之前所知截然不同的、真正通往神秘世界的大门。
第二天,柳青鸾果然早早来到了医馆,手中还捧着一套崭新的文房四宝,眼神中少了往日的跳脱,多了几分罕见的郑重与期待。
而阿凡的案头,也多了几本最基础的《千字文》、《蒙学须知》,以及一叠厚厚的、质地普通的宣纸。
一场别开生面的“修行”,就在这间弥漫着药香的小小医馆里,悄然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