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村里不少人家,就因为借衣服这事儿,回到家里都互相讨论,这就显示出来市井百态, 村儿里不是老少,家里条件不好,棉衣服一家子就那么一两件的,在家里也骂骂咧咧,骂这些有钱的,骂这些家有本事的。
心黑烂肺的,啥话都在 家里面咒骂,村儿里条件好的不在少数,一家子也有那么几套棉衣服。这些人的想法就不同,看到村子里那些人的嘴脸都看不起他们,自己家爷们儿没本事,一个个好吃懒做,你家不穷谁穷。自己家大冬天的没有棉衣服穿恨人家有衣服的什么人呢?
以前还好点儿,村子里这些人一到秋天的时候,多数都会拿粮食到大集上去换,这几年灾害,哪有集可摆,村民们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尤其这在冬天,有本事的人家,都有那么几张皮子,做衣服,做袄子。棉花都是这些人上山用猎物,拿来到黑市上换,总之想尽一切办法,冬天也都能弄到一两身儿棉衣服穿。
一夜无梦,村子里人又迎来了新的一天,一大早晨,往常一样,村子里这两天的粮食基本上没有了,何义到大队食堂打回来的,都是一些稀粥,窝头没有,这也是书记几个人决定的,这几天就这样对付着何庆海,看这样子不行啊,自家早饭吃完以后,一家人也把这稀粥喝了,棒子面儿糊糊加一些菜叶子不怎么好喝,但是为了填饱肚子,你也得喝,在咱农村没有浪费粮食一说的。
何庆海问出了自己的疑问,爹,食堂现在没粮食了吗? 何义满脸愁容的把自己手里的烟袋磕了磕,装满烟丝点着吧唧吧唧抽了几口,烟雾缭绕,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的愁容说道,基本上没有了,这几天也就是用糊糊对付几口吧,糊弄糊弄这肚子。
打算让村民们坚持几天,等狩猎队回来,再把所有的猎物一起拿去换粮食。何庆还觉得这样不行,于是对自己老爹说爹,要不然你跟书记,还有村长商量商量,把上次狩猎的一些猎物,我拿去把这些都换了粮食拉回来。
村民还得等多少天呢? 何义听自己二儿子这么一说,也觉得是这个理儿,把自己的大棉袄穿戴好,扣子系上,棉帽子戴好。抄着手就往大队部去了。 何庆海也在整理自己的空间,看看换给村民多少粮食合适,不让村民们吃亏,又能让自己光明正大的帮助这些村民,毕竟自己也不是,靠这些粮食发财的,自己空间里的那些财宝,这几辈子都花不完。为了能帮助村民, 自己才不会计较吃不吃亏。
当何义来到了大队部,见到了书记,还有村长。只见两个人也愁容满面的,一人叼着一个烟袋,守着炉子在那块儿烤着火,谁也没有说话,因为说话也费力气,一会儿就饿了,在家都喝那么点儿粥,尿两泡尿就没了。 何义进来以后,只见张有财就说道,老何这是吃完饭儿过来的,何义点点头,说道,那一碗稀的见底的粥,跟喝水似的,尿两泡尿也就没了。
村子里过两天肯定不行,几个人坐在一起讨论, 何义就把自己儿子说的想法,跟村长,书记讨论着。先把这一部分猎物换回粮食。 等狩猎队再回来再去换也是一样的。
两个人听着这个说法也觉得行,要不然这村民天天喝水肯定不行呀。主要原因就怕这些人,把粥拿回家里重新分配,有的人根本分不到喝一口,就怕这四五天之内再饿死人。
随后何义又把自己儿子说了换粮食。把这些粮平均分给每一家 ,大队食堂结束。让这些村民回家爱怎么做,就怎么做,爱怎么吃,怎么吃。书记觉得这样也行,可是上面没有这样的政策呀。几个人又开始讨论着,只能先等等那三个队的,小队长回来再说,大家一起讨论。
如果那样合适的话,三个人在一起就讨论怎样分配,最后书记说道,每家赚的工分都在那儿还有数的,咱们就用这工分平均分配,每家多少粮食。
让他们回家自己吃吧。书记觉得这也是个办法,这事儿只能悄摸的,不能大肆宣传,如果让别的村子知道举报咱村就不好了,毕竟这是国家政策。几个人也很担心这事儿。
何义在这儿坐了一上午就准备离开了,毕竟这时候觉得肚子饿了,咕咕直叫的,也没啥好坐着的,赶紧回家,说不上还在家能吃点儿啥。常书记跟张有财,也都知道老何他们家有吃的,不缺粮食,一看就知道。你看村子里不少人家缺粮食吃不饱,哪个男人脸部都消瘦的,只有老何的脸,看的始终白净有肉,跟谁看不出来似的。听他肚子咕咕叫,马上就要回家。可是他们回家家里的粮食也不敢吃。
当何庆海听自己老爹说了,在大队部几个人的对话内容,也觉得书记他们考虑的非常周到,只能过几天看看,再商讨结果吧,毕竟这样分开吃也有好处,这些人会自己主动寻摸着找粮食吃。有的一些家庭懒得要命,都指着大队食堂呢。
何义看着自家儿子在炉子上贴的一些土豆片儿,还有在炉膛里烤的地瓜,几个人就开始分吃,看着一个个手里捧着个大地瓜,甜甜的,香极了,这味道特别好,一家子人都在这儿啃着地瓜吃。
何庆海决定,今天下午要出去一次,想办法把自己卡车开回来, 走个明路。何庆海穿戴整齐戴好大帽子, 准备出发。何义听着自己二儿子说去打电话,让市里开车来。就没再拦着。当何庆海离开村子的时候,好家伙,往村外一看,这大雪齐腰身,你就说你咋出村子吧。想起自己空间的滑雪板拿了出来。挺合适的。何庆海又开始了一次新一轮的滑雪。 这天寒冷的要命,刮着西北风。马上进到12月份了,可想而知这30多度的天气有多冷。
当何庆海来到县城逛了一圈儿,供销社里啥也没有。 想买点儿酱油供销社里,这玩意儿也没有了。毕竟这也是靠黄豆酿造的呀。 转了一圈儿没啥意思,何庆海在溜达一会儿就去了粮站。看看小孙哥在干啥?
到了粮店, 只见小孙坐在炉子边上,不知道搁哪儿弄的一些玉米粒儿在那炉盖子上面儿,眼睛死死的盯着。开门的风带了进来, 何庆海看到的就是这一幕,小孙抬头看向开门是谁,正好认出了何庆海,高兴的说到,哎呀,老弟,好久没看到你来了,在忙啥呢? 赶快坐这块儿烤烤火,这爆米花一会儿就能吃,来吃几粒儿垫垫肚子,何庆海看着小孙儿这么热情。
从自己进屋拎着一个袋子里拿出来五六个地瓜。里边还有4只兔子,两只野鸡。小孙儿看到眼睛都直了,因为他看到肉了,而且还都是活的,他太佩服自己这个小老弟了,这死冷寒天的能弄到活的了,就是能耐人儿啊。小孙儿家里人也都知道他,认识这么一个小兄弟,挺有本事的,都让他跟人家关系处好了。
小孙儿都不敢相信,四处看看,幸亏这两天只有自己一个人,这死冷寒天的别人早在家了,因为这粮站也没粮食卖,只有个值班儿的在这儿,谁到这儿来呀?想买粮食也不可能来这儿啊,除了月头那几天忙一个星期,能兑换粮食,全兑换完了。再就是想买粮食,只能高价到黑市去。除了月头几天再不会有人来粮站。
何庆海看他,那鬼鬼祟祟的样子,就觉得好笑。小孙拎过袋子看了看。就准备掏钱,何庆海一把压住他的手说,不用给钱,能不能给兄弟弄几条好烟?何庆海准备学抽烟的,没错,他不想抽自己老爹的烟袋,他想抽洋烟,在农村要是哪个小年轻抽着,这嘴里叼着小洋烟儿,绝对是牛逼拉风的表现。
没错,在东北会抽烟的人普遍都这样,很多农村人都抽自己家 种的烟,除了烟袋也有人会用纸卷起来,这样子被农村人称之为手卷烟,饭后一颗手卷烟,赛过活神仙, 何庆海可不喜欢抽那烟。
所以他决定来找小孙,让他给换几条洋烟烟抽。而且他想弄的是好烟,毕竟知道小孙他舅舅可是这粮站主任,小孙儿一听何庆海的要求,一拍大腿妥了,这还不简单,等着。
然后拎着袋子就跑了。何庆海心想这太把自己当外人了,就把自己一个人扔在这粮站了,也不怕丢点儿啥。他不知道的是,小孙儿对他是非常放心,这粮站啥也没有,除了一杆大秤有啥呀?连空粮袋子都没有,毕竟他家离着粮站也近,小孙离开半个小时以后气喘吁吁的回来,手里也拎个袋子。
pS,老铁老妹们点点催更用爱发电,喜欢看的给小编点个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