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子里这几天都在说冯秀家的事情,有些村民暗暗私底下看不起冯秀这个人,毕竟做活王八有做到他这份儿上也没谁了。一棍子压不出个屁的东西,根本不像是咱东北老爷们儿。何庆海这些天在家多数都能听到一些婶子来家串门儿,说的多数都是这事儿。毕竟冬天没什么热闹,可看村里的婶子有点儿什么事儿可不行,就得够说好长一阵子,除非让另一件事儿把这事儿给掩盖下去。
为什么村民们私底下这么说呢?因为好多人也都见到了,来冯秀家搭伙的这个男人,一看这个男人还有啥不明白的,家里那两个小的崽子跟这男人脸长得太像了,这还有啥说的,这就是这男人的。也有人说到,就是他那大儿子冯大军跟着冯秀特别像,可是他那大姑娘呢不知道像谁,不像爹,不像娘,也有人说道,你这话说的,你没发现他家那大姑娘,跟咱们村儿那老刘家,那瞎眼算挂先生,特别像吗?
有的村民听了以后,这才说道,怨不得说这姑娘怎么这么面熟,这脸盘子细细想起来可不跟那刘半瞎子特别像。这样议论生在每家每户人多的地方,多数都属议论。
可冯秀就跟个没事儿人似的,每天该干啥干啥。不过也有人觉得冯秀不容易,这饥荒年月,能有口吃的活下去就不错了,他也是为了这个家才咽下这口气。
这男人住进冯秀家后,可就过得如鱼得水了,颜如是这家里掌柜的说了算的,把冯秀使唤的团团转,而冯秀特别心甘情愿的被使唤,啥也不说,人家让干啥就干啥,这样的表现让村里很多人说啥的都有。而他的老婆更加看不起冯秀这个人了,所以把他跟大儿子撵了出去,在家里的下屋搭了一盘小炕,爷俩就在那住着。
倒是也没闲着,他卖唱出身,嘴巴甜,没多久就跟村里一些人混熟了。但村民们表面上跟他客客气气,背地里还是指指点点。光明正大的给一个男人戴绿帽子,而且还能让这个男人这些年一直养着他的两个孩子,现在更是上门儿来吃他的,喝他的,这个男人也真是的,心太狠,良心不太好,村里人私底下议论,都说这冯秀太没骨气了,让人欺负成这样也心甘情愿,真不知道说啥好了,村儿里的这些老娘们儿,老爷们儿爱八卦的,私底下没少讲究这事儿。
这天,村里的粮食分配出了问题,大家的口粮又少了。毕竟整个寒冷的冬天都在家里猫冬,所以大队上的食堂粮食一减再减。每一家都是这样过的,毕竟家家都有半大小的,都是能吃的时候。冯秀家更是雪上加霜,那男人眉头紧锁,突然提出他可以再去邻县卖唱换些粮食回来。也许这个男人来到这家做主惯了,所以啥事儿也没有跟冯秀说,男人收拾了一下 带着冯秀的老婆准备去卖场换粮食。临走前还到何毅这儿来开了介绍信。村民们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有人小声嘀咕:“也不知道他能不能真带回粮食,别是又跑了。”冯秀没说话,只是默默回了家,等着男人的消息。
毕竟他出去卖唱也是属于换粮食回来多少还要交给大队一些的,大队上也比较支持这事儿,所以人家两个人欢天喜地的走了。这样村里也有很多妇女眼红的,毕竟人家能出去卖唱换粮食回来不会被饿肚子。酸不拉几的,说啥的都有。现在寒冷的冬天多数卖唱的也都会在市里或者在大食堂,毕竟面积大,不会在露天或者外面死冷寒天的也不好受,谁也没有那么厚的保暖衣服。就算是带不回来粮食,最起码两个人能在外边吃饱饭,就是不准备给钱粮也会管顿饭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冯秀每天依旧本本分分干活,可男人和他老婆却一直没回来。村里人的议论声更大了,都猜测他们是不是跑了,把冯秀爷几个扔这儿挨饿。
何庆海看着冯大军越发瘦弱的模样,心里有些不忍。这天,他偷偷塞给冯大军一个窝窝头,“拿着吃吧,别饿着。”冯大军眼眶泛红,低声说了句谢谢。 悄声地对何庆海说,从食堂领回来的粥他都喝不到,就只能给个碗底儿,都被他弟妹给喝了,他爹也不向着他,也不敢管那俩小的。他跟大姐俩每天都喝一口碗底儿。
何庆海听了以后觉得这冯秀也真是的,那两个野种不是自己的 。要想在这个家好好的过日子,就得必须听自己的不听话,那就揍的轻,不把他们收拾老实点儿了,看把自己的儿子欺负啥样也不管,这心不知道咋想的。
又过了几天,就在大家都以为男人不会回来时,村外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何庆海出门一看,竟是男人和冯秀老婆回来了,两人身后还跟着几个挑着粮食担子的人。男人得意地扬了扬头,大声道:“看,我给咱村带回粮食了!”村民们先是一愣,随后都围了上去,眼中满是惊喜和羡慕。冯秀站在人群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而冯大军也终于有了点精气神,跟着父亲迎了上去。证明有粮食回来就不会饿肚子了,他们有没有想过带回这些粮食能进他们自己肚子里有多少呢?
常书记听说了,跟村长都过来了,看着有200多斤的粮食,虽然不多,但是这也是能够村里人吃几顿的了?既然人家出去卖唱都能挣回粮食,这就是功臣。而冯秀的老婆主要也是要面子的,就想堵住村里那些爱说人家闲话的老婆子的嘴,毕竟他自己做的事儿不好看,只要不说在自己跟前儿也无所谓,关键是有人就在自己面前反复说的,这下好了,自己挣回来的粮食,他们觉得不好吃,可以饿着。在饿着的面前情况下谁还选择得罪人呢?
常书记和村长一商量,决定给男人记上一功,还让他在村里分享卖唱换粮的经验。男人站在前面,唾沫横飞地讲着,时不时得意地瞟一眼村民。分享完经验,常书记宣布按规定,这粮食大部分要充公,留一小部分给男人一家。冯秀老婆一听,脸色立马就变了,刚想开口反驳,被男人暗中拉了一下。
晚上,男人一家围坐在一起分粮食。男人把大部分留给自己和冯秀老婆,只给冯秀父子和大姑娘留了一点点。冯大军看着那少得可怜的粮食,眼里满是失望。冯秀依旧低着头,不发一言。大姑娘倒是没说什么,默默把粮食收了起来。每天吃不饱,但是也比没有的吃好啊,这些都被何庆海知道了,因为冯大军就何庆海这么一个朋友, 何庆海也于心不忍,毕竟这家伙太老实了。没少贴补这家伙不是给个大饼子,就是窝头,二合面,馒头和白面馒头,可不敢给他吃,容易暴露,就这样都让这冯大军觉得不可思议,那眼神里写着你家竟然还有粮食吃,但是这家伙虽然老实,却不是傻子,什么也没说,给了就吃,也不多问。这一点何庆海是比较喜欢的,他家啥事儿他私底下也都对何庆海说了。
然而,就在大家以为日子会好起来时,邻县传来消息,说一个男人卖唱时,用了些不正当手段,才换到些粮食。那个村子里都已经饿死人了。就是不知道这个男人是哪里的,很多人都议论这男人太有本事了,私底下都在寻找。这件事情也传回了村里。
村里顿时又炸开了锅,村民们 都怀疑是不是来冯秀家搭伙这男人干的。对男人的态度再次急转直下,那些粮食也成了烫手山芋……村长知道了,也没办法,毕竟那粮食已经吃完了,想找也没有了。
后来人家村里找了很久, 没有找到这事儿也就不了了之了,传出来的消息就是原来那男人勾搭了那个村里的村长老婆。这些粮食是那娘们儿私底下给他的,所以才有了这事。 这件事儿给村子里的村民们整个冬天带来了数不尽的各种说头。
pS,老铁,老妹们。老一辈人都管二人转的人叫卖唱的,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听到这种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