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然推开公寓门的时候,钥匙还在锁孔里转了半圈。他没关门,而是先探出半个身子往楼道左右扫了一眼,确认没人跟上来,才把背包甩进屋内,自己紧跟着跨进去,反手“咔哒”一声锁死。
屋里灯一开,他就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金属片,放在茶几上。灯光下,残缺的符号边缘泛着冷光,像是谁用刻刀随便划了几下,偏偏又透着股说不出的规整劲儿。
他刚坐下,手机震了一下。语音消息弹出来,张峰的声音低沉但带着点急:“你那边断信号二十分钟了,出事没?”
苏然看了眼屏幕,嘴角一扬:“差点被装修队围殴。”
他回了个定位,顺手把直播设备塞进抽屉,又从柜子底下摸出个银色小盒子,打开后按了开关。嗡的一声轻响,房间里所有电子设备的指示灯都暗了半分——屏蔽装置启动。
他长舒一口气,瘫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刚才那一通跑,脑子还在高速运转,可身体已经快撑不住了。正想闭眼歇会儿,门铃响了。
“来了。”张峰站在门口,手里拎着一台厚重的笔记本,外壳贴着好几层防摔胶带,一看就是常年在外跑资料的命。
“你还真带这古董出门?”苏然接过电脑,掂了掂,“这玩意儿比我的充电宝还沉。”
“离线数据库,全靠它吃饭。”张峰进门就脱了外套,一屁股坐到沙发上,“说吧,啥情况?你上次发的坐标图我都存好了,就等你给个准信。”
苏然把记事本和金属片推过去:“昨晚上在废弃厂地下看见这玩意儿,墙上一堆类似的图案,其中一个亮过一下。我抄了一份,这是他们故意留下的残片。”
张峰拿起金属片对着灯翻来覆去地看,眉头越皱越紧:“这三角套三角的造型……有点眼熟。”
“我也觉得不像瞎画的。”苏然翻开记事本,指着自己画的符号,“中间那个倒三角,方向固定朝下,两边对称,纹路像电路,但又不完全一样。关键是,它亮的时候,声音也跟着变了节奏。”
张峰敲了敲键盘,调出一个加密文件夹,里面全是扫描件:老地图、军事档案、民间社团记录,五花八门。“我记得以前查地下组织资料时见过类似的东西,好像是某个七十年代军工项目用的内部标识系统。”
“军工厂?”苏然凑过去,“难怪看着这么规整。”
“不完全是。”张峰放大一张泛黄的图纸,“你看这个能源分配图,环形回路的走向,和你画的外围纹路几乎一致。而且……”他拖动鼠标,把两张图叠在一起,“角度偏差不超过两度。”
苏然眼睛一亮:“合着这不是装饰,是功能图?”
“很有可能。”张峰点头,“再结合你看到的发光现象,我猜这符号不只是标记位置,还能反映系统运行状态。比如电源开启、通道解锁之类的。”
“那倒三角呢?”苏然追问。
“核心枢纽。”张峰干脆利落地说,“这类结构里,倒三角通常代表主控节点或能量源中心。你记得声音是从地底传来的吧?说不定下面就是动力室。”
两人对视一眼,同时开口:“坐标!”
苏然立刻打开手机,调出昨晚截取的波形数据,对比当时符号出现的时间点。“声音第一次响是凌晨一点十七分,持续三秒;第二次是两点零五分,延长到六秒。间隔四十八分钟。”
“规律性启动。”张峰快速输入程序,“如果这是自动巡检或者定时供能,我们可以反推它的周期频率。”
几分钟后,屏幕上跳出一组经纬值。
“城郊十三公里外,地图上没标名字,只有个废弃编号——F-7区。”张峰放大卫星图,“这儿以前是战备物资中转站,八十年代就注销了,现在连导航都不显示。”
苏然盯着那片灰白色区域,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没人管的地方,最适合藏东西。”
“而且进出方便。”张峰补充,“周围全是荒地,一条旧铁路穿过去,货车可以直接开进去卸货,神不知鬼不觉。”
“那就对上了。”苏然合上记事本,“他们不是临时据点,是早就建好的基地。干扰器信号暴露位置,其实是他们设的局,就等着我去触发警报。”
“那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张峰抬眼看他。
“既然知道门在哪了,当然得敲一敲。”苏然咧嘴一笑,“不过这次不能硬闯,得换个身份混进去。”
“你想应聘保安?”
“工资低点没关系,包住就行。”苏然模仿着语气,“最好还能让我值夜班,顺便参观下地下设施。”
张峰笑出声:“你要不说,我还真信你是冲着住宿福利去的。”
正说着,手机又震了。视频请求跳出来,林悦的脸出现在屏幕上,头发还有点乱,显然是刚起床。
“你们聊完了吗?”她声音软软的,眼睛却亮,“我刚醒,就想看看你是不是安全回来了。”
“刚破完案,准备写结案报告。”苏然把镜头转了转,让她看到桌上的金属片和电脑屏幕,“怎么样,帅不帅?”
“帅。”她点点头,又认真地说,“但是下次别一个人去那么危险的地方了,好不好?”
“我不是有保命手段嘛。”苏然挠头,“再说了,我不是毫发无损地回来了?”
“下次不一定这么幸运。”她抿了抿嘴,“答应我,出发前一定要告诉我一声,行吗?”
“行。”苏然看着她,语气轻松下来,“等我把路线定好,第一个通知你。”
“不是通知。”她纠正,“是要我陪你一起计划。”
“得令,指挥官。”苏然敬了个礼。
挂了电话,张峰看了他一眼:“她比你清醒。”
“所以我才舍不得让她冒险。”苏然收起笑容,把数据全部导进离线U盘,塞进贴身口袋。
“我已经联系了几个老渠道,能搞到F-7区的部分建筑结构图。”张峰递过一台小型通讯器,“这个频段加密,咱们分开行动也能保持联系。”
“谢了。”苏然接过来,试了试信号,“比上次那个半路失灵的好使。”
“别夸太早,电量只能撑六小时。”张峰站起身,收拾背包,“明天早上六点,我在东环路口等你。别迟到。”
“放心,我连闹钟都设了三遍。”
门关上后,苏然坐在桌前,把所有信息重新梳理了一遍:符号解析完成,目标锁定,行动计划初步成型。他打开加密地图,将最终坐标标注为红色三角,旁边备注一行小字:“入口推测位于西北侧通风井下方,优先排查右侧通道磨损痕迹。”
窗外天色渐亮,晨光一点点爬上窗台。
他喝了口凉水,起身从衣柜深处翻出一件深灰色工装外套,袖口磨得有些发白,但整体还算干净。又找出一双旧劳保鞋,拍了拍灰,摆在床边。
正准备躺下眯一会儿,手机突然震动。
是一条自动提醒:**今日气温18c,空气质量良,适宜出行**。
他盯着那行字看了两秒,忽然想起什么,猛地坐直。
昨天地下响起声音时,空气温度明显比外面低了好几度,可他的设备并没有记录到制冷系统的能耗波动。
除非——
那声音根本不是机器启动,而是某种装置关闭后的余震。
他翻身下床,抓起笔在纸上飞快写下几行推算:
> 声音出现 = 系统关闭
> 微光闪动 = 能量回流
> 三角符号 = 核心断电标识
也就是说,他看到的不是基地运作的状态,而是——
休眠模式结束前的最后一道保险解除。
笔尖顿住。
他缓缓抬头,看向墙上挂着的地图。
那个被标注为F-7区的点,此刻仿佛正安静地等待着他踏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