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谨低下头,这段时间以来,要是说他心中没有想法留在大明,那是不可能的,但真到了决定的一刻,又是犹豫不决,首先李世民对待他那还是非常不错的,相关的地位、权势都给予尊重和体现,其次,在他心里,李世民的确是英主人杰般的存在,跟着李世民,未来可期。
当然这一点赵瑞也能做到,但毕竟大家相处没有那么久,对于赵瑞人品或者说未来是否会卸磨杀驴,谁又能知道呢?
张公谨对于投降持谨慎态度,段志玄也是一样,皇宫之中放下武器不与赵瑞争斗是一回事,投降赵瑞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当时在皇宫之中,段志玄已经被包围,周围都是强弩手,抵抗就是让手下弟兄在做无谓的牺牲。段志玄在战场上勇猛无敌,但不是真的没有脑子。
不过现在赵瑞给的条件很诱人,最主要的是不需要他们去面对李世民,直接和李世民作战,而是防御突厥和吐谷浑,这无疑让两人心里好受了很多,也更加容易接受。
房玄龄也看出两人犹豫不决,
“弘慎、志玄,我等追随秦王为了一展心中抱负,现在天下大势,在于陛下,况且陛下念及旧情,不让你们直接面对旧主,而是协助中原百姓抵御外族入侵,二位莫要辜负陛下一片苦心才是。”
张公谨点点头轻声道,
“陛下圣恩,臣等无以为报,既然陛下愿意收留我做一小卒,臣愿意追随陛下,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赵瑞当然不可能让这样的大将之才屈没了,做一小兵,再说劝降一个小兵,需要皇帝亲自出马么。于是张公谨就成定远侯,右骁卫将军,灵州总管;段志玄成了怀远侯,右骁卫将军,延州总管。两人恰好分解了右骁卫大将军柴绍的兵马。
柴绍自从平阳公主和李渊等人离开长安之后,一直很老实,柴哲威弟兄两个也被他带着躲在家中不出门,就算这次李渊回到长安,宇文士及等人联系他,柴绍也是不为所动,紧门闭户不接待,不参与。柴家打得好算盘,人在赵瑞阵营,只是暂时少了权势罢了,李家父子赢了也不会把柴家怎么样,平阳公主的两个儿子可是姓柴的。
赵瑞称帝之后封他为大将军,他就接旨,接完圣旨,却很知机地不到军营,大将军本来就不需要每天呆在军营,你要是天天在军营和士兵们混在一起,那才会引起误会,柴绍就把这条贯彻得很彻底,根本不去,军营有事就由将军和长史解决,反正这些人都是赵瑞派过去的。
重大事情找到他,他就直接去问兵部意见,然后转达,于是赵瑞前两天让中书省发一纸诏书,评价柴绍,“忠诚正直、勤勉笃行“,并以此为理由将柴绍的蒋郡公晋升成了蒋国公。柴绍收到封爵,上殿谢恩,归来后更加不理兵权。
张、段二人离席叩拜赵瑞,算是确定了归属,这就是一家人了,几人谈笑风声,慢慢就少了拘束,张公谨就把当初房玄龄离开齐州,自己正在城门楼上,发现了他的护卫一事说了出来,房玄龄赶紧起身拜谢,他还不知道当初要不是张公谨放他一马,他根本出不了齐州。
张公谨又提到程咬金当时也在场,知道此事,也没有声张说出来,段志玄没有想到张公谨还有这么一手,心说,你们这帮家伙可隐藏的够深的,房玄龄和房遗直、现在你张公谨,还有程咬金,那还有其他人么?
本来段志玄打破脑袋都没料到的人选,竟然和这边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己当初一门心思跟着李世民要是被杀可就冤死了,想到当初的尉迟敬德、张士贵等人,段志玄心里直骂娘,要是这样看,那秦琼和秦怀玉估计也跑不脱,段志玄长叹一声,秦王殿下,你输的可一点不冤啊。
张公谨这时候提出来这些旧事,不是在向房玄龄和赵瑞邀功,其实最主要还是一个投名状的作用,他深知皇帝这个生物很怪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你不献出忠诚,人家怎么放得下心呢?赵瑞和李世民之间不就是例子么?谁能想到李世民会派人多次谋害赵瑞呢?
赵瑞说不计较他们怀念旧主,但心里未免不留下疙瘩,现在自己讲出来当初放过房玄龄一事,这就等于给了赵瑞一个把柄,明白告诉赵瑞,自己是回不去李世民那边了,您放心吧。
赵瑞收服两个大将之才,心中很满意,带着两个美女出门逛了一会,就回宫去了。
而在嘉会坊的孙伏伽家里,孙伏伽和刘仁轨正在屋里坐着喝茶,刘仁轨看着满面笑容的孙伏伽不知何意,从明月轩回来孙伏伽就一直笑咪咪的,平日里他可是很严肃的人,大理寺正的职务更是让他平时不苟言笑。
“伏伽兄,你这是怎么了?从外面回来,就一直笑个不停,有什么喜事?“
“正则啊,本来我打算带你去拜访韩寺卿,请他向朝廷举荐你来大理寺任职,估计用不着了,你很快就会有贵人赏识,到时候莫要忘了为兄就是,哈哈哈。“
刘仁轨被笑的一头雾水,看着乐不可支的孙伏伽,
“伏伽兄这是何意?“
“你今日在明月轩对于那个案件的结论很好,明月轩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龙兴之地,你的那个结论让贵人听了去,还怕没有前途么?“
“贵人?那位贵人?“
“我虽是大理寺正,正五品下,上朝之时只能在门外,但也能得见圣颜,陛下不认得我,我却是认得陛下的,今日在明月轩有一组客人,正是陛下,他在那里听科举考生议论,眉头紧锁,很是不快,你的回复让陛下展颜一笑,我都看在眼里啊,你可知道,后来我们出门时,有人过来向我打招呼并借机询问你,那人是谁?那是陛下贴身护卫首领,太原王家的王穆王子美。他来向我打听你,你想想,是谁在打听你?“
刘仁轨目瞪口呆,
“你是说我们今日碰到了陛下?“
正疑惑间,门房来报,有吏部衙门书吏前来,询问刘仁轨在不在,孙伏伽大笑道,
“怎么样?正则,我说的不错吧?“
果然书吏来是找刘仁轨告诉他明天去吏部衙门,吏部已经征辟他为江阴县令,即刻办理手续上任,刘仁轨听到这里哪里还不明白,赶忙整理衣冠,向北拱手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