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高原的低语
“普罗米修斯之手”对青藏高原古老寺庙遗址的关注,像一根细微的刺,扎在林凡的感知中。他并未立刻采取强硬措施,但指示“暗影”团队和墨老通过各自的渠道,密切关注对方的动向,并设法了解那座寺庙的更多背景。
墨老动用了他在玄门中的关系网,几经周折,得到了一些零碎却引人深思的信息。那座名为“扎西岗日”的寺庙,并非着名的旅游景点,而是某个隐秘教派的苦修之地,传承极其古老。教派典籍中记载,该地是“大地之耳”,能聆听“天空与地心的对话”,历代都有修行高深的“听脉者”在此守护,防止“地气”失衡。
“听脉者”、“地气失衡”——这些词汇与落星坳的“守护者”、“地脉能量”何其相似!
几乎同时,“暗影”团队通过卫星和高空无人机(保持了绝对安全的距离)的监测,发现“普罗米修斯之手”的勘探队,在寺庙外围架设的设备,并非普通的地质雷达,其频率特征与dSm用于探测地脉能量的设备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显然掌握了某种探测地球隐性能量场的技术,其来源成谜。
林凡意识到,“扎西岗日”很可能就是“守望者”星图上标注的、另一个关键的地脉节点。而“普罗米修斯之手”(或者说其背后的“利维坦”),正在试图接触甚至掌控这种力量。
这绝不能等闲视之。地脉能量的狂暴,在落星坳已经得到了血的教训。如果被一个信奉“秩序高于一切”、且可能缺乏对自然敬畏的组织粗暴干扰,后果不堪设想。
他必须阻止他们,或者……至少确保接触是在可控和尊重的前提下进行。
然而,直接介入面临外交和地缘上的复杂局面。那片区域主权归属明确,dSm作为外国商业实体,没有理由也没有权力进行干预。
林凡思考良久,选择了一条迂回的路径。他通过GR3联盟的渠道,以“全球地质灾害预防合作”的名义,向该区域所属的国家提供了dSm关于全球地脉能量节点的部分非核心研究数据,并隐晦地指出了“扎西岗日”区域能量场的特殊性和潜在风险,建议由该国主导,邀请dSm作为技术顾问,对该区域进行联合科学考察。
这是一个阳谋。既表明了dSm的关注和善意,又将主导权交还给了当地政府,同时将“普罗米修斯之手”置于了尴尬的境地——如果他们继续未经允许的勘探,就将从“科研”变成“非法活动”。
消息传出,“普罗米修斯之手”的勘探活动果然明显收敛,似乎转入了更隐蔽的状态。而该国政府在评估了dSm提供的数据后,对联合考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谈判迅速展开。
就在林凡以为事情暂时得到控制时,墨老那边传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扎西岗日”寺庙现任的“听脉者”,一位年近百岁、几乎从不与外界接触的老僧,竟然主动通过中间人,表示希望与dSm的“执火者”(指林凡)进行对话。
他怎么会知道dSm?怎么会知道林凡?还用了“执火者”这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称呼?
林凡心中警铃大作。这座古老的寺庙,似乎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深不可测。
他同意了对话的请求,安排了一次高度加密的、非视频的音频通讯。
通讯接通,耳机里传来一个苍老、枯涩,却仿佛带着雪山回音般清澈平静的声音:
“执火者,你点燃了未来的光,却也惊扰了沉睡的影。高原的‘耳朵’,听到了不该听到的……杂音。”
林凡心中一凛:“大师听到了什么?”
“冰盖下的低语,并未完全沉睡。”老僧的声音古井无波,“你在南极唤醒的,不只是守护。还有……回响。小心……‘共鸣’。”
冰盖下的低语?回响?共鸣?
老僧的话如同谶语,指向了南极遗迹,却又模糊不清。
“请大师明示。”林凡沉声道。
“时机未到,不可言尽。”老僧缓缓道,“守护‘扎西岗日’,即是守护平衡。莫让外来的‘铁手’,玷污了这片净土。至于那‘杂音’……待‘星钥’再次对准锁孔时,你自会知晓。”
说完,不等林凡再问,通讯便被单方面切断了。
林凡坐在寂静的办公室里,回味着老僧那云山雾罩的话语。
冰盖下的低语未沉睡?还有回响?小心共鸣?
星钥再次对准锁孔?
每一个词都似乎蕴含着深意,却又难以捉摸。
他感到,自己仿佛刚刚触摸到了一张更大、更复杂的网的一角。南极遗迹、“守望者”、“回响者”、全球地脉节点、以及这些古老的守护者……它们之间,似乎存在着某种超越时空的、深刻的联系。
而“普罗米修斯之手”的觊觎,只是这张网上一个微不足道的扰动。
真正的风暴,或许还隐藏在水面之下,更深、更暗的地方。
(第一百六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