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无声的守护者
“守护者”的建立,如同在林凡庞大而脆弱的帝国外围,悄然筑起了一道无形的能量护盾。这支初生的力量,在代号“彼岸”的孤岛上,进行着近乎严苛的训练和磨合。他们的存在,是dSm最高机密之一,知晓者仅限于林凡、“暗影”核心及“守护者”自身。
林凡并未急于让这支力量介入日常事务。他深知,一支真正的精锐,需要在阴影中耐心打磨,直至与阴影本身融为一体。他通过“暗影”团队,为“守护者”提供源源不断的情报支持和后勤保障,确保他们能专注于提升自身能力,并熟悉所有需要保护的目标信息——从格陵兰冰原下的实验室坐标,到魔都君悦府的建筑结构,再到顾佳茶山的布局,甚至许子言幼儿园的日常作息。
这种无声的守护,很快在几个细微的角落,显现出它的价值。
在魔都,顾佳 某天傍晚带着许子言从茶山体验店回家时,感觉似乎有辆黑色轿车在不远不近地跟着。她起初有些紧张,但那辆车只是跟随,并无任何异常举动,在她进入小区后便悄然驶离。她将此归结为自己的错觉,并未在意。她不知道,那是“守护者”外围警戒人员在进行例行风险评估和路线确认。同样,林凡父母 在老家社区散步时,附近也总会多出几个看似遛狗、下棋的“邻居”,目光偶尔会不经意地扫过周围。
在格陵兰,“创世纪”主实验室外围的冰原上,多了一些伪装成国际冰川研究组织的“观测点”。这些观测点不仅能监测环境数据,其隐藏的高清摄像头和震动传感器,构成了实验室最外围的一道隐秘警戒圈。任何未经授权接近实验室核心区域的企图,都会在第一时间被“守护者”指挥中心捕获并评估。
甚至在dSm总部及几个关键子公司,“暗影”团队的内卫部门也悄然加强了巡查,一些看似普通的员工,其真实身份是“守护者”的情报分析员或安全顾问,负责监控内部通讯和人员动向,防范潜在的渗透风险。
这些变化细微至极,如同水滴融入大海,除了林凡和极少数核心成员,无人察觉。但正是这些无声的布置,编织成了一张细密而坚韧的防护网。
林凡自己,也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依旧忙碌于“创世纪”的研发推进和dSm的全球博弈,但内心深处那份因外部威胁而始终紧绷的弦,似乎稍稍松弛了一些。他知道,并非威胁消失了,而是他拥有了应对威胁的更有效手段。这种底气,让他能更专注于技术突破和战略布局。
然而,真正的考验,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这天,“暗影”指挥中心接到“守护者”从“彼岸”基地发来的紧急警报:基地外围的被动声纳阵列,捕捉到一艘未经申报的、具有明显军用特征的微型潜艇,在岛屿附近海域进行低速、隐蔽的巡航侦察!对方似乎对岛屿产生了兴趣!
“守护者”指挥官“山峦”请求指示:是继续保持静默观察,还是采取威慑性驱离行动?
林凡在君悦府书房接到加密通讯时,正在审阅“创世纪”实验室利用铼-190样本进行首次催化实验的准备工作报告。他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如刀。
微型潜艇?军用特征?在这片偏僻的海域,目标直指“彼岸”?
这绝不是巧合!很可能是之前对dSm南太平洋活动产生兴趣的某些势力,派出的前哨!
“保持最高级别静默。”林凡的声音冰冷,“所有人员进入预设隐蔽位置,关闭非必要能源输出,伪装成无人岛状态。记录对方所有活动轨迹和信号特征,但不要有任何形式的接触或对抗。”
“明白!”
林凡放下通讯器,走到世界地图前,目光落在那个代表“彼岸”的孤岛上。他知道,“守护者”的第一次实战考验,以这样一种被动防御的形式到来了。对方的目的显然是侦察,试探这座岛屿的虚实。如果“守护者”贸然行动,反而会暴露自身存在和岛屿的重要性。
他选择隐忍。在力量尚未完全成熟,底牌不能轻易亮出的时候,隐藏是最好的保护。
接下来的四十八小时,那艘微型潜艇如同幽灵般,在“彼岸”岛周边海域时隐时现,进行了多次细致的扫描和侦察。“守护者”全员如同融入岩石的蜥蜴,在绝对静默中,记录着对方的一举一动,同时确保岛屿表面没有任何人类活动的痕迹。
最终,或许是未能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目标,那艘潜艇悄然撤离。
危机暂时解除。
“守护者”指挥中心将完整的侦察报告和分析提交给林凡。报告显示,对方的技术手段相当先进,显然不是普通势力。这次事件,无疑给林凡敲响了警钟——他选择的这条道路,注定了要与阴影中的强大力量为敌。
但他并未感到恐惧,反而有一种棋逢对手的冷静。他指示“山峦”:“以此为契机,完善岛屿的被动防御体系和反侦察手段。‘守护者’需要更快地成长。”
“是,先生!”
无声的守护者,在经历了第一次潜在的碰撞后,变得更加警惕和坚韧。他们如同林凡帝国阴影中的根系,在无人可见的地下,默默蔓延,汲取养分,变得越发强壮。
林凡知道,与那些阴影中的对手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而他,已经做好了准备。
(第六十五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