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火种微光
“创世纪”实验室的理论突破,如同一颗被深埋地底的文明火种,其微光虽未外泄,却已让林凡感知到周遭黑暗中蠢蠢欲动的窥探。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异常算力波动,如同黑夜中远处传来的一声轻微脚步,警示着潜在的危险。林凡的应对策略并非激进的前冲,而是更深沉的潜行与更坚固的壁垒构筑。
他批准了“方舟协议”的全面执行。dSm控制的、位于格陵兰冰盖深处、瑞士阿尔卑斯山脉腹地以及西伯利亚永冻层下的数个绝对物理隔绝服务器阵列被激活,承载着“创世纪”核心数据的加密碎片,如同文明的火种被分藏于不同的诺亚方舟,彼此孤立,却又通过只有林凡掌握的密钥相连。任何非法的强行突破,只会触发数据的自毁程序。
同时,“创世纪”实验室对外释放的烟雾弹开始生效。几篇关于“新型高温超导材料在能源传输领域应用前景”的论文,以dSm资助的独立研究员名义,发表在影响力足够的学术期刊上。这些成果真实且具有一定价值,足以解释dSm近期在相关领域的人才和资源倾斜,巧妙地将外界可能的探查视线,引向了相对“常规”的能源技术方向。
然而,林凡深知,真正的挑战在于“点火”实验从理论走向工程的漫漫长路。那不仅仅是公式和模型,更是涉及极端物理条件下材料学、工程学、控制论等无数领域的巨大鸿沟。他将dSm庞大的资金流,如同精准的输液管,悄然注入全球数十个不起眼但拥有独特技术专长的小型研究机构和初创公司,目标直指耐极端高温高压的特殊合金、高精度磁场约束装置、高效热转换系统等“点火”实验必须突破的工程瓶颈。
这些投资分散、隐蔽,大多以风险投资或技术合作的名义进行,短期内看不到显着回报,甚至很多注定会失败。但在林凡眼中,它们是为“火种”能够持续燃烧而必须投入的、沉默的燃料。
就在林凡将绝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这关乎未来的隐秘战争时,他国内的生活仍在继续,只是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层冷肃的底色。
王漫妮 努力适应着林凡的“忙碌”。她将“林曼时尚”运营得风生水起,甚至开始尝试开拓海外市场。一次视频会议上,她兴致勃勃地向林凡展示新季度的全球推广方案,话语间充满了开拓疆土的雄心。林凡安静地听着,末了,只给出一句:“海外市场风险与机遇并存,做好充分的本地化调研和风险预案。” 语气是公事公办的冷静。王漫妮满腔的热情像是被浇了一盆冷水,她看着屏幕那端林凡深邃却难掩疲惫的眼睛,那句“你最近是不是太累了”在嘴边滚了滚,最终还是咽了回去,化作一声低低的“我知道了”。她挂断电话,看着办公室里“林曼时尚”亮眼的销售数据图表,第一次感到一种巨大的成功也无法填补的空虚。
顾佳 的感知则更为细腻。她不再主动约林凡去品茶或散步,而是换了一种方式。她会在他偶尔回复信息较慢时,发去一张茶山雨后初霁的照片,配文“新茶吐绿,静待佳客”;或者在他提及疲惫时,托人送去一小罐她亲手窨制的、安神效果极佳的茉莉花茶,没有任何多余的言语。这种无声的、保持距离的关怀,像山间清泉,不灼热,却持久地滋润着林凡因高度紧绷而略显干涸的心田。林凡每次收到,都会回复一个“谢谢”,有时会多加一句“茶很好”。他知道顾佳懂他的状态,也感激她这份不追问、不索求的温柔守护。
安迪 与林凡的交流则彻底进入了“战时状态”。他们讨论的话题更加宏观和严峻:全球供应链的潜在断裂风险、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对高科技投资的冲击、地缘政治紧张背景下技术合作的壁垒……两人像站在风暴眼中的了望者,凭借顶尖的智力与信息,冷静地分析着世界的脉搏。一次,安迪直言不讳:“林凡,dSm最近的一些资金动向很反常,像是在为一场漫长的寒冬储备物资。你是否预见到了我们尚未察觉的系统性风险?” 林凡沉默片刻,回答道:“未雨绸缪,总好过临渴掘井。精言也早做打算为好。” 他没有透露“创世纪”的秘密,但这份警示,已是对安迪和精言最大的信任与负责。安迪不再多问,开始着手调整精言的资产配置和风险对冲策略。
连 林晓 也感觉到了哥哥的变化。她的“Spark”品牌发展顺利,偶尔想跟哥哥分享喜悦或请教问题,得到的回复总是言简意赅,透着一种难以接近的遥远。她有些委屈,向母亲李秀兰抱怨:“哥现在是不是觉得我太小儿科了,都不怎么理我。” 李秀兰叹口气,安慰道:“你哥肩上扛着那么大摊子,不容易。你别给他添乱,把自己照顾好,就是帮他最大的忙了。”
林凡通过系统,能模糊地感知到这些因他状态而产生的情绪波动。王漫妮的失落,顾佳的体贴,安迪的警觉,林晓的委屈……他都明白。但他此刻的心神,如同被无形之力牵引,绝大部分都系于那冰原之下、山腹之中静静燃烧的“火种”之上。与人类能源自由的宏大前景相比,个人的情感涟漪,似乎显得渺小而微不足道。这种认知,让他不自觉地与周遭拉开了一道无形的距离。
这天,“暗影”团队再次传来密报:除了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相关机构,似乎也加强了对非传统能源研究领域的监控,虽然尚未直接指向dSm,但氛围已然不同。
山雨欲来风满楼。
林凡站在书房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目光掠过上面标记的dSm各个据点,最终落在那个代表“创世纪”的、隐藏在格陵兰冰原下的红点上。
火种微光,已在黑暗中点燃。守护它,直至其成长为照耀人类未来的熊熊烈焰,是他无法推卸的使命,也是一场不能失败的孤独远征。
他知道,自己必须习惯这种身处风暴中心、与大多数人保持距离的状态。这是选择这条道路,必须付出的代价。
他拿起加密通讯器,接通了“创世纪”实验室的工程总负责人,问了一个极其技术性的问题:
“第七号特种陶瓷涂层的抗等离子体冲刷实验数据出来了吗?我要看原始波形图。”
他的声音,冷静得像格陵兰万年不化的寒冰。
(第五十二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