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内,学堂外,随处可见持不同观点的学子争得面红耳赤,甚至有人开始提笔撰文,准备加入这场空前的大辩论。
《京华新报》瞬间成为了士林的思想交锋平台,短期内这个事估计还要在报纸上吵一段时间了。
而在市井街巷、寻常百姓家,士子们关心的国家大事他们不太懂,但报纸上的其他内容却让他们津津乐道。
“快看!这上面有《西游记》!还是连着往下讲的!以后不用天天去明华楼抢位置了!”
“诶,这‘市井百态’里写的东街王婆家丢鸡的事,不就是前儿个发生的吗?写得真逗!”
“物价行情这个好,一看就知道哪家米铺便宜!”
那些民俗趣闻、连载故事、物价信息,极大地满足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和信息需求,报纸很快就在民间流传开来。
《京华新报》在京城引发的波澜,自然逃不过那些消息灵通的朝廷高官们的耳目。
下朝之后,不少官员都或好奇、或审视地弄来了一份,细细翻阅。
大多数人首先都被头版那两位文坛泰斗关于格物院的激烈辩论所吸引,暗自揣摩其中深意与朝堂风向。
接着,或许会扫一眼西游记连载,或者留意一下市井物价。
当然,也有眼尖的,注意到了某个极其不起眼的小角落里,那则关于当今圣上的的小八卦。
于是,第二天早朝时,端坐在龙椅上的景和帝,就感觉浑身不得劲。
怎么今天底下这帮臣子,眼神都怪怪的?
时不时就偷偷瞄他一眼,那眼神里似乎带着点……探究?好奇?
就是你往哪里看呢?
他感觉错了吗?怎么感觉周身凉凉的呢?
景和帝表面维持着威严,心里却犯起了嘀咕:怎么回事?朕今日冠冕戴歪了?还是脸上沾了东西?难不成……朕最近又变帅了,让他们惊为天人?
他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板,捋了捋精心修剪的胡须。
好不容易熬到散朝,景和帝正准备回御书房,却见太子默默地跟了上来,手里还拿着一份看起来颇为新颖的纸张。
“父皇。”
太子语气平静,将那份《京华新报》递了过去。
“这是近日京城里流传的新鲜物事,名曰‘报纸’,乃知知在礼部观政时牵头所办。儿臣觉得……您或许该看一看。”
“哦?知知弄出来的?”
景和帝来了兴趣,知知确实就这个事情找过他,被他拒绝了,没想到这孩子竟然不死心,自己办出来了。
景和帝接过报纸,一边往御书房走,一边随手翻阅起来。
这一看,倒真让他有些讶异。
“南崔北程的辩论?倒是敢写,也有些见地。”
“市井百态……嗯,能让百姓知晓些外面的事。”
“还有这小贴士……不错,实用。”
“这西游记连载,看来是得了授权……”
他粗略看下来,觉得这报纸内容颇为丰富,雅俗共赏,虽略显稚嫩,但格局不小,确实超出了他最初的预期。
他一边看一边微微颔首,心想:这小子,倒是朕小瞧他了,弄出来的东西,还真有几分模样。
看来在礼部没白待。
太子在一旁看着父皇的表情从随意到略显赞赏,知道他还没发现“重点”。
只好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稳,但手指却精准地指向了报纸某个极其边缘、字体也缩小了一号的角落。
“父皇,您再看这里。”
景和帝顺着太子所指,定睛看去。
那是一个标着“京华趣闻”的小栏目,里面记录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市井小事。而其中一条,赫然写着:
【据悉,宫中贵人尤爱红色,深信此乃其幸运之色,乃至贴身亵衣,亦偏好赤红,可谓里外如一,鸿运当头。】
这描述,这习惯……
景和帝脸上的赞赏之色瞬间凝固。
他眨了眨眼,又仔细看了一遍。
没错,说的就是他!
等等!什么东西?!
景和帝猛地抬起头,看向太子,脸上是毫不掩饰的惊愕和难以置信:“这……这上面怎么会有这个?!”
太子看着自家父皇那副仿佛被点了穴的表情,努力压下嘴角想要上扬的冲动,语气依旧恭敬:“据悉,是知知……亲自要求加上的。钱尚与温叙等人,未能劝阻。”
景和帝:“……”
他拿着报纸,半晌无语。刚才那点对报纸的欣赏,瞬间被这则关于自己的“小八卦”冲击得七零八落。
好小子!办报纸就办报纸,居然还敢拿你皇爷爷的私癖来充版面、吸引眼球?!
他就说今天的朝臣们,眼神怎么都怪怪的,感情是想看看究竟是不是红色啊!
御书房内,景和帝越想越觉得这混小子胆子太肥!
天家颜面,岂是能随便拿来充作市井谈资的?
虽然无伤大雅,但此风不可长!
“好你个明言知!真是反了天了!朕的这点习惯也是能随便登上报纸的吗?!”
景和帝气得吹胡子瞪眼,抓起手边的和田玉镇纸就想摔,举到半空又心疼地轻轻放下,换了个普通的黄铜镇纸,“哐当”一声砸在地上,以示愤怒。
不行,必须得给这小子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什么叫“君威难测”!
景和帝大手一挥,对身边的曹和才道:“去!把这次报纸的主编,那个叫温叙的,给朕叫来!”
曹和才内心哭笑不得,猜到陛下肯定是要报复了,领命而去。
景和帝盘算着,知知在礼部的轮值眼看就要结束了,但这报纸看样子反响不错,以后肯定会作为常例办下去。
温叙作为实际的主编和操盘手,未来大概率就是主管报纸的官员。
敲打他,就等同于敲打知知,还能给报纸立规矩!
很好,就这么办,一箭双雕!
温叙战战兢兢地来到御书房,心里已经在揣测到底是为什么了?是因为他爱慕宝华公主?还是小世子刊登的趣闻?
尽管温叙内心如何抗拒,该来的还是要来!
景和帝屏退左右,只留大太监曹和才在旁,对着温叙就是一通窃窃私语的教诲。
核心思想就是:下一期报纸,也给朕加个小栏目,内容嘛……就写成王小世子八岁时曾尿床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