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殿所有人都欣慰的看着姐弟俩的和好,唯有一人面色奇异。
锦华已经记不得了,她这位嫡姐曾经有这么不着调吗?
在她有记忆以来,嫡姐宝华就是压在她身上的一座大山。
所有人提起太子的女儿就只记得一位宝华公主,圣上的第一个孙辈,宠爱到破格封了公主。
本人更是优秀无比,才情冠绝京中闺秀,更是知书达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是婚事上难了一点,定下的人家总是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人一直拖到双十年华才成婚,但在成婚前夕,离奇暴毙过世。
也是自宝华死后,她们这些被压在底下的郡主才有了喘息的空间,渐渐脱离了嫡姐的阴影。
而且太子妃独得一女,无法接受嫡姐宝华的死亡,才渐渐香消玉殒的。
父亲和太子妃感情深厚,自那以后再未立太子妃,登基后也未立皇后,更是对后宫清心寡淡。
母妃在父皇登基后因育有两个女儿居于贵妃之位,虽无皇后之名却行皇后之实。
嫡姐宝华在这个岁数的时候,她是一个真切的小孩,记不清嫡姐的性格了,难道上辈子的宝华也是现在这个性格吗?
锦华心里觉得不对,她觉得重生以来事事不顺,手上除了母妃的宠爱竟是无牌可打,
还好,这次生辰宴她早早就开始准备了,除了母妃,她想再笼络一个人,再准备一张底牌。
酒过三巡,便是小辈们献礼祝寿的环节了,太子的自然是贵重稀罕之物,寓意吉祥,贵妃含笑颔首;到成王了,他却故作姿态,称他今天要送的礼物超级珍贵,怕先送了其他人自惭形秽,所以他要压轴。
楚贵妃一手带大的明若清,这个小小的变动自然不会跟他计较,还笑着说。
“要不是什么稀世珍宝的话,成王你今天可把脖子洗干净给本宫等着。”
轮到几个孙辈时,场面便更显得活泼起来,宝华送上了自己亲自画的花样命人打造的首饰,精致好看,重要的是宝华的一片心意。
小胖子送上了一尊自己捏的、歪歪扭扭却憨态可掬的胖寿星泥塑,引得楚贵妃忍俊不禁,连声说好。
很快就到了锦华,殿内的目光都落在这个年仅六岁、却总是显得过分安静沉稳的小女孩身上。
锦华今日特意穿了一身喜庆又不失雅致的樱草色宫装,更衬得她玉雪可爱。
她稳步上前,先是规规矩矩行了大礼,声音清脆如珠落玉盘:“孙女锦华,恭祝贵妃祖母福寿安康,春秋永驻。”
举止仪态,挑不出一丝错处,甚至比许多年纪大的孩子还要稳重得体。
楚贵妃笑着点头:“好孩子,快起来吧。”
锦华这才起身,从身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并不起眼的紫檀木长盒,双手奉上。
“这是孙女为祖母准备的一点心意,望祖母不弃。”
众人的好奇心都被吊了起来,楚贵妃示意身旁的侍女接过,打开盒子。
是一卷素雅的绢帛,侍女小心取出,缓缓展开。
那是一副双面绣插屏,绣工极其精湛,绝非寻常绣娘所能及,一面绣的是麻姑献寿,仙娥衣带飘飘,神态生动,祥云瑞鹤环绕;另一面绣的则是牡丹凤凰,国色天香,雍容华贵,寓意极好。
最绝的是,锦华用的是在日光或者灯光下能折射出彩光的“瑰霞丝”。使得整幅绣品流光溢彩,华美非凡。
楚贵妃果然眼前一亮,身体微微前倾,仔细观赏,眼中流露出真正的喜爱之色。
“好精巧的针线,好鲜亮的配色,瑰霞丝难得,绣得如此完美,更是罕见。锦华,这是你从何处寻得的?”
锦华微微垂首,声音虽然平稳,却带着恰到好处的孺慕之情。
“回祖母,这是孙女特意描的花样,请教了宫中最好的绣娘,一针一线绣的,针脚粗糙,让祖母见笑了。”
大妹子,这叫针脚粗糙,那我的叫什么啊?
宝华擦了擦不存在的汗,这个妹妹有点厉害啊,她小心翼翼转过头去,果然看到了太子妃恨铁不成钢的目光。
咻的一下转过身,看不见看不见,根本看不见。
其实,不止太子妃。
明若清和徐沅宁看了一下前面才六岁的锦华,再看了一下身边只比锦华小一岁的胖儿子。
货比货得扔啊,俩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基本上都透露一个意味,儿子肯定随你。
太子的反应就更好品了,眼神中流出几分笑意,真是好有意思的一场宴会啊。
楚贵妃和景和帝是最单纯的,这也是自家的孙女,还有如此优秀的技艺,更难得的是一片孝心。
景和帝对锦华还是有印象的,看来东宫也只是柳侧妃聆不清挑事,孩子果然是被利用的,他明家的种果然是优秀的。
“弟啊,你的礼物还不上吗?”
太子捅了捅还在一旁跟弟媳妇“深情对视”的蠢弟弟。
明若清也不知道他哥抽什么疯,亲女儿出风头不好吗?唉,想换孩子的一天。
【呸呸呸,我们胖知知很好的,不许换!】
明若清无视脑海里跳脚的1033,淡定的吩咐侍女把他的寿礼抬上来。
好大的一个物件,明若清还神神叨叨的用一块巨大的黑布包裹了起来。
看着黑布笼罩的东西,锦华在心里嗤笑,神神秘秘,装神弄鬼,她不相信成王能拿出比她更好的礼物。
她这份礼物要珍贵有珍贵,要心意有心意,最重要的是她还只是一个六岁的小孩,他就算拿出了有心意有价值的礼物,年龄上也落她一筹。
这波锦华觉得自己稳坐钓鱼台,甚至还甜甜的询问:“二叔,你打算送祖母的究竟是什么呀?”
其他人也很好奇的看向明若清,明若清还想故弄玄虚。
“我们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吧?”
景和帝顺手就拿起手边的橘子砸了过去,正中明若清脑袋,没到睡觉时间呢,就飘了。
“哎哟。”
明若清捂了一下并不疼的头,父皇也是的,耐心真差,怎么能当好一个好皇帝呢。
景和帝一看儿子那样,就知道在背地蛐蛐自己,眯起了眼,把下一个橘子放在手上抛了抛。
眼看下一个橘子就要砸过来了,明若清终于准备老实介绍自己的寿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