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走进答辩室时,评审席已坐定。主评委抬眼扫了他一下,指尖在平板上轻点两下。空气里有种微妙的凝滞,像是某种程序外的流程正在悄然启动。
副组长清了嗓,翻开一份文件:“关于候选人林辰同志提交的‘民生政策精准投放模型’,评审组收到一份补充质询意见。”他顿了顿,“提交人,区财政局评审联络员周志明。”
林辰站起身,动作平稳。他没有看那份文件,而是将笔记本电脑接入投影系统。屏幕亮起,ppt停留在第三页:数据权限架构图。
“请林辰同志就以下问题作出说明。”副组长念道,“该模型中存在一个未公开的数据接口,允许特定企业优先获取政策匹配信息。请问,这一设计是否构成资源倾斜?是否存在利益输送风险?”
现场安静下来。几位评委低头翻页,有人提笔记录。这种质询不同于常规提问——它带着程序合法性外衣,却直指政治廉洁底线。
林辰点头:“感谢评审老师提出这个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关键点。”
他没有急于切换页面,而是放大了原图中的一个节点:“各位看到的这个接口,编号d-7,常被误解为数据出口。但实际上,它是系统内唯一的熔断式闸口。一旦任何单一企业调用频率超过预设阈值,系统将自动锁定其权限,并向纪委监察平台推送三级预警。”
副组长眉头微动:“为何申报材料中未作说明?”
“正因机制敏感,我才未在公开文档中展开。”林辰语速平稳,“去年南湖区智慧城市项目,因在方案中详细披露权限逻辑,被外部机构逆向解析,导致部分补贴数据被篡改。事后审计发现,攻击路径正是从所谓‘透明接口’切入。”
他停顿半秒,目光扫过评审席:“我原计划在项目运行三个月后,向纪委和审计部门专项报备全套风控逻辑。今天既然提出,我愿意当场提交完整设计文档。”
他点击鼠标,新页面弹出:《权限调用熔断机制技术白皮书(V1.2)》。图表清晰,流程闭环,每一步都标注了触发条件与监督节点。
“不仅如此。”林辰声音略抬,“我建议将该机制纳入全区干部选拔项目评审标准。凡涉及数据驱动的治理模型,必须内置可审计、可追溯、可熔断的反倾斜设计。这不是规避监督,而是提前设防。”
主评委终于抬头:“你是说,这个所谓的‘漏洞’,其实是你主动埋设的防火墙?”
“正是。”林辰回应,“真正的风险不是隐藏后门,而是让所有人以为没有后门。我们不能指望每个操作者都绝对廉洁,但可以设计一个系统,让任何越界行为在发生前就被识别、阻断。”
会议室里有轻微的骚动。一位技术背景的评委翻了几页材料,低声对身旁人说了句什么。
就在这时,周志明的声音从旁听席传来:“评审流程允许补充质询,这是制度赋予的权利。林辰同志质疑信息来源,是否对评审公正性缺乏基本信任?”
林辰转头看向他,语气不变:“我从未质疑程序权利。但我必须指出,这份质询所依据的模型版本,是我在答辩前四十七秒才从本地电脑导出的未公开修订版。”
他调出系统日志截图,投影放大:“八点零一分,设备识别码为U盘-2089的外部存储设备接入我的工作机,读取持续四十七秒。该设备注册人为财政局周志明同志。”
全场一静。
“更关键的是。”林辰继续道,“我昨晚修改的参数涉及权限分配逻辑,未上传任何共享平台,仅存于本地缓存。而质询意见中引用的核心算法段落,与该版本完全一致。”
他目光直视主持人:“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人在答辩开始前,已获取了我的非公开技术细节。这不是质询,是精准打击。”
周志明脸色微变,张了张嘴,却未出声。
林辰没有给他反驳的机会:“我理解评审需要多角度审视候选人。但当前流程存在明显漏洞——答辩材料在提交后仍可被调取、复制、甚至篡改。这对每一位参评者都不公平。”
“为了彻底杜绝类似此次答辩中信息泄露导致的不公平质询情况再次发生,” 林辰翻开一页新ppt,标题是《跨部门评审信息静态封存建议》:“建议建立‘静态封存’机制。材料一旦提交,原始文件自动加密锁定,后续所有查阅必须通过日志留痕的只读通道。技术实现简单,成本几乎为零,却能从根本上杜绝信息泄露与程序滥用。”
主评委久久未语。他盯着屏幕上的方案,手指轻轻敲击桌面。
“你刚才说,这个熔断机制原本打算三个月后报备?”他忽然开口。
“是。”林辰答,“等运行数据积累充分,再提交完整评估报告。”
“现在提前公开,会不会影响系统安全性?”
“不会。”林辰坦然道,“真正的安全不在保密,而在可验证。一个需要靠隐瞒才能运行的系统,本身就不可靠。我愿意接受监督,也欢迎质疑——但质疑应当基于真实信息,而不是被泄露后扭曲使用的私密数据。”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副组长合上文件,抬头看向主持人:“是否需要记录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主评委缓缓点头:“记入答辩纪要。同时,将‘静态封存建议’转交组织部流程优化小组,列为下季度制度修订参考项。”
林辰微微颔首,关闭电脑。
他收拾文件时,眼角余光瞥见周志明迅速低头,将手机屏幕扣在桌面上。那动作太急,像是怕被看见什么。
林辰没说什么,只是把U盘拔下,放进西装内袋。金属外壳贴着胸口,还有些温热。
走出答辩室,走廊灯光直射头顶。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站在公示栏前,看着自己名字下方那一行“待评审结果”的字样。
身后传来脚步声。有人在不远处停下。
林辰没回头。他知道是谁。
几秒后,那人转身离去。
林辰抬起手,整理领带。指尖触到衬衫第二颗纽扣时,顿了一下。
那里缝着一根极细的金属丝,连着微型存储芯片——昨夜他亲手缝上的。里面存着三份文件:伪造流水截图、医疗报销记录、U盘读取日志。
他松开手,走向电梯。
电梯门即将闭合的瞬间,一只手伸了进来。
门重新打开。周志明站在外面,脸色僵硬。
“林局长。”他挤出一句话,“刚才的建议……挺有想法。”
林辰看着他,嘴角微动:“您说哪个?”
周志明张了口,没说出话。
林辰按下关门键。
金属门缓缓合拢,映出两人对峙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