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宋兴华毫不犹豫,“政治工作很重要,必须加强力量。不过,王政委,”他顿了顿,身体前倾,“我认为政治部不能光是文绉绉的搞宣传、做动员。敌后环境复杂,汉奸特务活动猖獗,有时候会遇到突发情况。我提议,政治部下设一支精干的武装保卫队伍,规模不用太大,但一定要可靠、身手好。一来保障政治部同志们的安全,二来遇到小股敌特或突发状况,能迅速处置,不必层层请示调兵,贻误战机。目前旅部人员缺口大,可以先从警卫营(原新二团警卫连)抽调两个排,划归政治部直接指挥。”
王政委略一沉吟,看了眼熊参谋长,缓缓点头:“旅长考虑得很周到。确实,有一支直属的武装力量,工作开展起来会更方便,也更安全。我同意这个方案。参谋长,你看?”
熊德诚思考了一下,道:“从军事角度,分散兵力确实需要慎重。但旅长的考虑有道理,政治部经常需要深入基层甚至敌占区,危险性高。抽调两个排的警卫力量,既能保障安全,也能应对小规模冲突,可行。我同意。”
“好,那就这么定了。”宋兴华拍板。
接下来,熊参谋长提出了目前最棘手的问题:“旅长,政委,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旅部直属部队人员缺口太大。装甲营、榴弹炮营、重迫击炮营、防空营、工兵营、特战连……几乎都是空架子,光有军官没有兵,或者只有极少数骨干。我建议,立即在黎城、和顺、榆社、武乡四个县设立新兵招募点,组建四个新兵营。原新二团的预一连连长张书逸,作战勇敢,脑子活络,可任新兵一营营长,负责太谷招兵;预二连连长王景臣,稳重踏实,任新兵二营营长,负责和顺;预三连连长刘铭,有文化,善于沟通,任新兵三营营长,负责榆社;预四连连长李全,本地人,熟悉武乡情况,任新兵四营营长,负责武乡。请政治部派遣得力干事协助,招兵时注意多招收一些有文化的青年学生,为我们的技术兵种储备人才。”
“可以!”宋兴华对此十分支持,“兵员是根本。这件事参谋长你亲自抓,王政委,政治部要全力配合宣传动员。我们要尽快把旅直属部队的架子搭起来,形成战斗力。”
王政委郑重答应:“放心,这是当前政治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会选派最好的干部下去,发动群众,保证兵员质量和数量。”
讨论完招兵,话题转到部队驻扎和下一步行动。
宋兴华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太谷县的位置:“部队整编练兵需要相对稳定的环境。但太谷这里,距离太原太近,而且紧挨着同蒲铁路,是鬼子的重点防御区域。如果我们大部队集中在这里练兵,很容易被日军侦察到,引来重兵围剿。”
他的手指向南移动,点到武乡、沁县、沁源三县交界处:“这里山地纵横,群众基础好,相对隐蔽。我建议,王政委,熊参谋长,你们带着独立一团,转移到这一带建立旅部驻地,并进行磨合训练。独立一团刚整编,以原地方部队为主,需要时间和环境来消化新装备、熟悉新战术。你们在那里,既能练兵,也能保卫旅部安全。”
然后他的手指又划回北面,点向祁县:“独立二团以原新二团为骨架,战斗力强,磨合起来快。我打算带着独立二团,还有冈田的同盟军,北上祁县区域。以战代练,主动出击,清扫祁县周边的鬼子据点、炮楼,锻炼部队,同时给同蒲铁路线上的日军施加压力。”
他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手指重重地在同蒲铁路上划了一下:“要是能找到机会,扒他几段铁轨,炸他几座桥梁,让小鬼子的火车跑不起来,那才痛快!也能牵制鬼子兵力,减轻你们那边的压力。”
王政委和熊参谋长对视一眼。他们都明白,宋兴华把相对安全的任务交给了他们,自己则带着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去往更危险的前线主动寻战。
熊参谋长皱眉道:“旅长,你去祁县是不是太冒险了?同蒲铁路是鬼子的命脉,防守肯定严密。不如由我带独立二团去,你坐镇旅部指挥全局。”
王政委也劝道:“是啊,旅长。你现在是一旅之长,肩上的担子重,不宜轻易涉险。练兵的事情,交给参谋长和各位团长就好。”
宋兴华却笑了,摆摆手,带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哎呦,我的政委,参谋长,你们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坐镇后方,处理那些繁琐的政务、军务,协调这个安排那个,那才叫一个头大。不如让我带兵出去打几仗痛快!”
看着他这副“怕麻烦”、“想打仗”的样子,王政委和熊参谋长又是无奈又是好笑。他们知道这位年轻旅长能力超群,手段神秘,但毕竟年轻,喜欢冲锋在前。王政委摇头苦笑:“你呀……好吧,既然你坚持,那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逞强!”
熊参谋长也无奈道:“旅长,那你多带些警卫力量。祁县情况复杂,随时保持联系!”
“放心吧!”宋兴华爽朗一笑,“就这么定了!政委,参谋长,后方和独立一团就拜托你们了!咱们各自把一摊事办好,尽快让咱们晋中独立旅这把尖刀磨得快快的,到时候,狠狠捅小鬼子的心窝子!”
三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新的领导班子在坦诚的交流和分工中完成了第一次磨合,彼此间的信任与合作关系更加牢固。他们都清楚,崭新的、更加艰巨的战斗篇章,即将翻开。
翌日,晋中独立旅这部战争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王信庭政委雷厉风行,迅速召集了原总政科人员和带来的政工骨干开会,宣布政治部成立及科室架构,任命各级负责人。朱宝杭主任立刻走马上任,组织科、宣传科、民运科、敌工科开始紧张地运作起来。按照宋兴华的指示,从警卫营抽调了两个排的精锐战士,组成了政治部保卫科,配备了精良的武器。
随后,王政委与独立一团新任政委张启明、团长赵福生深入谈话,派任了各营、连的指导员。一批充满热情的政工干部带着使命,下到各连队,开始建立党支部,开展思想动员工作,讲解革命道理和抗日形势,激发战士们的训练热情和战斗意志。
熊德诚参谋长则忙得脚不沾地。他迅速搭建了旅参谋部的框架,抽调原新二团电讯科、侦察排的骨干,以及一些有文化、脑子活的年轻干部充实进来。他亲自草拟了招兵计划和要求,与政治部派来的干事们详细交代了招兵注意事项,特别强调了招收知识青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