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书中文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1047年的大雪,是携着雷霆之势来的。前夜的风刮得如同鬼哭,卷着雪粒拍打窗棂,像是有无数只手在外面叩门,直到后半夜才渐渐歇了,取而代之的是无边无际的落雪。晨起推窗时,天地间已彻底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院外的石阶被积雪埋得只剩个模糊的轮廓,像条白色的巨蟒伏在地上;远处的山峦彻底隐没在雪幕里,只有偶尔露出的山脊线,像水墨画里淡墨勾勒的痕迹;天空是铅灰色的,雪片还在纷纷扬扬地落,大如鹅毛,密如飞絮,落在身上便簌簌化开,转眼就濡湿了衣襟。

我裹着厚厚的狐裘站在廊下,呼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一团,久久不散。脚边的积雪已没过小腿,踩下去便是一个深深的坑,拔出来时带着“咯吱咯吱”的声响,像是大地在低声呻吟。院中的五树早已没了往日的形态:槐树的枯枝被雪压得弯了腰,最粗壮的那根枝桠几乎要贴到地面,枝桠间的积雪不时“扑簌簌”落下,惊起几只躲在窝里的麻雀;石榴树的残果彻底被冻在冰壳里,像挂在枝头的红玛瑙,在雪光反射下泛着冷冽的光;桂花树的细枝被雪裹成了冰棍,从根到梢都晶莹剔透,仿佛一碰就会碎;垂柳的枝条垂在雪地里,与积雪冻在一起,形成一道白色的帘幕;银杏的枝干则像铁骨铮铮的汉子,顶着厚厚的积雪依然挺拔,枝桠上的雪团像缀着的白玉,在铅灰色的天空下透着温润的光。

“大雪,阴气最盛,阳气伏藏,万物闭藏。此时温养,当效慈母护婴,以五行之气柔养灵晶,使其日臻圆满,如冬藏之麦,积力待发。”我翻着师父的《时令修炼札记》,这一页夹着一片完整的雪花冰晶,是用特殊手法保存的,虽已失去光泽,却仍能看出六角形的精巧纹路。札记上用墨笔写着“温养三要”:“柔、恒、和”,旁边画着一个被层层光晕包裹的晶核,光晕从内到外分别是黄、青、红、白、蓝五色,显然是对应着五行之气。

自小雪那日在溶洞中铸出灵晶,我便知道这只是第一步。就像埋下的种子,需得精心浇灌才能发芽,灵晶初成时极为脆弱,能量不稳,形态未固,稍有不慎便会溃散,而大雪时节阴气最盛,阳气潜藏,正是以柔克刚、细养慢护的最佳时机。因此,我早已将修炼之地从溶洞移回了静室——溶洞虽能聚气,却少了几分人间的烟火气,温养灵晶,需得在与自身气息相融的环境中,方能事半功倍。

静室的布置比往日更显温馨。北墙砌了个小小的火塘,里面燃着上好的银炭,火苗不大,却很稳定,蓝幽幽的光映在墙上,像跳动的星辰,塘边煨着一个砂罐,里面炖着当归、黄芪、枸杞熬制的药膳汤,药香混着炭火的暖意,在室内弥漫成一股温润的气流;东窗的棉帘换成了双层的,里面夹着丝绵,密不透风,帘上绣着缠枝莲纹样,虽在暗处看不见,却能让人想起春日的生机;西墙角摆着一个红泥小火炉,上面温着一壶米酒,酒气袅袅升腾,与药香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暖香;地面铺了层厚厚的毡毯,踩上去软绵绵的,隔绝了地砖的寒气。

最重要的是,中央的蒲团周围,按五行方位摆放着温养灵晶的物件,这些物件与聚元时的截然不同,少了锋芒,多了温润——

东方木位,放着一个青瓷盆,里面盛着清水,水上漂着几片新鲜的柏叶。这柏叶是清晨从雪地里采的,带着冰碴子,却依旧翠绿,放入温水中慢慢舒展,像在冬眠中苏醒的嫩芽。青瓷盆外裹着一层棉布,防止寒气侵入,盆边还放着一小束干的桑寄生,桑寄生四季常青,寄生于木,带着双重的木气生机,却又不张扬,最适合柔养。

南方火位,摆着一盏铜制的酒精灯,灯芯是特制的棉线,燃起来只有豆大的火苗,裹在玻璃罩里,不冒黑烟,只散发着恒定的暖意。灯旁放着一块温润的赤玉,赤玉是暖性的,被灯光一照,泛着淡淡的红光,却不灼热,像夕阳落在玉石上的余温。火焰与赤玉相呼应,火气温和而持久,不会灼伤灵晶。

西方金位,悬着一面小巧的银镜,镜面打磨得极为光滑,能映出人影。银镜用红绳系在屋顶的木钩上,高度恰好与蒲团平齐,镜面朝下,对着中央的方位。银属金,却比铜更柔和,镜面能反射室内的五行之气,将金气转化为一种内敛的“润金”,而非肃杀的“锐金”,既能固灵晶之形,又不损伤其质。

北方水位,搁着一个白玉碗,里面盛着清晨收集的雪水。这雪水是落在梅花上的,带着淡淡的梅香,被小心地装入碗中,放在铺着棉布的木架上,既保持着清凉,又不至于结冰。白玉性凉,与雪水相合,水气清冽而不寒,像山涧里的清泉,能涤荡灵晶在温养中可能产生的燥气。

中央土位,铺着一块厚厚的黄土布,布是用黄土染制的,带着大地的气息,上面放着一个陶制的小钵,里面装着新碾的灶心土,土中掺了些炒过的糯米粉,灶心土得火气而温,糯米粉得土气而柔,二者混合,土气厚重而温润,像母亲的怀抱,能稳稳托住灵晶的能量。

一切布置妥当,静室里暖意融融,五行之气以一种极柔和的方式流转:木气从青瓷盆的柏叶中缓缓渗出,带着水汽的润;火气从酒精灯的火苗中丝丝缕缕散发,裹着赤玉的暖;金气从银镜的反射中轻轻落下,带着镜面的柔;水气从白玉碗的雪水中慢慢升腾,带着梅花的香;土气从陶钵的灶心土里沉沉弥漫,带着糯米的甘。这五种气息不像聚元时那般奔腾,而是像春日的细雨,润物无声。

我换上一身宽松的月白棉袍,棉袍是新做的,用的是上等的棉絮,针脚细密,穿在身上轻飘飘的,却异常保暖。走到蒲团前,盘膝坐定,先做了一刻钟的吐纳,让呼吸与室内的暖香融为一体,直到心神彻底沉静,才开始内视神庭窍中的灵晶。

这颗初成的灵晶只有米粒大小,悬浮在窍穴中央,五色光芒流转却并不明亮,像蒙着一层薄纱,边缘还有些模糊,仿佛随时会散开。它在微微颤动,像是怕冷的婴儿,需要温暖的呵护。我心中涌起一股怜惜之意,这是与我血脉相连的能量结晶,是五行与心神的凝聚,温养它,就像滋养另一个自己。

“先以木气滋其生机。”我意念微动,引东方青瓷盆中的木气向神庭窍汇聚。那柏叶在水中轻轻舒展,一缕极淡的青光顺着我的左臂经脉缓缓上行,像一条温柔的青丝带,缠绕着灵晶。

木气触到灵晶的瞬间,我能“感”到灵晶轻轻一颤,像是干涸的土地遇到了春雨。原本有些黯淡的青色光芒渐渐明亮了些,边缘的模糊处也清晰了一分。这木气不像聚元时那般带着钻劲,而是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灵晶,注入最纯粹的生机。我能“看”到灵晶内部,有细微的“纹路”在木气的滋养下慢慢生成,这些纹路像植物的根须,将灵晶的能量与我的经脉更紧密地连接起来。

温养木气需“恒”,不能急,也不能断。我一边引木气持续注入,一边用意念感受灵晶的变化,像观察幼苗生长,既要有耐心,又要适时调整。期间,有一次木气过盛,灵晶的青色光芒变得有些刺眼,我赶紧放缓引导的速度,同时引北方的水气稍作调和,才让木气回归柔和。大约过了一个时辰,灵晶的青色光芒稳定下来,像裹上了一层翠玉,温润而有光泽。

“再以火气暖其根基。”接着,我将意念转向南方的酒精灯。那豆大的火苗轻轻一跳,一缕温润的红光顺着右臂经脉缓缓上行,像一股温暖的溪流,环绕着灵晶。

这火气没有聚元时的灼热,反而像冬日里的阳光,暖洋洋的,渗透到灵晶的每一丝纹路里。灵晶在火气的包裹下,原本有些凝滞的能量开始缓缓流动,像结冰的河水渐渐融化。我能“感”到灵晶内部的温度在慢慢升高,那些因初成而有些僵硬的结构,在火气的暖意中变得柔韧起来。赤玉的暖性与火焰的热力相融合,火气变得更加醇厚,像陈年的米酒,后劲绵长。

温养火气需“柔”,力道要恰到好处。太过则灵晶易燥,不及则无法激活能量。我用立冬炼就的灵慧,精准地控制着火气的强度,让它始终保持在“温而不烫”的状态。当灵晶的红色光芒与青色光芒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温暖的橙光时,我知道火气的温养已见成效——灵晶的根基更稳了,像幼苗扎下了更深的根。

“三以金气固其形态。”随后,我意念移向西方的银镜。银镜反射着室内的微光,一缕柔和的白光顺着头顶百会穴缓缓渗入,像一层细密的银纱,轻轻覆盖在灵晶表面。

这金气没有聚元时的锐利,反而像最细腻的丝绸,温柔地包裹着灵晶,将它的形态一点点固定下来。我能“感”到灵晶边缘那些模糊的部分在银气的梳理下渐渐清晰,原本有些不规则的轮廓变得圆润起来,像被巧手打磨过的玉石。银镜的反射作用让金气均匀地分布在灵晶周围,没有丝毫遗漏,确保每一寸都能得到滋养。

温养金气需“匀”,不能有厚薄之分。我屏住呼吸,用意念引导银气缓缓流动,像给灵晶穿上一件合身的银衣。当灵晶的白色光芒与橙光相融,表面形成一层淡淡的光晕时,它的形态彻底稳定下来,不再颤动,像一颗被精心雕琢过的宝石,安静地悬浮在窍穴中。

“四以水气涤其杂质。”接着,我将意念转向北方的白玉碗。雪水中的梅香随着水汽升腾,一缕清冽的蓝光顺着左脚经脉缓缓上行,像山涧的清泉,冲刷着灵晶。

这水气没有聚元时的沉寒,反而像清晨的露珠,带着洗涤万物的洁净。它流过灵晶表面时,能“洗”去温养过程中产生的细微杂质——那些因能量流动而产生的驳杂气丝,在水气的冲刷下渐渐消散。我能“感”到灵晶变得越来越纯净,内部的五色光芒流转得更加顺畅,像被擦拭过的琉璃,透明度更高了。雪水中的梅香也随着水气渗入灵晶,让它多了一丝清雅的气息。

温养水气需“净”,要彻底清除杂质,不留死角。我引导水气在灵晶周围反复流转,像细心的清洁工,不放过任何细微的尘埃。当灵晶的蓝色光芒亮起,与其他三色光芒交织成淡淡的七彩光晕时,它的纯净度已达到了新的层次,能量流动更加圆融无碍。

“五以土气和其五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引中央陶钵中的土气。灶心土与糯米粉混合的气息缓缓升起,一缕厚重的黄光顺着任脉上行,像大地的臂膀,将灵晶轻轻拥在怀中。

这土气比聚元时更温润,像丰收后的田野,带着包容一切的宽厚。它将木、火、金、水四气在灵晶内部的能量彻底调和,让它们从各自为战变成浑然一体——木气的生机、火气的暖意、金气的稳固、水气的纯净,在土气的作用下完美融合,不再有任何冲突。我能“感”到灵晶内部的五色光芒开始旋转,形成一个小小的漩涡,每转一圈,五种气息便融合得更深一分,灵晶的光芒也愈发柔和而强大。

温养土气需“和”,要让五行之气达到完美的平衡。这是最考验心神的一步,需得将自身的气息与土气融为一体,用“心”去感受灵晶的需求。我闭上双眼,彻底放空思绪,让自己与静室的五行之气、与天地间的大雪之气、与神庭窍中的灵晶完全共振。当土气的黄光与其他四色光芒彻底融合,灵晶变成一颗通体温润的五色晶体时,我知道,大雪的第一次温养完成了。

缓缓收功时,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铅灰色的天空透出一丝淡淡的光亮。火塘里的银炭还在静静燃烧,砂罐里的药膳汤发出“咕嘟咕嘟”的轻响,小火炉上的米酒香气愈发浓郁。我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一股清新的寒气涌入,带着雪后特有的纯净。远处的山峦在雪雾中若隐若现,像沉睡的巨龙;院中的五树顶着厚厚的积雪,安静得像幅画。

回到蒲团旁,我倒了一杯温好的米酒,浅酌一口,酒液顺着喉咙滑下,化作一股暖流,与体内灵晶的能量遥相呼应。能清晰地“感”到神庭窍中的灵晶比之前大了一圈,约有半粒黄豆大小,五色光芒流转得更加顺畅,与我的心神联系也更紧密了——我甚至能仅凭意念,就让它微微发光,像点亮一盏藏在体内的灯。

接下来的日子,我每日都在静室中温养灵晶。大雪时节的温养不同于聚元时的一蹴而就,它需要日复一日的坚持,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每天的时辰不同,温养的侧重点也略有差异:辰时木气盛,便多引木气滋生机;午时火气旺,便稍增火气暖根基;申时金气足,便加强金气固形态;亥时水气浓,便加重水气涤杂质;而每时每刻,土气的调和都不曾间断,确保五行平衡。

期间,也曾遇到过波折。有一次,天降暴雪,室内的火气莫名变弱,灵晶的光芒也随之黯淡,我赶紧在火塘里加了些木炭,又将赤玉贴近酒精灯,同时引自身的阳气相助,才让火气恢复如常;还有一次,雪后初晴,阳光透过窗缝照进室内,银镜反射的金气突然变得锐利,灵晶边缘出现了一丝裂痕,我吓得赶紧用棉布遮住银镜,同时引大量土气包裹灵晶,足足用了三个时辰,才让裂痕慢慢愈合。

这些波折让我明白,温养灵晶不仅是技术,更是心性的修炼——需要耐心应对突发状况,需要冷静处理危机,需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就像大雪覆盖的大地,无论雪下得多大,都能沉静地承载,等待春天的到来。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灵晶在持续的温养中不断成长。它的体积渐渐增至黄豆大小,五色光芒愈发温润,内部的能量流动也更加规律,像有了自己的呼吸。我能感觉到,它与我的身体、我的心神、甚至我周围的环境都建立了更深的联系——当我走到院中的槐树下,灵晶的木色光芒会微微亮起;当我靠近火塘,红色光芒会变得更暖;当我拿起铜剪,白色光芒会轻轻闪烁;当我触摸雪水,蓝色光芒会泛起涟漪;当我踩在土地上,黄色光芒会沉稳脉动。

它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晶体,而是成了我感知世界、连接天地的媒介,是《五行阵法》修炼到一定境界的具象化体现。

大雪将尽时,一个清晨,我在温养灵晶时,忽然“看”到灵晶内部浮现出一个微小的五行阵法虚影,与我布置在静室的阵法一模一样。虚影缓缓旋转,引动着室内的五行之气,自动进入灵晶,进行温养。

我心中一阵狂喜——这意味着灵晶已具备了自主吸纳能量的能力,不再需要我刻意引导,只需保持环境的五行平衡,它便能自行成长。这便是师父所说的“和”的最高境界:五行自和,灵晶自养。

窗外的阳光透过云层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远处的山峦露出了清晰的轮廓,像被洗过一般。院中的积雪开始融化,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棱,“滴答滴答”地往下滴水,那是春天的脚步声。

我走到院中,伸出手,感受着阳光的暖意。神庭窍中的灵晶轻轻颤动,五色光芒在体内流转,与阳光、积雪、融化的冰水、苏醒的草木气息相融。我知道,大雪的温养虽已结束,但灵晶的成长之路才刚刚开始。接下来的冬至,将是检验灵晶能量、进一步巩固根基的关键时刻。

静室里,火塘的余温尚在,米酒的香气犹存,五行物件依旧在各自的方位上散发着柔和的气息。我拿起《时令修炼札记》,在大雪这一页写下:“大雪温养,如烹小鲜,火候、时序、心境缺一不可。灵晶初长,如稚子学步,需以柔承之,以恒养之,以和融之,方得五行精髓,与己身相合,与天地相通。”

落笔时,笔尖的墨在纸上晕开,带着些微的湿润,像雪水落在土地上的痕迹。我合上札记,指尖划过封面,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层因岁月而沉淀的温润,仿佛能触到师父当年写下这些字句时的心境。

午后,雪又开始下了,这次却是细雪,像柳絮般轻轻飘洒,落在融化了一半的积雪上,发出“沙沙”的轻响。我搬了把竹椅坐在廊下,身上盖着厚毡,看着院中的五树在雪中渐渐换上新的妆容。槐树的枯枝上,融化的雪水顺着枝干流下,在末端凝成小小的冰珠,像串起来的水晶;石榴树的冰壳开始融化,露出里面暗红的果皮,带着种历经寒冻后的坚韧;桂花树的冰枝在细雪覆盖下,像裹了层白糖,透着股清甜的意;垂柳的枝条不再僵硬,随着微风轻轻摆动,冰壳碎裂的声音“咔嚓”作响,像春天的序曲;银杏的枝干依旧挺拔,积雪从枝桠上滑落,露出深褐的木质,带着种沉默的力量。

神庭窍中的灵晶随着我的目光流转,时而泛起木色的柔光,时而亮起金色的锐芒,仿佛在与这些树木对话。我忽然明白,所谓温养,不仅是滋养灵晶,更是在滋养自己与天地相连的感知。当灵晶与草木同息、与冰雪共鸣时,它便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晶体,而是有了“灵”——那是与自然相通的灵性,是五行阵法修炼到深处才能触及的境界。

傍晚时分,我去后山采集了些雪水。雪水落在梅枝上,带着淡淡的花香,装入陶罐中时,能看到水中浮动的细小冰晶,像无数个微小的世界。回到静室,将雪水倒入北方的白玉碗中,替换了已经有些浑浊的旧水。新的雪水注入时,碗中的水气骤然升腾,与灵晶的蓝色光芒遥相呼应,一股清冽的气息在室内弥漫开来,驱散了火塘带来的燥意。

重新坐回蒲团,我再次内视灵晶。经过这数十日的温养,它已长到指甲盖大小,五色光芒流转得愈发圆润,边缘再无半分模糊,像一颗被精心打磨过的五彩石。最奇妙的是,灵晶内部的五行虚影旋转得更加流畅,甚至能自主调节吸收的五行之气——当木气过盛时,金影会微微增强,收敛多余的生机;当火气过旺时,水影会扩散,平衡过盛的暖意。

这种自主调节的能力,让我想起师父说过的“阵法活则五行活,五行活则灵晶活”。原来,真正的灵晶并非死物,而是一个鲜活的能量体,能在五行流转中自我平衡、自我成长,而温养者所要做的,便是为它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天地”,而非强行干预。

夜色渐深,静室里只剩下火塘中木炭偶尔爆出的“噼啪”声。我熄灭了酒精灯,只留火塘的微光在室内摇曳。月光透过窗纸的缝隙照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银辉,刚好落在中央的陶钵上。陶钵中的灶心土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黄光,与灵晶的土色光芒相融,形成一股沉稳的能量流,缓缓滋养着灵晶的根基。

我就这样静静地坐着,不刻意引导,不刻意感知,只是让自己与灵晶、与静室、与窗外的雪夜融为一体。呼吸变得像潮汐般规律,一呼一吸间,能感受到灵晶在缓慢而坚定地成长,像地下的种子在积蓄破土的力量。

不知过了多久,天边泛起了鱼肚白。雪已经停了,东方的天空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绯红,像少女脸颊的红晕。第一缕阳光透过东窗的棉帘,在地上投下一道温暖的光带,恰好落在我的膝上。

神庭窍中的灵晶忽然轻轻一颤,发出一阵明亮的光芒,五色交织,像一道彩虹在体内绽放。我心中一动,内视之下,竟发现灵晶的表面浮现出细密的纹路,这些纹路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五行阵法图,与我平日里修炼的阵法分毫不差。

“这是……灵晶成‘阵’了?”我喃喃自语,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喜悦。师父的札记中曾提过,灵晶修炼的最高境界,是能在体内化阵,届时五行之气可随心意而动,无需外物辅助,便能施展神通。如今这纹路的出现,显然是灵晶向“阵”转化的开端。

阳光越来越亮,照得静室里一片温暖。院中的积雪在阳光下开始融化,“滴答滴答”的水声此起彼伏,像一首轻快的歌谣。远处的山林在晨光中苏醒,露出苍翠的轮廓,积雪融化的水汽在山谷间蒸腾,形成淡淡的云雾,如梦似幻。

我起身走到院中,伸展四肢,感受着阳光洒在身上的暖意。神庭窍中的灵晶随着我的动作轻轻旋转,五色光芒在体内流转,带动着四肢百骸的气血奔腾,却又不显得躁进,反而像春潮般温润有力。我尝试着调动一丝灵晶的能量,指尖竟泛起淡淡的绿光,院角那棵垂柳的枝条随之轻轻摆动,仿佛在回应我的召唤。

这便是温养的成效——灵晶的能量已能与我的神通相连,无需再像以往那般调动体外五行,只需心意一动,灵晶便可引动自身与外界的能量共鸣,既省力,又精准。

回到静室,我开始收拾温养的物件。青瓷盆里的柏叶已经泛黄,换上新采的冬青叶,翠绿的颜色透着勃勃生机;酒精灯的灯芯烧短了,换了根新的棉线,火苗重新变得稳定;银镜的镜面蒙上了层薄灰,用软布擦拭干净,重新焕发出柔和的光泽;白玉碗里的雪水换了新的,梅香愈发清新;陶钵中的灶心土掺了些新碾的粉末,土气更加厚重。

做完这一切,静室又恢复了往日的模样,只是空气中多了一丝灵晶成长后的温润气息。我看着中央的蒲团,那里仿佛还残留着灵晶的光芒,与火塘的暖、米酒的香、五行的气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小小的、属于我的天地。

翻开札记,大雪这一页的空白处,我又添了几笔:“灵晶生纹,如阵初成,此非人力强为,乃自然之理,温养之功。大雪将尽,寒意未消,然生机已藏于土,灵晶已蓄于窍,待冬至一阳生,便可借初生阳气,固阵基,强本源。”

写完,将札记放回书架,与其他几本笔记并排摆放。阳光透过窗缝照在书架上,在札记的封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时光留下的印记。

窗外的天空彻底放晴了,蓝得像块透明的宝石。几只麻雀落在院中的槐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啄食着枝桠间残留的雪粒。远处的山峦清晰可见,积雪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披上了一层金纱。

我知道,大雪的温养虽然告一段落,但灵晶的成长从未停止。就像这寒冬里的大地,即使雪未消融,地下的生机也在悄然酝酿。接下来的冬至,当第一缕阳气从地心升起时,灵晶将迎来新的蜕变,而我,也将在五行阵法的修炼之路上,迈出更坚实的一步。

静室的门轻轻掩上,将外面的喧嚣隔绝在外。火塘里的木炭还在燃烧,散发着最后的暖意,五行物件在各自的方位上静静伫立,等待着下一个时令的到来。神庭窍中的灵晶缓缓旋转,五色光芒温柔而坚定,像一颗埋在体内的星辰,照亮了前路,也温暖了这漫长的寒冬。

品书中文推荐阅读:都市修仙:千年后的我归来无敌了九阳丹帝桃源小龙医我在东京教剑道圣石的觉醒请婚书重生香江1981我用末日文字游戏给世界意志打工神医娘亲之腹黑小萌宝关于我变成了美少女这档子事高武:忍者弱?没看过火影吧!穿成败家妻主后她躺赢了重生军嫂是神医诡秘:我是演员海贼王之草帽副船长穿成替嫁医妃后我被迫母仪天下笑破天传说废柴召唤师:逆天小邪妃极品修士修行的世界少年捉鬼道长重生回到75年重生2007,打工人,打工魂看好了,这一刀很帅!他都抡锤了,你还管他叫奶?惹上洛三少哥,这是直播,你收敛点儿!!高武:开场觉醒SSS级噬空灵焰让你当军师,你和女方军师好上了命途多舛,成功逆袭不当替身后,我上婆媳综艺爆火了娘娘每天都盼着失宠重生之掌家弃妇都市:婚欲名门瘾婚,霸道顾少的爱妻培养万千神邸,动物园成生命禁区首席撩妻,好手段江城最后一个大少雇佣兵:开局百万大军血洗金三角禁地探险:开局解锁国风扮演框私欲:江湖往事重生娇妻:总统阁下,请深爱四合院:胖子的逆袭退婚后,被前任她姐强势壁咚星火事物所回到过去之风起云涌盛宠名门:医妃太惹火开局好声音从国风歌手到世界天王卡牌召唤系统透视眼鉴宝赌石,开局十万倍利润
品书中文搜藏榜: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女孩子长相过于漂亮,她们拿我当御姐养长得美,他们自愿被撅也怪我咯?女装加小楠娘等于扳手,你跑不了像女生被错认为已经当妈怎么办宝树堂传奇之是谁要了他的命龙王殿:最强战神缠婚霸爱:强吻天价老公通灵毒后难忘人生直播之末世逃生撩妻入怀:学霸男神首席天价逼婚:老婆不准逃我为土地爷消失三年,青梅校花疯狂倒追我血棺镇魂韩娱,从财阀弃子开始宦海特种兵予你缠情尽悲欢银翎梦故事笑话不是,让你跟校花分手,你真分?新婚后,植物人老公抱住我庭院里花开几时休转生成为血族公主绝宠小娇妻浅笑说爱你闪婚强爱:腹黑首席小白妻许你一世烟雨我在三界收废品美女主播的抓鬼拍档锦绣医图之贵女当嫁廖医生的白玫瑰一品天尊他的温柔会上瘾三爷您的小夫人已上线失业后,我靠钓鱼实现人生自由神级技能:开局偷属性,逆天改命半岛人生制作人偶像竟是我自己华娱之从零到巨星重启封神,从成为天师开始!重生后我是大佬白月光万古第一龙铁血龙魂绝世枭龙侯门落魄嫡女翻身记军少花式宠妻女教师仕途危情1979,从乡村打造商业帝国
品书中文最新小说:抗战!我的金手指是整个国家!让你宣传旅游,你开办苏超联赛!女频男主那么废,要什么老婆和珅:重生之我在现代混官场神皮开箱:每次升级都随机sss抗战:系统批发商的成长之路被绿后,我刷到了三界直播间跨级升官后,领导们集体破防了我能给万物编辑词条一种果断的办法亮剑:横扫晋察冀吃喝玩乐之重生1997灵气潮汐之月球遗踪重生七零,这长白山我说了算!港片:重生78,打造最强家族我就卖个假古董,怎么就成大佬了穿越修真界,带俩媳妇回现代范围2米?抱歉,全球皆我范围重生97我有超级阅读器爽翻天捞偏门之我混广州那些年长生不老印象日记纽约1981:内外八门战神归来:总裁家的异能奶爸感悟生活中的种种不平抗战之从我穿越到南京开始逆袭,神瞳至尊直播爆火:我的大魔王系统藏不住你看见未来了吗?综影:带飞贝微微,欢乐五美逆袭,从离婚开始觉醒了超能力的我被拉入国家企业多子多福,开局让女武神怀三胞胎综漫:从今天开始在泡菜国当恶少港片:开局爆杀陈浩南,A了大嫂娱乐:封杀就变强,我靠爆料成神四合院:踹飞白玲,打爆易中海我有:超级空间戒指抗战:从傻子兵到亮剑战神!高武:从八九玄功到法天象地年代,打猎后我成村里香饽饽笑尿炕的东北年代文之我的大腰子白骨铸躯,幽火铸魂我一个主播,会的多点很正常吧?重生1988:打造黑白帝国我在地球呼吸成圣哪刚吹歌神豪高中生的逆袭传奇重回1975:天坑藏宝猎天下娱乐:心声被偷听,蜜姐杀上门!娱乐:从期货暴富到影视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