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七年秋,皇子大婚吉日。
紫禁城内,鼓乐喧天,仪仗煊赫。三位皇子依次行大婚礼,迎娶福晋。景贝勒弘时与董鄂氏、宝郡王弘历与富察氏、和贝勒弘昼与吴扎库氏,三对新人于太和殿前叩谢皇恩,礼制庄严隆重。宫眷命妇们身着吉服,笑语盈盈,处处洋溢着皇家娶媳的盛大与喜庆。
华贵妃世兰身着贵妃品级吉服,站在皇后宜修身侧,看着眼前这繁华热闹的景象,脸上带着得体的笑容,眼神却不由自主地飘远。
曾几何时,她年世兰嫁入雍亲王府时,亦是十里红妆,风光无限。
可那时的心境,与如今已是天壤之别。那时的她,满心是对未来夫君的憧憬与家族荣耀的背负,何曾体会过这般作为“长辈”、为晚辈操持婚事的心情?喧嚣的人声、耀眼的红色,反而衬得她心底生出一丝难以言说的落寞。
热闹是他们的,而她,似乎只是这场盛大仪式的一个旁观者。
一只微凉的手在宽大袖袍的遮掩下,轻轻握住了她的。世兰一怔,侧头看去,只见宜修目视前方,仪态万方,接受着命妇们的朝贺,仿佛什么都没发生。但那指尖传来的力度和温度,却清晰地告诉她:我在。
大婚礼成后,按规矩,新人需至圆明园叩拜皇后。长春仙馆内,红烛高照,布置得比平日更添喜庆。三对新人依次向端坐正位的皇后行三跪九叩大礼。
“儿臣(臣妾)叩谢皇额娘恩典,皇额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宜修面带温和笑意,一一勉励,赐下厚赏,尤其是对富察容音和乌拉那拉淑慎,言语间更添几分期许。礼毕,新人退去,殿内渐渐安静下来。
世兰卸去沉重的吉服头饰,坐在窗边,望着天边渐渐升起的明月,白日里强压下的那点落寞又浮上心头。她并非嫉妒,只是有些怅然若失,仿佛属于她的某个时代,正悄然落幕。
忽然,一双柔软的手从身后轻轻环住了她的肩膀。世兰身体一僵,难以置信地回头——是宜修!她已换下朝服,只着一身素雅的常服,墨发轻挽,卸去了所有威严装饰,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丽柔和。
“怎么了?今日累了?”宜修的声音低沉,带着平日罕见的温柔,气息拂过世兰的耳畔。
世兰心跳骤然加速,脸颊绯红,几乎语无伦次:“娘、娘娘……臣妾没有……”
宜修却不允许她逃避,轻轻将她的身子转过来,捧起她的脸,迫使她看着自己的眼睛。那双眼眸深邃如古井,此刻却清晰地映着世兰无措的模样,以及……一种近乎怜惜的深情。
“傻姑娘,”宜修拇指轻轻摩挲过世兰的眼角,那里并无泪水,她却仿佛看到了那抹潜藏的失落,“别人的婚礼,也值得你这般感慨?”
世兰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只觉得一股热流涌上眼眶。宜修从未如此主动,如此……亲密地对待她。这突如其来的温柔,比任何赏赐都更让她心慌意乱,激动万分。
宜修看着她这副模样,心中微软,低下头,额头轻轻抵住世兰的额头,鼻尖相触,呼吸交融,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世兰,你记住,她们有的,将来……本宫都会补给你。一个更好的。”
这不是承诺,却比承诺更动人心魄。明月仿佛真的俯身,亲吻了凡尘。
世兰只觉得脑中一片空白,只剩下宜修的气息和那句在她心中掀起滔天巨浪的低语。她猛地扑进宜修怀里,紧紧抱住,将脸埋在她颈间,闷闷地“嗯”了一声,所有的落寞都被这巨大的惊喜冲散。
宝郡王府内,红烛摇曳,洞房花烛。弘历挑开富察容音的盖头,见到灯下佳人端庄秀雅的面容,心中满意。饮过合卺酒,屏退左右,新房内只剩下夫妻二人。
弘历握着容音的手,温和道:“福晋,今日起,我们便是夫妻了。府中事务,日后要劳你费心。”他顿了顿,语气更加郑重,“宫中皇额娘(宜修)与华额娘(世兰),待我恩重如山,犹如生母。日后你入宫请安,待她们,便要如同侍奉亲生母亲一般恭敬孝顺,可明白?”
富察容音初时听闻侧福晋是皇后侄女,心中还有些忐忑,怕皇后有所偏袒。此刻听夫君如此郑重交代,见他眼神真诚,毫无作伪,心中疑虑顿消,连忙柔顺应答:“王爷放心,臣妾记下了。定当悉心侍奉两位母妃,恪尽孝道。”
夫妻二人又说了些体己话,弘历见容音性子温柔,言辞得体,心中愈发爱重。红帐之内,新婚燕尔,自有一番旖旎风光。但这“椒房夜话”中关于孝敬皇后与华贵妃的嘱托,却为宝郡王府(重华宫)日后与长春仙馆(景仁宫)的关系,定下了温情而牢固的基调。
翌日起,宝郡王福晋富察氏与侧福晋乌拉那拉氏,便常一同入宫给皇后请安。富察容音初时还有些拘谨,但见皇后娘娘待人公正,对她们二人一视同仁,甚至因她是嫡福晋,将府中事务更多地交托与她,言语间多是点拨与鼓励,反而对淑慎更多是询问其适应与否,关怀其生活细节,并无偏私。容音心中感佩,渐渐放下心来。
而世兰更是喜欢容音那般温柔似水的性子,常拉着她说笑,赏花,将宫中一些趣事说与她听,待她竟如自家晚辈一般亲热。
淑慎聪慧,谨守本分,对皇后姑母的安排感激不尽(宜修早已暗中敲打过淑慎娘家,使其弟安分守己并安排了稳妥前程,免去淑慎后顾之忧),对嫡福晋也恭敬有加。
弘历与容音夫妻和睦,对宜修和世兰,果真如寻常人家儿子媳妇对待母亲一般,贴心孝顺,充满孺慕之情。常常得了什么新鲜物件,或是弘历在朝堂得了褒奖,总不忘第一时间入宫与“两位母妃”分享喜悦。
皇子大婚的喧闹逐渐平息,但带来的变化却深远而温馨。弘历有了自己的小家,但与长春仙馆的联系反而更加紧密。宜修和世兰的生活中,多了容音和淑慎这样贴心懂事的“儿媳”,时常的请安与陪伴,驱散了深宫的不少寂寥。
世兰再不曾感到落寞,因为宜修那句“补给你”的暗示,如同最甜的蜜,藏在她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而眼前这寻常却暖心的天伦之乐,更是她曾经不敢奢望的幸福。明月依旧高悬,却不再清冷,因为它照亮的是人间烟火气中,那份弥足珍贵的真情与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