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亲王,竟私自带一女孩进入太极殿,还让她站在众臣之前,莫非是想羞辱我等?”
孔子最出名的是教导君王。
身为孔子后代,孔宣也以此为任。
如今许多言官都出自他的门下。
言官名义上归都察院管辖,但孔宣说话比御史管用。
大明言官之所以如此耿直,也与孔宣的影响有关。
就连太祖朱元璋与朱棣,都不愿与言官正面冲突。
然而昨日,燕王朱高煌竟在百官面前,亲手斩杀三名言官。
太祖于《皇明祖训》中明令:言官不可杀。
大明朝只有以死直谏的言官,从未有被诛杀的言官。
朱高煌此举,无疑是在挑战他孔家的威严。
连当今圣上孔宣尚且不惧,何况一个亲王?
今日,他定要给燕王一个教训。
朱棣微微抬眼。
这倒是个意外之喜。
“此乃朕之皇孙,燕王之女,流落在外多年,如今寻回,特宣示身份,录入族谱。”
按理说,皇上既已出面解释,
稍有眼色之人,便不该再执意纠缠。
但孔宣所教导的言官个个倔强不屈,孔宣本人更是执拗中的执拗。
“不过是一位郡主归宗罢了,终究是燕王的家事。
我大明诸王流落在外的私生子女,难道还少吗?”
“倘若陛下今日为燕王破此恶例,以公权谋私情,岂不贻笑后世?”
“老臣观察燕王之女已久,见她不懂礼仪,不守规矩。”
“今早竟酣睡不起,乘轿直抵太极殿前。”
“即便如吾等年迈老臣,也是一步一步走至殿前。”
“此举实有损皇家颜面。”
“录入族谱之事,不如等郡主学会礼仪规矩之后再说,恳请陛下三思。”
孔宣言辞间未带一脏字,看似忧心皇家颜面,实则是在羞辱曌儿,
借此打击朱高煌的威信。
而有了孔宣在前带头开言,
其他言官仿佛也找到了倚仗,
一个接一个跪伏在地,
齐声高呼: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昨日被朱高煌杀鸡儆猴,吓得噤若寒蝉,
下朝后,还屡遭曾遭他们弹劾的官员讥讽,笑他们欺软怕硬、毫无骨气。
今日有孔师在前挡风,他们终于挺直了腰杆。
他们不信,朱高煌还敢对孔家之人下手?
曌儿虽涉世未深,但也听得懂孔宣话中之意。
他是在说她是乡野长大的丫头,没有教养,丢了爹爹与皇爷爷的颜面。
昨日才与爹爹相认,他会不会因此嫌弃她?
曌儿自幼缺乏安全感,
被孔宣这一激,脑中不禁胡思乱想,忧虑丛生,
眼中泛起委屈的泪光,鼻尖酸楚难抑。
心里一阵酸楚,下意识攥紧了朱高煌的衣袍。
杨士奇在朝堂上的位置恰在孔宣身后。
他悄悄向后挪了半步,生怕被这场 ** 波及。
靖难时期的功臣们——英国公张辅、淇国公丘福、武安侯陈亨等人,个个怒目圆睁,恨不得冲上去将那老匹夫痛打一顿。
燕王殿下的女儿,岂容这老东西妄加议论?
然而碍于孔宣身为孔家嫡系的身份,众人迟迟不敢上前。
朱棣端坐于上,将曌儿的反应尽收眼底,一双虎目死死锁定孔宣。
今 ** 特意让朱高煌带曌儿入朝,本是为正名分,岂容这老匹夫肆意羞辱?
“啪”
的一声,他重重拍在龙椅扶手上。
“够了!此乃朕之家事,不劳衍圣公费心。”
皇上已然震怒,稍有理智者都该适可而止。
可孔宣仍在喋喋不休:“非也非也,陛下贵为九五之尊,一言一行......”
大殿后方,张輗心跳如擂鼓,面色涨红,呼吸急促。
他死死盯着孔宣拄着拐杖的背影。
脑海中有个声音在疯狂叫嚣:“快上!快上!快上!”
这是一场豪赌。
赌注是他自己,彩头是张家百年辉煌。
赌不赌?赌不赌?赌不赌?
张輗反复叩问自己。
时间所剩无几。
必须立刻决断。
自幼跟随朱高煌的张輗再清楚不过——以朱高煌的性子,爆发就在顷刻之间。
可孔宣终究是孔家人,执掌大明半壁文脉的孔家。
若他此刻冲上去,皇上会不会将他推出去顶罪?
用一个张輗换取半壁文脉,这笔账无论如何都划算。
皇上绝对做得出来。
但只要朱高煌肯保他,一切都不成问题。
他不想永远只是荣国公之子、英国公之弟。
他要做张輗!只做张輗!
赌不赌?赌不赌?赌不赌?
张輗一遍遍逼问自己。
————————————
这该是上架前的末章了。
弟兄们,今夜就看诸位了。
午夜十二点上架,再求些鲜花月票。
赌了!
豁出去了,大不了人死鸟朝天,不死也能活个万万年!
“老杂毛,小爷今天非弄死你不可!”
张輗一个箭步冲上前,蹿到孔宣身边,对准他的屁股就是狠狠一脚。
孔宣还在喋喋不休地向朱棣讲大道理,哪想到张輗会从背后偷袭,猝不及防被踹得趴倒在地。
满朝文武都惊得说不出话,连朱高煌也愣在原地——张輗这小子是疯了吗?
这几天的早朝真是一天比一天刺激,连张輗这个成日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居然也敢对国子监祭酒动手!
张輗抄起孔宣掉在地上的拐杖,死命往他身上捶。
“老不死的,郡主也是你能骂的?今天小爷就替燕王殿下教训教训你!”
“不把你打得哭爹喊娘,小爷就跟你姓!”
他一棍接一棍,专挑软肉下手。
孔宣年迈体衰,哪经得起这样打?只能一边护着头,一边哀声求救:“快来人啊!救命啊!”
听到孔宣呼救,愣住的言官们这才反应过来,一窝蜂冲上去,把张輗按在了地上。
别以为大明的言官都是文弱书生,没两下拳脚功夫,还真不敢当言官——毕竟他们那张嘴,一天到晚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在朝堂上大臣们奈何不了他们,下朝后难道不会找人敲闷棍?
何况言官最高不过七品,那点俸禄连养家都勉强,哪还能请护卫?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别人:我贪污了?
孔宣被一名叫陈生的言官搀扶起来,“孔师,您没事吧?”
他撑着陈生的胳膊站稳身子,官袍被撕破好几处,披头散发,连纱帽翅都掉了一边,哪还有先前趾高气扬的样子?
孔宣眼中怒火熊熊,他身为孔子第五十七世孙,自出生就受万千学子敬仰,何曾受过这等奇耻大辱?他悲愤地转向朱棣,哭诉起来。
“陛下,臣继承先祖孔子之基业,守护大明文脉四十六载……”
“其间勤勉恳恳,不辞劳苦,竭尽心力,鞠躬尽瘁。”
“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今日在大明太极殿上,竟被一个纨绔子弟如此侮辱。”
“恳请陛下为老臣主持公道。”
坐在龙椅上的朱棣无动于衷。
张輗虽然行事莽撞,却恰好合了他的心意。
无论如何,曌儿终究是他的孙女。
你孔宣以为顶着圣贤之后的名头,就能随意欺辱她了吗?
依他看,张輗下手还是轻了。
怎么不干脆一棍子打死这老东西,一了百了。
至于给孔宣一个交代?
简直可笑。
“衍圣公,你的先祖孔子曾言: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张輗年轻气盛,一时冲动,你又何必与他一般见识?”
朱棣借孔子的话讽刺孔宣。
堵得他一时无言。
但如此奇耻大辱,怎么可能轻易放下?
孔宣为官多年,岂会看不出朱棣根本无意处置张輗。
他推开搀扶他的陈生。
缓缓跪地,将头上已损坏的冠冕取下,置于地上。
“臣才疏学浅,未能达到先祖的境界。”
“但臣站在这里,便代表了曲阜孔家,张輗今日之举,分明是在羞辱孔家,羞辱先祖。”
“臣冒死进谏,请皇上严惩张輗,否则不仅臣不答应,天下万千学子也不会答应。”
朱棣脸色阴沉,孔宣这是在威胁他。
用大明的文脉来威胁他。
“臣死谏,请陛下严惩张輗!”
“臣死谏,请陛下严惩张輗!”
“臣死谏,请陛下严惩张輗!”
……
孔宣在文官中的号召力极大。
孔家以教育传家。
自汉以来,孔孟之道备受统治者推崇。
大儒地位也日益提升。
而天下近半的大儒,皆与孔家有关。
历代朝堂中的文官,大多也与孔家有渊源。
此时除了孔宣一手提拔的言官外,
又有十几名文官跪地死谏。
这无疑表明,孔宣即便已无实权,仍对朝堂有着相当影响力。
张輗的心几乎跳到了嗓子眼。
这么多的文官都因进谏而死。
照这样下去,接下来被推出去的无疑就是他了。
老大,你快点说句话呀,我这颗心可受不了这样的惊吓。
“啪,啪,啪——”
朱高煌忽然拍起手来。
“大明的万千学子也不答应?”
“孔家真是好大的威风,竟能代表我大明的万千学子了。”
孔宣傲然抬起头。
“我孔家世代教导世人,学子都以师从孔氏为荣,自然可以代表天下万千学子。”
“燕王殿下久离皇都,或许对我孔家了解不深,这朝堂上一大半的文官都出自孔氏门下。
日后殿下若想进国子监,老夫也可亲自指点。”
面对朱高煌的讥讽,孔宣毫不退让。
朱高煌冷冷一笑。